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 - 分卷阅读2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万两银大约相当于十万贯钱,知府相当于刺史的品级,但这时候的刺史一辈可能也赚不到十万贯。

    很多官员是骑上值,很喜到店里买个饼拿纸包着然后就坐在上边走边吃。崔日用是黄门侍郎,又是世家,很少在街边买地摊货,但他见此形倒是想起来,乐坊南边有家卖“作麦”的铺,味确实不错:用面一斗,羊两斤,葱白一合,如此搭后用豉及盐熬令熟,再炙成的油煎饼。

    正想着作麦饼时,就见自家的一个幕僚骑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两个煎饼,走近之后崔日用一闻气味,便知是那用葱和羊的饼。那幕僚才十余岁,姓王叫王昌龄,昨儿个在府上商议大事,就是他的主意。

    “听说侍郎今早饿着肚来了,我便多捎带了一个。”王昌龄从来,递了个饼给崔日用。

    崔日用看到自己喜吃的羊饼,几乎要闪来,哽咽:“却不知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吃它了……”

    王昌龄听罢脸一沉,缓缓:“我本在京兆地,平生所好读书耕田二事而已,却因天灾几乎沦为乞丐,若非侍郎知遇已是街饿殍矣……我且回府上恭候消息,如事不利,我便自裁谢罪,以谢侍郎知遇之恩。”

    崔日用听罢眉一轩,愕然:“这是我崔家的家事,怎么也牵扯不到王先生上,你不必如此。如事不利,另寻他路吧。”

    王昌龄笑:“士为知己者死。”

    崔日用不禁动,昨日他哪里是为了一副蚊帐?不过是玩笑罢了。王昌龄敢提这个冒险策略,早就想好了要为之担当责任。崔日用上打量着这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他的材显得有些瘦弱,肩膀更是弱不禁风,却有胆用它担当责任,怎叫人不肃然起敬?

    崔日用想起自家那不成的儿,比王昌龄还要大一,脑里却像了稀泥一般,小小年纪便专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罢他不禁叹:“得如少伯,夫复何求?”

    就在这时,东天现了一朵奇异的云彩,太将要升起了。一队铁骑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门,当一个盔上着白大军官从战上潇洒地来,双手递上一枚鱼符。原本守门的将军也拿了一枚鱼符,两厢一对,镶嵌得丝毫不差。于是那将军便回:“兄弟们,值了。”

    城一个拖着尾音的声音:“鱼符并合,开门!”

    隆隆的鼓声随即响彻天地,厚重的门缓缓开启,新来的那对铁骑先行踏,沉重的铁蹄踏得石路匡匡响。待岗哨换好了,门外的文武大臣、外使节这才默默地陆续向巍峨的大明走去,一切都井井有条。在社会落后如斯的八世纪,西方一片黑暗,东方也以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为支撑。而在安却有如此庞大而分工细致的各级机构,百万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堪称奇迹。怪不得远近海外的万国使者都蜂拥而至,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了。

    还有侍省的宦官当值,先要记录的人的相貌籍贯官职,然后才喊:“兵尚书同书门平章事,张说。”

    ……被喊名字的人,这才走过去接受搜,被放城。

    崔日用参加完大朝,便跟着几个宰相一起元殿,找到宦官鱼立本:“我有很重要的事要面见殿,劳烦鱼公公传报一声。”

    参加大朝的时候拜的是皇帝李守礼,就是个样,正事和皇帝说完全是吃饱了撑的。要说事儿还得见后面的太平公主才。太平公主日常接见的主要是那几个宰相,宰相们领会了她的意思再来予以施行。崔日用不是宰相没法习惯地去见她,但他这黄门侍郎也是个不小的官儿,且门的一些事务,经常也能见到太平公主。于是鱼立本便说:“不必传报了,正好阁老们要去紫宸殿,您就跟着一块儿过去吧。”

    从元殿到紫宸殿虽然只隔着一座宣政殿,直走就能到,可这地方实在太宽阔,一行七八个人走了好一段路才来到大明轴线上的第三座大殿紫宸殿跟前。一起走的人除了几个宰相和要害门的要员,还有河东王薛崇训。

    薛崇训和崔日用积怨已有一段时间,矛盾有加的趋向,而且刚刚才发生了崔莺那件尴尬,两人一见面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打着哈哈应付一了事。薛崇训见崔日用也跟着去见太平公主,心也有纳闷……不过黄门侍郎见当权者,最大的可能是公务。薛崇训也不便问什么,只好不动声瞧瞧再说。

    了大殿等一会儿,太平公主便在一众宦官女的簇拥从北面的走上台阶上的宝座。一群宰相级别的大员都只能躬站在边,她这排场气势不知和皇帝有嘛区别,差一声“万寿无疆”。

    还有大臣们倒不必行跪礼,只消站着见礼便是。太平公主坐到塌上,抬起衣袖:“陆阁老等人年岁不小了,不宜久站,边上有椅,大家都找地方坐说罢。”她一面说一面扫视了一遍到场的人,目光在崔日用上停顿了一,但没什么。大概是因为崔日用不是常客的原因。

    因太平公主没问崔日用来的缘故,他心里有惶恐,也没急着说什么,便坐着光听,好像在酝酿勇气一样。

    众人主要说“征健儿”那事的度,各级衙门都将这事儿抓得很展也就很快。如今十万人规模的壮丁已经凑齐了,并已经经过短暂的战阵训练,已在开赴陇右的途。到地儿了需得一步训练,如果仗一时没打起来,地方上的行军总、将领官吏还得布置田自己解决一些粮问题。

    大家商量了一阵,稍事休息之时,太平公主总算想起了崔日用,问:“崔侍郎有事儿吧?”

    崔日用本来已把语气、措辞等啥都想得好好的,可事到临了还真有张,他轻轻抹了一把额上的细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叩:“臣是来请罪的,臣万死……”

    众人愕然,只有薛崇训心里明白得,他已经猜到崔日用想什么……妈的,这货也太沉不气,老还没开始他呢,他就要自己供来了?

    不过薛崇训心里也嘀咕,主动请罪表诚意?母亲会不会真放过他?影响结果的因素不少,要想清楚这事儿能牵扯到的东西比较多,然后还有母亲的绪影响,如今这政治是家国天,有时候就算是国家大事也不一定是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