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 - 分卷阅读1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我才骤然醒悟,我们以前都把一个很重要的人忘记了……汾王!”

    李隆基抬起来,看着王琚的脸,顿了顿,依旧不动声:“我和汾王以前有过来往,觉得没必要防着他。”

    这话乍一听是好话,实际上是对汾哥李守礼的一极度蔑视。王琚眉仍未舒展,轻轻说了一句:“就怕被太平那边的人利用了。”

    李隆基默认未语,好像在细细思量其关节。

    王琚继续劝:“太平公主的儿薛崇训京之后,最近的关于他的行踪的消息,是沿广济渠南。但万一他暗渡陈仓,潜幽州……薛崇训可是太平公主的儿,他要是亲自去幽州,汾王他们多半就会投靠过去了。”

    李隆基摇:“如果此次京的是薛二郎,我倒是真担心他会搞这么一,可是薛崇训就不同,他一向的作为不像是能这样事的人。”

    去年李旦家和太平公主家两家联盟,准备搞韦皇后,就是薛二郎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李隆基边负责联盟事宜的。所以李隆基觉得薛二郎更擅这样的事……而薛崇训没得到后世记忆之前,就是个大哈,肌发达脑简单。

    无论是汾王李守礼,还是薛崇训、薛二郎,都是李隆基的表兄弟,打小就认识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李隆基怎么会不知

    虽然如此,但听王琚说得煞有其事,李隆基还是再三思虑了几遍,这才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幽州的事,不用去不了,就算咱们怀疑,没有真凭实据之前,能拿汾王怎么样?事得太过分,反而于名声不利。倒是运河上新募一万余兵丁,实在有些让人担心,就怕太平公主的人上其手,把这纵于手!我们得安一些人去,不能让他们变成铁板一块。”

    王琚:“殿,我还是觉得幽州才是重,就算我们现在无法什么,也不能对那边掉以轻心。”

    李隆基好言:“你担心的原因我心了然,但是不要轻举妄动。如果让汾王左右的人知我们有了防范之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更加定他们投向太平公主的心思,明白么?”

    王琚急:“殿,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对付汾王,而是要清楚这件事的真相!您想想,如果薛崇训真的去幽州找汾王了,那太平公主想什么?”

    这时李隆基的脸才骤然一寒,变得凝重起来……是啊,李守礼有啥能耐?太平公主联盟他什么?当然是看重了李守礼的份:章怀太的嫡亲嗣!

    那太平公主想谋反,想政变?

    李隆基沉许久,又摇:“可就目前的局势,她(太平)本就没必要这样啊!”随即又一丝笑意,“王琚,是你太张了,你的这个推理,完全是从猜测发,就是没影的事。”

    王琚:“如果不只是猜测和预料,而是已经查到了凭据,殿还用臣什么呢?”

    王琚这个猜测确实是富有新意,但是李隆基不是随便忽悠几句就听信的人。李隆基十分自信地说:“你的想法有些理,但是目前还不到那一步,咱们要的就是稳住,等待一个契机。”

    ……

    但是李隆基没有料到,薛崇训还真薛二郎当初的事来了,他在幽州只有几天时间,已经联络好汾王李守礼,双方达成了联盟关系。李守礼亲笔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到了薛崇训手上。

    薛崇训收到信札之后,大事已成,为了避免夜梦多,当便不过多逗留,悄悄了幽州。临行前他见了潘大胡一面,将那儿“鱼目”的来龙去脉说来,原来是西市客栈的人盗走的。

    薛崇训和潘好礼说话的时候,故意愤慨的绪,意思就是让潘好礼恶气……那家客栈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背景,被薛崇训说了一句坏话,惹上官府,恐怕以后的生意多少会受到影响。

    微微一想那家客栈将要遇到的麻烦,薛崇训心里不禁舒坦了几分。

    临走之前,薛崇训又暗地里给鱼立本通了一声气,事已成,让他也不要在幽州留得太久,恐遭人猜疑。

    他们一行人继续装成商贩,收购了几张狗什么的,便离开了幽州,不停蹄一路南,追逐那艘沿广济渠南的官船去了。

    幽州渐行渐远,薛崇训回首之时,真是难以想象,如此偏僻苍凉的地方,幽州附近,几百年后竟然是几个王朝的首都所在!

    不怎样,他是暂时松了一气。搞这谋诡计的觉真不咋地,就像小偷一样,随时都要偷偷摸摸的,唯恐被别人知了……不过总算顺利完成。他对边的侍卫说:“此行能顺利过来,我得谢众位各司其职,合得当,回去之后定然不会亏待你们。”

    方俞忠等人听罢十分兴,他却要故作谦虚:“大事全仗郎君,我们只是好本分而已,不敢居功。”

    薛崇训叹:“大家各尽所能便很不错了。就像庙堂大事,母亲站在最,在这样的大势,我和你们的位置不是很相似么?也只是好能力所及之的事罢了……一个人能的事,终究是有限的啊。”

    几乎没有人能理解薛崇训的叹和心,薛崇训也不以为意,反正习惯了。

    这时大家的心都不错,只听得痴一遍翻|着货架车上的东西,一边开玩笑:“咱们装成商贩,就该真买几张好到南边去卖,赚几个钱是几个呗。瞧老方些什么玩意,这是狗……不是吧,这能卖钱么,居然是土狗!”G

    []

    第三十八章 灯光

    路上的船原本就比行得慢,加上薛崇训行走前特意代自己的人尽量缓行,于是他的那艘南江南的官船一路上磨磨蹭蹭十分缓慢。等薛崇训等从幽州都回来了,去追那船时,它还没行很远,前后都去二十来天时间了。

    为了神不知鬼不觉地上官船,自然需要船上的家丁合,所以薛崇训还没到就派人联络过了。这时他获悉洛那边状况,刘安来报太正向新机构和兵募将帅人员。

    看来不能继续江南了,不过薛崇训原本就不想去江南,去那边嘛?这时正好有个借回洛理公事,但是得先上了船个面才行。

    追上官船时,船已行到了江淮一带,大概在楚州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