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 - 分卷阅读29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戎人一路烧杀抢留的都是废墟,赵军的粮草沿途无法得到补充,全军携带资不能持久,即使远远可以看到戎人匹奔跑扬起的尘灰,赵轩还是不得不令全军止步回返。一支没有粮草的军队如果被资丰富的戎人包围,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躲在幸免遇难的附庸国国君和贵族,见到赵轩嚎啕大哭,他们的命是保住了,财产损失很大,防御不固的农庄都被戎人抢劫一空,看寒冬就要来临,缺衣少,没有外界救济的话,附庸国国平民百姓无法安然过冬。

    赵国境西北边郡同样遭受戎灾,赵国的财政都不能救济全境的百姓,既然都自顾不暇,赵轩除了好言安附庸国君臣,没有许帮助的承诺。

    附庸国君主和贵族失望地目送赵轩率领的大军离去,没有外援,依靠自力更生,这个小国人能有一半熬到明年天就不错了。

    赵轩返回境的郡城,一边分军粮救济难民,一边派人回王都筹集资。这几年冬季总是提前,如果不尽快调集资来西北救灾,等到十月份冷空气南,百姓饥寒更加生存不去。

    “殿,吴国报纸送来了。”伯耀手上捧着一叠报纸来见赵轩。

    赵轩正在纸上统计地方官吏送来的受灾况,见到伯耀手报纸,人有恍惚。

    从赵唐边境被迫返回援救王都,到后来追赶公适,北上抗击戎人,赵轩忙得不停蹄。每期必看的吴报因为他行踪不定无法及时送至,赵轩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吴报。

    “唐国国百姓竟然如此凄惨,唐王的暴可比戎人!”赵轩照日期一一翻看,越看到后面越唏嘘。

    “吴国这样厚待唐地百姓,兼并唐地可说得不偿失,这公明太过挥霍。”伯耀跟在赵轩后面快速扫视报纸容。

    八月初的报纸大都是赞扬吴兵的神勇,以闪电速度拿了唐王都,然后是大批学在报上撰文痛斥唐王的罪有应得。到了八月后期,随着郑钰铭和吴王笙夫妻亲临唐地犒军,跟着一起前往的两位报纸记者发回的消息全是唐地百姓穷困潦倒,频临饥饿病痛死亡,吴王笙夫妻亲临难民赈灾发粮的报

    吴国王救济唐地的资一笔笔在报纸上公开,伯耀统计了一,支援唐地费的钱币要比赵国三年的财政收总数都多。伯耀暗自琢磨,如果赵国拿唐地,不可能有如此数额的钱财投放到这样的穷窟窿去。

    赵轩淡淡看了伯耀一,摇反驳:“目前看起来吴国倒贴唐地是得不偿失,可等唐地舒缓过来,可以征收到的钱财何止这个数目。”

    说到这里,赵轩又重重叹了气:“公明如此作法,唐地民心向吴毋庸置疑。”

    赵国四年前兼并卫国,刚兼并来时,卫人心存复国念的大有人存在,赵轩为了掐灭卫人复国的念,以瘟疫泛滥为名,秘密置了卫氏王族,使卫国复国者失去拥人选。置掉卫国王族,赵轩对卫国百姓实行减赋安抚政策,三年才将卫人赵国。这次公适起兵袭击赵王都,卫地无人响应。

    “吴国太过险,说是联盟一起伐唐,行动却先堵截吾军,吴国摆明就是不想吾军去唐分羹!殿,吾国不能就此罢休。”伯耀想起卫青神气活现的样,就觉得满心的憋屈。

    赵轩脸沉,即使对郑钰铭很有好,吴国的独吞唐地的举动,让赵轩对吴国很有意见。

    “报!王都来人!”就在赵轩沉着脸琢磨要怎么对付吴国时,亲卫来通报。

    这几月只要有急报送给赵轩,都是非常不好的消息。赵轩现在一听是王都来人,‘唬’地一站起,怕王都又什么不好的大事。

    走来的是王的一位侍者,侍者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喜气:“小人参见殿!”

    “起来说话。”赵轩见侍者脸上表不错,提着的心稍稍落

    “禀殿!吴国总理事派了使团到王都,带来了农图纸和粮。”

    “哦,原来明公还记得。”赵轩,吴国使团送来的东西都是他在达城跟郑钰铭讨要的。

    郑钰铭守信将东西派人送来,赵轩对吴国的埋怨稍微减轻。

    “吴国使团除了送这些东西,还递了他们总理事的一封亲笔书信。”侍者将郑钰铭的亲笔信递给赵轩。

    赵轩接过信封打开,一清香扑面而来,霎那间,赵轩仿佛看到穿淡青太极功夫衫,慵懒地半靠在躺椅上的郑钰铭。

    “殿,公明写了什么?”伯耀见赵轩凝视着信纸久久不言,不由开询问。

    赵轩醒过神,脸上神尴尬,他一边快速扫视信纸容,一边糊其辞的回答伯耀:“也没写什么,只是些问候”赵轩说了半句突然停顿。

    “怎么了,殿?”伯耀惊奇,他发现赵轩脸上有了笑容,而且笑容越来越大。

    “明公到底仁慈,这次雪送炭来了!”赵轩笑着将信纸递给伯耀阅览。

    伯耀捧着郑钰铭的信细看,看到一大半也忍不住惊喜:“明公要赠送大量资给吾国救济西北边郡!”

    “不错,吴国使团使时,资已经由商人北运来赵。”

    郑钰铭在信上对戎人南抢劫表示愤慨,对赵国遭受的灾祸表示受。郑钰铭表示,即使吴国为了救助唐地百姓要勒腰带,但为了帮助盟友受难的百姓平安度过寒冬,吴国会想尽办法筹集资,将资运送到咽城池由赵国边防军。

    郑钰铭的信末两句话尤其让赵轩动。

    兄之难,弟当竭诚分忧,可恨庸王临死焚毁了珍宝阁,唐地财宝付之一炬,钰铭羞涩,竭尽所能只筹集到如许粟粮和衣,望兄笑纳!

    伯耀对吴国的怨气被附在信件一起送来的资清单驱散一大半。“吴国商人运送货迅速,想来那些资快到咽边境了。”

    郑钰铭的信由赵王都转到赵轩手上费了七八天时间,加上吴国使团行走到赵王都用了四天,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以吴国国况,跟吴国使团一起发的商队,应该可以赶到咽边境了。

    “汝不必回王都,带孤的手令速度去咽边境,命令边境守军护送吴国商人直接来西北边郡!”赵轩写了手令递给侍者,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