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75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帮你拿回来。”

    说着,他站了起来,整了整上的官朝,一步步朝院门外走去。夜暮,他的腰板是前所未有的直,是前所未有的足,日似乎充满了奔

    皇里,赵晤已把官职上所有的空缺都思索一遍了。见了齐伯昆来,不等他行礼,就朝他招招手:“卿,你来,你看看给杜锦宁哪个官职合适?”

    他指着自己列来的官职:“工左侍郎你看如何?从从六品到正三品,那些人肯定会极力反对,但考虑到杜锦宁这么大的贡献,咱们完全可以据理力争。”

    他又指了纸上的另一:“如果不行,就吏考功清吏司,或是东阁大学士。这两个都是正五品,跨度不大,但权力比工左侍郎大多了。想来那些人宁愿他左侍郎也不愿意他或成为东阁大学士,这样咱们就达到目的了。”

    他摸着才蓄起不久的胡,笑得十分得意:“杜锦宁有了正三品的品阶,一旦别有了空缺,朕直接调任他去补缺就顺理成章了。哈哈,十六岁的三品大员,朕非得让那些世家瞪瞎他们的狗不可!”

    ☆、第七百八十一章 老齐的忽悠之功

    “呃……”

    看到明显亢奋到了极的赵晤,齐伯昆一时语

    他要怎么说,才不泼赵晤的冷呢?

    他只能先沉默不语,等赵晤冷静来再说。

    其实不用他说话,只看他虽然脸上有笑容,笑意却不达底,赵晤的亢奋就去了一大半。

    赵晤敛了敛笑容,问:“卿怎么了?莫非这样有什么不妥?”

    齐伯昆摇了摇:“皇上这样安排,于社稷有利,自然没有不妥。只是,皇上您为杜锦宁考虑没有?他没基没靠山,了京来,到了这样要的位置上,他会有什么场?世家都能把手伸里对大皇手,想来害一个小臣命,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杜锦宁死了,皇上您还为他跟世家过不去不成?所以他死了也白死。”

    又是这个问题。

    赵晤顿时烦躁起来。

    他这个皇帝,得束手束脚,什么都不敢,什么都得小心翼翼。这,他真是过够了。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白白放着杜锦宁这样的人才不用,把他分派到遥远的省份去吧?如是这样,朕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想要别人卖命,自然要施以重恩。”齐伯昆,“上次皇帝虽写了一份手谕给杜锦宁,但作用如何,皇上心里也清楚。不如,把杜锦宁手里的手谕换成丹书铁券吧。这丹书铁券,是建国功勋或是武将立了大功才能获得的赏赐。杜锦宁研究稻,提升了整个大宋的综合国力,让外敌不敢轻举妄动,利在千秋,比那些武将的功劳还要大。皇上将丹书铁券赏赐予她,是对她大功的肯定。想来杜锦宁定然会对皇上德,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丹书铁券?”赵晤皱着眉,“这东西要来嘛?”

    除非杜锦宁通敌卖国,否则凭她的功劳,这辈皇家人都不会要她命。也就是说,这东西对杜锦宁完全没用。将一个没用的东西赐给杜锦宁奖赏,赵晤觉得,换作是他,不要说德了,不心生怨怼都是好的了。

    “上次皇帝赐手谕,杜锦宁十分兴。她当时就表示,如果能获得一块丹书铁券,她此生无憾。”齐伯昆扯起谎来,毫无压力,“皇上可能不能理解我们这些的想法。比如老臣我,钱财不缺,能吃饱穿足矣;官职大小不论,能为皇上和朝效力即可。但如能得到一块丹书铁券,老臣我便别无所求。试想,这世上于我们而言,还有比命更重要的东西吗?”

    生怕赵晤误会他,他赶又补充:“当然,老臣无功,不敢奢望获得此;但杜锦宁这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大功,就完全有资格获取一块丹书铁券。”

    赵晤想了想,觉得齐伯昆说的倒也在理。

    齐伯昆继续:“而且,皇上从另一个角度想想,杜锦宁今年才十六岁,她如果寿命,至少还要活上四五十年。她仕才一两年,就立了如此大功,皇上直接把她提到正三品或是大学士的位置上。那么,接来她又立大功呢?皇上拿什么来奖赏她?莫不是要封爵不成?封了爵后她再立功呢?皇上该怎么办?赏无可赏,功盖主,可她对皇上又忠心耿耿,皇上莫不是要砍她的不成?”

    这话不说还好,细想起来,赵晤顿时吓了一冷汗。

    是啊,为帝王,最怕的就是对臣赏无可赏。一旦现这况,就说明没法再掌控这个大臣,江山危矣。除了杀掉他,别无他法。

    可他真杀了杜锦宁,百姓的唾沫都能淹死他,他在青史上也要背上一个卸磨杀驴、不辨是非的骂名,遗臭万年。

    “所以皇上,这一次,您还真不能把杜锦宁的官职提得太。只需往上提一提,最多从五品官,然后赐她一块丹书铁券即可。她为皇上谋划策参与跟世家的争斗,也怕世家拿她来筹码,更担心她殚竭虑,到来却功盖主主,皇上砍了她的。赐她一块丹书铁券,既是对她此次大功的代,又安了她的心。她此后定然会倾其所有辅佐皇上,助皇上实现千秋伟业。”

    这番话,真真正正地打动了赵晤。

    “多亏卿一心为朕,否则朕就要犯大错了。”赵晤对齐伯昆激不尽。

    他知齐伯昆喜杜锦宁,把杜锦宁当成孙一样看待,更不用说杜锦宁和齐慕远还有一层说不清不明的关系了。

    可齐伯昆为了他赵晤,能把杜锦宁到手的官厚禄给否定了,可见齐伯昆是一心一意对他好啊。在齐伯昆心里,再喜杜锦宁也不及对他忠心之万一。

    有这样忠心的大臣,是他赵晤之幸也。

    “卿。”这两个字,赵晤喊得真心实意,“这事就听你的。”

    “不过,世家那里,恐怕要些困难。”他担心地

    “不怕。”齐伯昆有成竹,“先让咱们这边的人把皇上说的职位提来,世家必然反对;再由立的人提赏赐丹书铁券之事。有那些官职比较,世家肯定宁愿选择后者。毕竟他们要对杜锦宁黑手,才不他手里有没有丹书铁券呢;而在皇上您这里,丹书铁券又无用。这东西其实就是个虚名。”

    “最重要的是,杜锦宁这么大的贡献,不世家有多昧良心,也不敢说什么赏赐都不给。如果他们敢说话,不用皇上多言,只凭老臣的三寸不烂之,都能死他。”齐伯昆慷慨激昂。

    敢不让老的孙媳妇恢复女儿齐家,老非打死你不可!

    “好,那就这么办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