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 - 分卷阅读13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玄妙的东西是比较忌讳的,私里议论至少影响不好。这时一个文官说:“听说上清观的士修炼时要观测日月星辰,以此参悟仙机,薛郎何不去问问那玉清,她肯定知。”

    上回玉清在洛一番表白,已得洛官场上人人皆知,那文官如此说,也是想着薛崇训和玉清比较熟的关系。

    薛崇训一听有些理,也等不及了,当便了衙门,坐车去上清观了。

    玉清姑平时不怎么见外人,观里的事务都是其他士在打理,但薛崇训一来,她倒是给面,亲自到星楼见面来了,大约是上次回洛的路上薛崇训多番照顾以礼相待,让她有些激罢。

    只见玉清穿宽大缁衣,冠,除了清丽的面孔,仪态举止已和其他士无异,她神冷淡,只是说了几句客话。

    薛崇训没空想其他事,便直接问:“我听说昨夜现了彗星,但不确定,想问问,你们看到了没有?”

    玉清淡淡地说:“确有此事。薛郎今日登门,就为这个?”

    薛崇训心咯噔一声,又忙说:“我对天象不甚了解,玉清姑解说一二……彗星又叫灾星,它是什么预兆?是预示今年有天灾**?”

    玉清摇:“虽说不是什么好预兆,但从星相上讲,还有一层意思,有除旧布新之意。我的看法是要换一修炼之法,旧的丹修炼展不大,应当顺应天意,换一新的外丹之法……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适当调整心绪和为官之,可以顺应天意。”

    “除旧布新?”薛崇训的脸已变得十分难看。

    ……

    那颗彗星在大半夜现,也不是谁都看见了的,但是司天台的官员肯定观测到了。掌候天文,教习天文气,掌写御历等等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当值。司天台少监次日一早就急忙将天象禀报了皇帝李旦,并言说:“天兆除旧布新,陛应对,方能避免灾祸。”

    李旦问:“朕当怎么应对?”

    司天台少监犹豫了一番说:“微臣不敢擅论,请陛召司天台监贾公言。”

    李旦遂召贾膺福觐见,这个贾膺福完全是依附太平公主的人,听到皇帝召见,在赶去麟德殿的路上就冥思苦想应对之策。

    他是很想借机谗言,好在太平公主面前邀功;但又担心此事事关重大,没有请示太平便擅主张可能会有麻烦。左右举棋不定之时,已跟着宦官走到龙尾上了,巍峨的殿就在前了。

    有时候人就会遇到这样的况,哪怕是个文官,也需要当机立断,因为可能会没有时间思熟虑。昨晚才现的天象,今天一早就觐见皇帝,机会就在瞬息之间:如果放弃了这次机会,以后再专门跑到皇帝面前谏,可就会招人怀疑了,而且等太平公主商议决定之后,立功的事不一定会落到贾膺福的上。

    贾膺福眉皱,心:殿既然让我司天台的最官,我就应当拿独当一面的能耐来,如果错过了机会,谁说不会被殿责骂毫无主见?

    犹豫之间,不知不觉已到了大殿上,皇帝正坐在台阶上的宝座上,一旁的司天台李少监正垂手而立。贾膺福急忙叩拜行礼,呼万岁。

    肯定是李少监把担撂上来的,他不敢说,所以把上司挡箭牌。

    李旦:“李卿奏天有异象,朕最敬畏上天,你们给朕说说,朕应当怎么才能避免灾祸?”

    贾膺福沉住气,一面琢磨着遣词,一面慢吞吞地说:“微臣来之前,为了准备回答陛的询问,特地查了一司天台的备案,上一次彗星现在孝皇帝(宗)时,当时的司天台官员也有上书,并有备案。”

    李旦好奇:“以前的官员是怎么谏言的?”

    贾膺福低着,铁青着脸:“他上书让孝皇帝禅让帝位给太(李崇俊),当时孝皇帝大怒,将那官员发到岭南了,自然是没有采纳谏言……”

    贾膺福说起那事,实在是居心不良,因为李崇俊后来发动了政变。他这么说,意思就是李隆基会有谋逆之心?

    李旦瞪:“那……朕也应该禅位给三郎才能免灾?”

    贾膺福有张地说:“天秋鼎盛,太只是皇储,哪里有储君就急不可耐要举而代之的理?”

    李旦以为然,他才当上皇帝不到两年,这样就退了,怎么觉有当垫脚石的味?不如当初直接让李隆基坐上皇位算了。

    贾膺福趁机说:“彗星有除旧迎新的预示,陛另立太,也可以顺应天命。”

    李旦的脸顿时一变,他平时和气的,但心里仍然很明白:要换李隆基,牵扯太多……当初李旦就不太想立李隆基觉威胁太大,但是李隆基有大功,李旦的也比较,拉不脸来,于是叫大臣商议,结果支持李隆基的人占多数,于是太就给他了。

    或许,现在借天说话是个机会?而且目前支持太的大臣很多都被发去了,姚崇在洛,宋璟在楚州……没有分量足够的人为李隆基说话了,确实是个大好良机!

    但是李旦又有另一个隐忧,他担心妹妹太平公主!虽然现在看来,正是有太平公主在,李旦的皇位才更加稳当,太平公主的势力是皇权有力的臂膀,可以平衡锋芒太盛的太……但是,如果太完了,太平公主势力会不会尾大不掉,反过来威胁李旦家的皇权?这个李旦也看不明白。

    李旦原本就没有杀伐果断的勇气,左右为难之际,便依着老:“这事儿还是先问问太平和三郎,再让大臣们商议。”

    贾膺福刚才那番话已经很大胆了,现在更不便多言,便只是应了一声。

    李旦挥手让他们告退,自己却久久坐在宝座上不忍离去,他的手抚摸着旁边那赤金打造的扶手,观赏着上面雕琢细的纹路,帝位,确实是一个让人连忘返的地方。

    他只是纳闷,自己是两代皇帝的嫡,名正言顺的,这帝位怎么就老是觉得不稳当呢?

    实际上在如此形势,他们一家没人觉得很安全,无论是太平还是太,算来不都是一家人么?特别是太,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之后,真是觉得着火,脑袋上着油锅。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