成化十四年 - 分卷阅读46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是真心这样说,而非故意在他面前卖乖。

    这让他起了一兴趣。

    因为皇帝自己也知,自己对太的事,的确谈得上过分。

    太想了想,:“怨恨是改变不了什么的,除了让自己更加不开心,母亲生前希望我能过得开心,不要怨恨任何人,她说儿之所以能够活来,正是托庇于许多人的好心和援手,如果无视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帮自己的人,却总想着不好的事,一个人能看到的,想到的,也就只有他上的天地,不会更多了。”

    皇帝微微动容:“你母亲……纪妃她是这么与你说的?”

    太:“是,母亲只说了不以喜,不以己悲八字,其余是儿自己揣测的,若有不当之,请父皇恕罪。”

    沉默片刻,皇帝才叹:“没有不当,纪妃她……将你教得很好。”

    当年那个清丽温柔的藏女官,仿佛又在记忆渐渐清晰起来,太的脸廓有几分随了她,但她那一密的黑发,却是太却不有的。

    皇帝当年认回太的时候,后者的发就已经比常人稀疏了,皇帝也听说这是因为纪妃怀着他的时候被了堕胎药的缘故,那时他并未觉得如何,此刻看着太沉静的面容,皇帝却莫名有些心酸。

    “是朕对不起你……和纪妃。”他又沉沉地叹了气。“但纪妃说得对,一个人能什么样的事,取决于他的襟和界。朕若不在,你就是天,当思亲贤臣,远小人,切勿重蹈朕的覆辙,当初妄信狂言,听凭李孜省继晓那些妖妖僧胡言语,又大兴土木建造观,这些都是朕的过失,你要引以为鉴。”

    这语气像是在代后事了。

    太毕竟不是圣人,他对这位父亲的同样复杂,纵然不恨,但其实心底还是有怨怪的,可这份怨怪,在听见他说这样一番话的时候,又涌起许多莫名滋味。

    “父皇……”

    “如今朝堂上乌烟瘴气,万通虽死,还有不少余党在,等着投机取巧,东山再起,你要明辨是非,切不可为阿谀奉承所蒙蔽。”

    “是,儿谨记。”

    “阁之,刘吉的能力其实很,只是他没把心用在正事上,你若觉得可用,便用之,若是觉得不行,便换人罢。刘健疏阔,不记私仇,有宰辅气度,徐溥也是,此二人可重用。还有唐泛……”

    皇帝气:“唐青是个事的人才,这次也是多亏有他,才避免了一场大祸,此人心思缜密,善于谋断,也可大用。还有你那位李师傅,李东……”

    太:“李师傅如今还在守父丧。”

    “对。”皇帝,“等他守制期满,可以起用,不过他近狡,你还得多观察一番,可让他先去修史,再决定重用与否。”

    这很奇怪。

    李东服父丧前不过是东侍讲,可皇帝却连他的名字来历和优缺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见他心里其实门儿清的,谁是谁非,都自有评断,先前只是不想去,而不是不知怎么

    但也正是这样,才更让太明白自己到底要走怎样一条路。

    接连说了许多话,皇帝有些后继无力了,他缓缓闭上睛,似乎需要休息了。

    太见状便准备轻手轻脚地退去。

    冷不防皇帝忽然又睁开:“太,不要怪贵妃。”

    太一愣。

    皇帝的贵妃,自然就是刚刚薨逝不久的万贵妃。

    没等太反应过来,又听见自己父亲:“朕不追封她为后了,但朕希望她后能安安稳稳的,太能答应否?”

    太叹了气,恭恭敬敬地拱手:“儿谨遵圣命。”

    不答应又能如何,人已经死了,去挖坟鞭尸吗?

    或者很多当权者喜这样,甚至将万氏满门抄斩,方觉足以消弭心愤恨。

    但那样的话,难母亲就能活过来了吗?

    皇帝听到他的保证,似乎放心,微微松了气,又陷了昏睡之

    在他的梦里,也许还会现那个笑靥如的少女,轻轻抚摸着他的发旋,温柔地跟他说“不要跑远了,小心我找不见你”。

    但那些都已经不是太所要关心的事了。

    他也默默地气,转父亲的寝殿。

    那一室的暗仿佛瞬间被抛在后,光洒满肩,温得就像母亲曾经在耳边的絮语。

    外人并不知发生在父之间的这一番对话,不过皇帝日复一日衰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因为万贵妃的死而哀叹自己命不久矣的话,许多人也都听见过,文官们不会跟着他一悲秋称颂两人的可贵和伟大,大家只会觉得皇帝终于不再折腾了,真是可喜可贺。

    阁臣们生怕皇帝悲伤过度再什么不靠谱的事,赶趁着皇帝卧病在床的机会,呈请让太阁观政,参决大事,皇帝也同意了。

    虽然才十几岁,但少年老成的太明显比皇帝受迎多了,在阁有决议之前,他基本不会指手画脚,只有当阁有争议,抉择不时,他才会提自己的意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什么时候,在什么,每当有大事需要让太参与或作决议的时候,阁臣们总能在最快的时间见到他。

    这样温柔仁慈的太,没有大臣不会迎的。

    就在大家忙于收拾万党那些之时,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殿试也如期举行。

    陆灵溪参加了这一科殿试。

    虽然世家大族,家族里历代就了不少大官,但他自己原本是不想走科举这条路的,因为在他心里更向往的,是汉唐游侠那恣意的江湖生活,所以他才会上少林寺去学武艺,考了个秀才功名之后就开始四游历。

    但这一切想法在他遇到唐泛之后就改变了。

    他发现人其实不是因为当了官之后就会变得汲汲名利,而是因为心被拘束了,所以人也跟着不洒脱起来。

    唐泛的心飘然如仙,所以无论在朝在野,无论得意或示意时,他都并不让人觉得落魄难堪。

    若非要让陆灵溪形容,他只能想到一段话。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这原是用来评诗的话,用在他上,竟是如此贴切合适。

    及至二人在苏州合力破案,唐泛运筹帷幄,突破重围,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