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8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上,在钱财上对蒋家争一只闭一只。偏偏他们要昏招来招惹杜锦宁。不说杜锦宁在稻上的贡献和先前送上的几个窑,光是刚才给赵晤的建议,就能让赵晤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杜锦宁伸爪的人。

    “安排了人了。”齐慕远,“等祖父他们一走,我手的人就会向皇上禀报此事。”

    “好了,不说他们了。”杜锦宁靠在他怀里,心里甜的。

    以前她都是单打独斗,现在不用她说话,就有人替她手教训别人,这觉真是太好了。

    她仰着脸看向齐慕远:“等禾苗去后,我打算回桂省一趟。伯祖父年纪大了,不大好,我想回去看看他。”

    齐慕远低来,亲了她一,嘴角勾起:“也好。”

    两人一起大,相多年,平时遇到什么事都会跟对方商量。所以杜锦宁刚才虽有些话没说,他也能明白。

    想回去看望杜辰生是真,但不止如此。

    稻的稻来了,虽说产量不低,但相对于京城周边的稻田来说,仍是杯车薪,更不用说全国的稻田了。

    从今天宴会上那些贵妇们的表现就可以看来了,稻售的消息一放,肯定会引来哄抢。到时候相熟的官员打声招呼,你给不给他留呢?给他留了,那别人呢?再者,谁没有个亲朋好友?

    所以杜锦宁此时离京,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稻的收益她一文钱不要,都专款专用,那么稻售卖之事,自然由痛了。买到稻的人,自然会激她;买不到也别怨恨,这可跟杜锦宁无关。

    “你也别打着探亲的幌。”齐慕远,“稻去后不是要修利吗?你是桂省人,现在息了自然要回馈乡邻,就把这次的收益拿到桂省去修个库什么的吧。你是大司农,修利本是你份之事,你亲自去看看,别人只能说你敬业。”

    “哈哈,好主意,甚得我心。”杜锦宁伸手他的脸颊,“你咋这么聪明呢。”

    齐慕远把她作的手抓在手里,:“到时候我会找一个桂省的案,跟你一起过去的。”

    “皇上会答应吗?”杜锦宁问

    齐慕远看她一:“你还不清楚自己对大宋的重要?”他指了指天快黑了仍然十分闹的街,“这些繁华,你起码有三成的功劳。”

    在杜锦宁每日在庄上忙碌的当,赵晤已让人把银票和份证来了,并用了四个月完成了第一代份证的发放。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后,整个大宋放开了路引。

    虽说放开路引只有半个月时间,但京城真是以可见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地闹起来。

    杜锦宁对大宋太重要了,她要远门,就算齐慕远不说,赵晤也要派他保护杜锦宁的。

    ……

    第二日,杜锦宁一早起来,洗漱完毕后穿上了朝服。

    “唉,有个官阶比我还的老婆,我这压力也是蛮大的。”齐慕远看着杜锦宁朝服上的补,十分慨。

    杜锦宁“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拍了拍齐慕远结实的膛:“小齐啊,你这话要是传去,会被人打死的。”

    杜锦宁升官是跟坐了飞机一般快,直接从从六品“嗖”地一窜到了正三品;步就班的齐慕远升官也不慢。

    杜锦宁结束失踪状态时,齐慕远就因为在清除世家的过程立了功,直接升到了正五品,有了上朝的资格;前段时间他查了一个案立了功,正好大理寺有人致仕,他的上司往前挪了一个位置,赵晤愣是扛住了朝臣的反对,把齐慕远提了上来,让他成了从四品官,也就只比杜锦宁低两级。

    跟两人同一届的关嘉泽、方少华等人因为在三年期满后考评上优,才从正七品升到从六品。而更多的人,还在原地踏步。

    “我这一上朝,祖父的压力才大呢。”杜锦宁叹,“以后,我还是少上朝吧。次皇上要提你,你也推辞一,别升得太快,让祖父有压力。”

    齐文聪虽是个闲职,却也是正三品官。齐伯昆是正一品,杜锦宁是正三品,齐慕远是从四品,一家四都站在朝堂上,实在不合朝的用官准则。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祖父跟我说了,近期他的位置要动一动,父亲要外放。”齐慕远

    齐伯昆的位置要变动,完全在杜锦宁的意料之

    三卿六,以齐慕远的资历和在赵晤面前的地位,占个三卿之位是妥妥没问题的。当时之所以了吏尚书,是因为他要为赵晤牢牢把持着分派官员的权利。这么个要的位置一旦让世家人占了,赵晤想要调派安置官员,都要受到掣肘,皇帝到连任谁什么官都没办法自主,一辈就只能是个傀儡了。

    要不是杜锦宁忽然了大司农,齐慕远官职太低又不上杜锦宁,赵晤还想让齐伯昆在那个位置上坐去呢。用谁都不如用齐伯昆让他放心。

    夫妻俩门上了车,在车上吃了两块心垫肚,就已到皇了。茶是不敢喝的,怕上朝的时候状况。

    ,一路往里走。

    杜锦宁今天穿的就是三品男装官服,梳的男发髻,打扮成她原先男装的模样。开始大家还没注意。等杜锦宁了大殿,站到吴证后时,大家才跟发现新大陆似的,一个人瞪大了睛。有一个特别耿直的,指着杜锦宁差叫了来。

    杜锦宁倒是一派神自若,拱手跟相熟的人打招呼:“吴大人,早啊。陈大人,您早……”

    “哈哈,杜大人早。”尚书陈大人就像不知她要来上朝似的,笑呵呵地回了个礼,问,“杜大人这是稻收割完毕,有空上朝了?”

    这么一句话,就解释了为什么杜锦宁原先没有上朝、今天又站在这里的原因。

    “可不是。”杜锦宁还没回答,吴证就把话抢了去,“没看吴某前段时间也没时间上朝吗?今儿个跟杜大人一块儿站在这里,自然是早稻收割完了。”

    “稻”四个字一,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引到那边去了,再没人去琢磨杜锦宁上朝的事。

    “杜大人,你那五百亩田地,一共收割了多少石稻谷?”

    “四千石。”杜锦宁。数目一会儿就要上报,没什么不能说的。

    大家都惊呼声。

    “晚稻能扩大面积植么?”有人问

    “时间赶不上,只能明天天才能扩大了。”杜锦宁把昨天跟贵妇们解释的理由又说了一遍。

    大家甚是可惜。正想问她如何才能拿到稻,就听太监喝一声,赵晤从里面走了来。大家赶噤了声。

    大家行了礼后,太监的嗓又响起:“有事启奏,无事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