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8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杜锦宁前世那个世界,仕族免税,是古代历来的积弊。土地集在仕族手里,但是仕族又不缴税,这些税都摊到了老百姓的上,老百姓苦不堪言。

    直到清朝雍正皇帝时,才废除了这一弊端,规定土地征税,不是谁的土地,一律缴税。不起税的,土地充公,然后分发给没有土地的老百姓。

    因为碰了仕族的利益,再加上追缴官员欠国库的欠债,抄了许多官员的家,执笔杆的仕族便在史书上把雍正皇帝写成了暴君。

    杜锦宁穿越到这古代,对于大宋,对于赵晤,倒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她前世整日与农民打,这一世先是生活在农家,后来到了州都能蹲在田间地跟庄人家唠嗑的,对于底层百姓的疾苦再清楚不过。

    “天无饥”这四个字,不仅仅是研究产的就可以的。粮的产量再,被赋税盘剥得太厉害,农民照样生活在,吃不饱穿不

    所以她明知这说法提来,会碰一些人的利益,会让她的境变得艰难。但既站在,看得清前路,她不把这些话说来,她寝难安。

    能冒天之大不韪女扮男装考科举,她就把自己的命置之度外。在婚前提来,也是给齐家和齐慕远一个回避风险的机会。

    这话说得吴证肃然起敬。

    他了一辈官,动不动就血上、不计后果的鲁莽之辈他看不上。虽说世上需有死谏之人,但无谓的牺牲他觉得并不值得。像杜锦宁这样,既心怀天,又有勇有谋,谋定而后动的人,才是他最佩服的。

    他站了起来,整了整衣冠,朝杜锦宁一揖:“公主大义大才,官佩服之至。”

    杜锦宁赶避开他的礼,虚扶着:“折煞我也,吴大人快莫这样。”

    吴证直起来,跟杜锦宁告辞:“官见识浅薄,目光短浅,思想狭隘,得公主教诲,有如醍醐,幡然醒悟。官衙门里还有公务,就先告辞了。今日与公主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官得闲了定要来跟公主多讨教讨教。”

    要不是他满脸真挚,满心慨,杜锦宁又知吴证的,听他这样说,都要以为他说的是反话了。

    词儿也太多了吧。

    她起把吴证送到了门外。

    吴证从杜府来,并未回衙门去,而是直奔里,求见赵晤。

    赵晤今日主要是忙钞票防伪之事,才把各项事务布置去,就听吴证求见,叫人请了他来。

    吴证见殿还有官员在,便:“皇上先忙着,臣的事不急,可先等等。”

    赵晤就知他要说的不能让人听见。

    把手的事务理完,又遣了一些人去,他这才问吴证:“卿有何事要禀?”

    吴证作为理农业的官员,是常见赵晤的,知赵晤边的人是什么样的。此时见他留的都是心腹太监女,便没有了忌惮,把刚才跟杜锦宁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跟赵晤说了。

    末了他:“皇上,公主有雄才大略,襟之宽,界之广,思虑之,没几人能及。老臣觉得她只一个公主太可惜。正好公主擅农业,研究稻,臣现在年纪大了,力不从心,早有致仕之心。皇上以前也提过让臣举荐可靠的人接替臣的位置。以前臣没有什么好人选,看来看去都不合适。现在臣觉得,公主尚书绰绰有余。工有她主持,大宋农业的欣欣向荣指日可待。”

    赵晤却没理会吴证,他满脑都是吴证转述的“人人纳税”的景。

    他急切地问:“关于纳税的话,公主是怎么说的,你再说一遍。”

    吴证只得把杜锦宁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他能考上士,到尚书这个位置上,脑绝对是好使的。杜锦宁的话让他太过震撼,又刚刚才说过,他不光复述得一字不漏,还把杜锦宁说话的语气都给学了过来。

    赵晤听了,心澎湃,一拍桌站了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

    要是杜锦宁在这里,看到赵晤这一行径会特别熟——每次她给赵晤画完大饼,赵晤都是这表现。他一激动就满屋转圈儿。

    转了好几圈,赵晤激动的心才平复了一些。

    他回到位置上坐,叹:“朕都不知老天爷是对朕太好,还是对朕太不好了。在朕在位期间现像杜锦宁这样的人,是吾之幸也,是天之幸也。只是,为什么她是个女人呢?”

    “女怎么了?”新任迷弟吴证听不得别人说杜锦宁半句不好的话,胆儿地在皇帝面前瞪起来,“位者,有德者居之,有能力者居之。满朝文武,谁要说他比公主,他站来,臣这个工尚书由他当。”

    ☆、第八百二十六章 关乐和的反应

    赵晤瞅他一,这才想起吴证想把工尚书的位置让给杜锦宁。

    他摇:“朝大臣是不会同意的。”

    他顿了顿,又:“再者,工尚书要经常到各府各县去走动。宁国她终是女人,以后成了亲,还得怀,哪能像男人一般东奔西跑,十天半个月不着家?”

    一瓢冷来,吴证脑也清醒了不少。

    他沮丧:“皇上说的在理。”所以,就算像杜锦宁这样的女人,还是不适合官吗?

    “不过你的想法提醒了我。”赵晤又

    吴证打起神看向赵晤。

    “你刚才说,杜锦宁打小的愿望是大司农?”赵晤问

    “对。”吴证眸渐渐亮了起来,“皇上的意思是……”

    “你想的没错。”赵晤,“大司农这个官职,因为职责不明,在朕上任的时候,跟齐大人商议以后撤消了。不过,现在倒可以把它再捡回来。”

    先皇还在位的时候,是有大司农的,所以才有杜锦宁的理想是大司农的说法。而齐伯昆那老婆齐文聪,当时就任大司农。

    只是这大司农的职责跟工尚书有些重叠,职责有些不清,作用不是很大;赵晤登基后,齐伯昆又主掌官员调整。齐文聪还不是个聪明人,齐伯昆生怕他被世家,其他官员被撤又拿齐文聪的官职来说事,齐伯昆跟赵晤商量过后,脆就把这职位给撤了,将齐文聪平调到了一个不要的位置上任闲职。

    现在吴证这么一说,赵晤倒觉得再把大司农这个职位捡起来给杜锦宁来,再合适不过了。

    工尚书要理工的官员,要四巡视各地农业利,督促各地农业的官员实施推行农业政策,事务繁忙,杂事甚多。

    可大司农完全可以只制定农业利的方针政策,其他的都不。如此一来,既然机动又轻松。就算杜锦宁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