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 - 分卷阅读4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事已至此,沈坤修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照徐彬说的去

    他也早就打算好了,如果沈思坐实勾结评卷官,兜售消息给考生的罪名,那等待他的,不是砍,起码也是放三千里,但如果沈坤修自己胡搅蛮缠,阻拦办案,让唐泛最终查不去,充其量也只是被革职罢官。

    沈坤修觉得,能用自己的前程来换儿命,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而徐家那边为了不让徐遂事,肯定也会想尽办法阻挠唐泛的。

    所以正如沈坤修之前所说,他也的确不是在帮自己的儿开脱责任。以沈思的脑,想不这么缺德的主意,也闯不这么大的祸事,他充其量只是从犯,真正要说主谋,那应该是徐彬之徐遂才对。

    听完这一切,唐泛面平静,并无特别的反应:“这么说,那五名评卷官的死,也与你父没有关系了?”

    沈坤修:“的确如此。”

    唐泛:“我刚到吉安的那天晚上就遭逢刺杀,险些没了命,想杀我的那帮人,他们所用武,与后来杀死五名评卷官时的伤一模一样,照你所说,这些也全都是徐家所为了?”

    沈坤修沉默片刻:“当时因为你找我要那几名评卷官,可人又已经被我放走了,我担心你在他们,就去找徐彬商量对策,徐彬告诉我不用担心,谁知我就听说那几人死了,但这其到底是否与他有关,我也不太清楚。”

    厅众人面面相觑,范知府更是后悔不迭,心想自己要是今晚借故不来,也就用不着在这里听一耳朵的案件了。

    先前给唐泛洗尘接风时,他为何要叫上方慧学和徐彬,还不就是因为这两人后台很

    方慧学就不说了,人家前几年不显山不,充其量也是将女儿嫁给本省布政使当继室之后才摇一变成为新贵的,但徐彬就不一样了,他靠上的可是万党的大船,只要万贵妃一天不倒,万党就不会有没落的一天,这样的势力,任谁也不愿意得罪。

    如果唐泛因为畏惧万党而不愿意追究到底,那么今晚在场的人,就等于见证了钦差大人的无能,如果唐泛想要跟万党死磕,那他们这些旁观的,难免也会受到波及。

    像范知府这样只愿当个太平官的人,平日里遇上一祸事尚且避之唯恐不及,如何肯跟着唐泛搅麻烦事?

    幸好唐泛还善解人意,并没有让他们留来的意思,听沈坤修说完,就对范知府他们:“天已晚,你们先回去罢,接来的事我来料理便可,林逢元的尸记得好生检查,不得有半疏忽。”

    范知府如获大赦,连忙告罪一声,就赶扯着好像还有话要说的汲准备走人。

    谁知此时唐泛在背后又:“等等。”

    范知府心惊,转过的时候笑得比哭还难看:“大人您还有何吩咐?”

    唐泛:“你将顺天府的人,再到谭千那里借一百人过来,将徐宅围起来。”

    范知府张:“……大人,这只怕不妥罢?”

    唐泛:“有什么不妥?”

    范知府不好意思当众说自己怕得罪徐彬,只能委婉:“这件事,咱们是不是再调查调查,别那么快定论,万一围错了……”

    唐泛:“围错了也是我的事,我又没叫你去。”

    范知府哭丧着脸,心想到时候徐彬看见顺天府的人,哪里还能不知是我!

    唐泛不悦:“钦差奉天命查案,理枉分冤,先斩后奏,你还磨蹭什么,莫不是怕得罪区区一介商贾?”

    可这商贾背后是万党,您不怕,我怕啊!

    范知府万般委屈说不,偏偏这时候汲还火上浇油:“大人,若是知府大人不方便的话,庐陵县衙也有十数衙役,立可以调遣过来,官愿尽绵薄之力!”

    两相对比,立见。

    范知府没有办法,只能苦着脸:“大人恕罪,官这就去!”

    他心想,陈銮背景不比徐彬差,最后不也照样在苏州被唐泛掉,可见唐泛背景也不差,这两边都不能得罪,受罪的只能是自己这小虾米了。

    范知府匆匆离去,唐泛对沈坤修:“因为一己私怨就刺杀钦差,甚至将评卷官灭,此等行径实在骇人听闻,天理难容!沈学台可愿与我一前往,将那徐彬父捉拿归案?”

    沈坤修知他是为了让自己过去当面指证徐彬父,便:“我愿合大人行事,只求大人事后能帮犬,留我那不孝一条命。”

    现在的沈坤修,哪里还有先前那一副咄咄人,蛮不讲理的样

    可见他先前所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混淆唐泛的视线,转移他的注意力罢了,只可惜到来一切枉然。

    唐泛叹:“沈学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沈坤修苦笑:“都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何尝不想让他成才,但不是还有一句话么,可怜天父母心,等唐大人有了孩,自然会明白的!”

    唐泛:“沈思的确有罪,但也的确罪不至死,回上疏时,我会如实陈明这一的。”

    沈坤修拱手:“多谢了。”

    他往日何等自视甚的一个人,如今却为了儿弯腰低,这不能不说是一悲哀。

    唐泛摇摇,不予置评。

    范知府的动作果然够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已经将谭千也找了过来。

    谭千常驻吉安,对徐家的背景也了解一二,一听说要去围抄徐家,反应跟范知府差不多,都有些迟疑忌惮。

    “大人,此事事关重大,不如上禀朝廷,再行论断?”

    唐泛不悦:“徐家是三朝元老还是四代勋臣不成?天犯法与庶民同罪,我正是受朝廷委派,才会现于此!”

    谭千为难之:“大人,实不相瞒,据说徐家之所以在本地固,除却在朝有所倚仗之外,还因为他们藏有一。”

    唐泛:“何?”

    谭千:“丹书铁券。”

    众人俱是一惊,连唐泛也不例外。

    这丹书铁券,便是戏文里说的免死金牌,起源于汉代,到了本朝,天底定,太、祖皇帝分赐丹书铁券给帮他打天的那些功臣们,一共四十二家。到了永乐天,因为靖难之役,也赐不少丹书铁券给臣,这东西其实在臣只有半份,另外半边藏在府,等到有事需要用到的时候,两份合二为一,以作凭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