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1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把话本印来卖去,也费不了多大的本钱。现在杜锦宁再不像原先那般一穷二白了,他手有钱,自己就行了,为什么非得拉大家伙?还不是看在大家同窗、又合伙了茶馆生意的份上?

    杜锦宁依着份给他们,他们怎么能仗着这份占杜锦宁的便宜?

    这不好,不好!

    杜锦宁看着关嘉泽和章鸿文红红白白的脸,朝齐慕远看了一,心里对他暗暗激。

    有些事,切不同,思考、衡量的角度自然不一样。要是没有齐慕远的提,虽然结果依旧是合伙,但这主次肯定没现在那么明,关嘉泽和章鸿文也受不到她的心意。

    关嘉泽在人世故上差一些,但格开朗利,家境富足的他对钱财也看得极轻,当即:“杜锦宁,你还是自己开书铺吧,我们就不合伙了。”

    章鸿文也赶附和:“对对,你自己开就好了。”

    杜锦宁将手一挥:“不用多说了,我说合伙就合伙。不过,这书铺我仍然占五成份。博雅书铺原先想以八两银的价钱买我一册话本,我现在仍以这个价钱卖给书铺,你们可有异议?”

    “没异议,没异议。”关嘉泽顿时兴了。

    他不是为了能书铺赚钱而兴,而是觉得杜锦宁有钱同赚有福共享,十分讲义气,这是真心把他们当兄弟看待呢,他自然打心兴。

    章鸿文自然也兴,不过……

    想到要要拿钱,他就犹豫了,问:“那要多少钱呢?”

    杜锦宁是个走一步看十步的人,早在打算开书铺的时候,她就已打算好了,转对庄越:“庄掌柜,如果咱们不买铺面,只租铺,面积也不用太大,有这茶馆的一半大小也就够了,后也不需要带院。地段嘛,就这附近。你觉得大概需要多少租金?”

    庄越了那么久掌柜,对于这些自然是门儿清的:“一个月大概也就七八钱银左右。”

    这个茶馆,买来也才一百八十两,面积还大。这片地段也不是城里最繁华的地段,租个小些的铺面,还真不需要多少钱。

    “就算这铺面押一付三,也不过几两银,这一块的支并不大。”杜锦宁看着众人,“在成本里占大的,还是印刷话本的成本,无论是印刷的人工还是纸张,都不便宜。尤其为了防止盗版,我们需要一次印刷较多的书册,也降低一些印刷的成本。如此一来,在这方面投可能大一些。我这两日算了一成本,需得前期投五十两银才能起来。”

    因为有开书铺的打算,她自打搬到城里以后,有空便会去打听一这时代的印刷技术和方式。活字印刷早已有了,这时代用得还算不错。城里印刷书籍的作坊也有两家,其一家叫曹记书印的作坊碑比较好,印来的书册质量不错,速度也能跟上。

    不过现在仍然采用人工作,纸张又贵,故而印刷的成本极

    章鸿文一听这个价钱,就松了一气。

    五十两银,一成的话也就五两银,他还得起。

    “行,一切你说的算。”关嘉泽对于这些,并不十分在意。他看重的是谊。只要杜锦宁不撇他们吃独,他就很兴。

    “你占五成份是不是太少?我们每人各要一成就行了,剩的七成都归你吧。”齐慕远

    “对对,你占七成。”关嘉泽又毫无原则地附和起来。

    杜锦宁摇摇:“这书铺不仅卖我的话本,我还打算印些程文来卖。到时候,这些可得劳烦关大哥你们。”

    关嘉泽和齐慕远一呆:“程文?”

    “是啊,最舍得买书的人是谁?是要考功名的书生。他们最需要的书是什么?除了四书五经以外,就是程文了。四书五经有别的书铺售,咱们虽可顺带卖一卖,但赚不了大钱。赚大钱的就在程文上,这可是独家生意,往后书院的书生们非得盯着咱们书铺买书不可。”

    ☆、第一百八十五章 会心一击

    所谓的程文,就是考官拟的范例文,或是科场应试者写来的优秀文章。在杜锦宁看来,这就是后世老师的范例文和学生考时的满分作文。想想后世每个学生人手一本的,在这科举为唯一路的古代,程文会不好卖吗?

    杜锦宁这段时间跟着关乐和在书院里混,因为目标不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的目光并没有死盯在四书五经上,而是在完成关乐和布置的课业之余,关注自己想知的东西,时刻为赚钱大业准备。

    这段时间,她就曾打听过程文,结果发现,书院里每年会有一些科场的应试程文来,但正儿八经地把这些程文印成书售的,几乎没有。

    古代的科考改卷可不像现代,那是主观的,也因此,主考官的偏好就十分重要。主考官偏好语言朴素而言之有的文风,你却写得词藻华容空,他必然不会取你;反之,主考官欣赏如骈文一般华丽的文章,你却写得朴实无华,自然也不了考官的

    因此,主考官来的示范程文就很重要了。如果你能找到他写的程文来研究一番,针对他的喜好写适合其风格的文风,考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至于考生的优秀程文,自然是让学们知自己写的文章跟人家的差距在哪里,从来学习别人的,把文章写好。所起到的示范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而这些程文,就需要关嘉泽和齐慕远动用他们的关系才能拿到了,可不是像杜锦宁、章鸿文这些寒门学能够得上的。

    杜锦宁开这个书铺,仍然把关嘉泽、齐慕远拉来伙,也是存有私心的。

    关嘉泽和齐慕远从五六岁起就开始念书,两人都已到了可以场科考的地步了,自然知程文的重要;便是章鸿文作为乙班的学,也早已开始看着程文学习文章了。杜锦宁一说这个,他们就领悟了杜锦宁的法,神一就振奋了起来。

    “你别说,这买卖还真得。”关嘉泽拍着桌,兴奋地

    “可……可咱们这样,会不会影响书院啊?”章鸿文结结

    博阅书院之所以有名,考的学之所以多,关乐和每年从各来的程文占了很大的功劳,这是博阅书院的优势。一旦他们几个把程文印来卖,让所有的考生人手一本,那博阅书院的优势岂不是被毁掉了吗?无端地增加了博阅书院学们竞争对手的实力,这必然是关乐和等人所不喜的。

    为了赚钱,把书院的利益给卖掉,山了,非打死他们不可。

    杜锦宁便望向了关嘉泽。

    其实对于这个,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