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 - 分卷阅读1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轩听完一呆,喃喃说:“难落雁公确确实实是公明?因为谦让才不肯继承王位?”

    北侯被灭,唐军受困,吴国已经没有威胁,大军掌握在楚朝辉和魏仁之手,郑钰铭即使是个假公也可以稳坐王位,可是稳稳的王位让给别人,只能说他真是谦让了。这郑钰铭如果不是傻,只能用真君形容他了。

    赵轩想到这里,心开始烦躁。郑钰铭如果登上王位,赵国还可以借北侯的书信,对郑钰铭的公份发质疑,以为北侯报仇的理由向吴用兵占据瞿城。可是现在吴国王位是西侯继承的话,赵国就没有了兵借,西侯的继承人资格可是在北侯之上,赵国没有任何可以质疑他的地方。

    赵轩重回酒宴显得心事重重,他实在是不甘心两万赵军费钱费力忙活半个月却无功而返。赵轩喝着酒沉思,却被歌舞的侍女一声惊叫打断。他抬一看,原来是卫公适喝醉了酒,站起踉踉跄跄跑到案几前去抓舞侍女的衣角。公适失态的举动引得宴席上赵国将领一片嬉笑。

    赵轩注视着这一幕,嘴角挑起,里有了笑意,对吴是没有借索取土地,不过趁着吴国元气大伤,将卫国收,却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至于吞并的理由,没有可以立刻制造一个。

    在赵轩琢磨着吞并卫国时,西侯却因旧伤发作,躺在康城王的大床上奄奄一息。

    楚朝辉回王都知郑钰铭的想法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办了一件事,他带着黄钟去大牢审讯了姜大夫。第三天,姜大夫和其余党指认吴王庶弟的罪状现在王大臣的面前。吴王三个庶弟唯一幸存来的王位继承候选人,当即被王众大臣否决了继承权。骠骑大将军和许多贵族再次请求郑钰铭继位,郑钰铭依然态度决的推辞。

    西侯父和魏慎扶着公光的灵柩,在郭泗的护送了王都。漪姬已灭,余党姜大夫和西司都已落网,公光的大仇已报,他的心愿了结后,灵柩将王室陵墓安葬。

    西侯到了王都才知自己成了王位候选人,当郑钰铭请西侯继位时,西侯反过来请求郑钰铭继承王位。两人在王位宝座前反复谦让,到最后西侯力不及郑钰铭,被郑钰铭在王座之上接受了王大臣们的朝贺。

    西侯被着继承王位之后,一直心不好,直到郑钰铭晚上跟他推心置腹商谈良久,西侯的眉才慢慢舒缓,第二天在王上任命郑钰铭为总理事,总理王一切行政事务,楚朝辉为军事总理事,统领吴军。总理事官职为西侯创立,行政总理事为文官之首,军事总理事为武将之首。两总理事直接向吴王负责。

    王都大局安定后,楚朝辉回了边境。周成和东司、南司率领的大军已经将唐军包围,唐军饥寒迫之,已经走投无路,面对绝境,唐王派使者跟吴军议和。楚朝辉返回军队是为了摘取胜利果实。

    ☆、第 109 章

    唐王应漪姬要求,组织军队七月底聚集在吴国边境牵制,帮助漪姬夺位。唐国跟吴一样,是个沿海国家,国土的东都面临大海。

    唐国和吴国都有盐场,这时空的制盐工艺都是用海煮卤,煎成盐。这原始的煮盐费工时,耗燃料,产量少。唐国因为国有一条横贯大秦的大河从境海(大河类似黄河,吴国境河类似江),导致唐国盐场附近的海盐分降低,烧制海盐就多费燃料和人力。而吴国的东海之滨盐场,临海海质不错,盐份度很,烧制海盐比唐国轻松,海盐也比唐国优质。

    盐是每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在当时熬制又不容易,导致盐在市场上的价格很,唐国和吴国的两个适宜熬盐地方,是这两个国家国君库的主要的经济来源。

    这时空的人们还不会钻井开采矿盐,也意识不到地底有天然卤和岩盐矿床,盐的来源除了海盐就是湖盐。唐国熬制盐除一半在国消费外,一半售给没有湖盐的陆国。像赵、齐、陈、楚等许多陆诸侯国都需要盐。唐对外销售的盐是唐王最大的经济来源。

    南埠和山谷生产的锦帛、瓷、玻璃制品现后,生活奢侈的唐王当然要资购买享用,般的钱财到商人和制造地去后,唐王觉经济开始拮据。

    这二十多年来,因为气候变化,唐国境经常发生灾荒,农田赋税越收越少。唐王屡次多征收田赋,总因为灾年百姓粮欠收,收赋税的粮官和贵族哪怕将百姓家收刮一空,收到的赋税也达不到唐王的要求,唐王的横征暴敛,反而导致许多百姓抛弃土地逃向山或者周边国家,其一大半逃民是逃向了蔚山。

    唐王从土地上没法增加收,就想增加贵族们的上贡,这想法提后遭到贵族们的一致反对。唐王第二个增加收的想法产。

    所有可以增加收的地方,唐王都去增加了,增加的收数目让唐王非常不满意。到了最后,唐王只能对着自己的盐场多折腾,想法让盐场盐工多熬制盐增加产量。

    由于制盐采取熬制法,需要大量燃料,唐国盐场附近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晒用来熬盐,导致盐场周围没有木柴可用,盐场熬制盐的柴需要从几十里路外用骡车运送过来。光运送木柴燃料,又浪费无数人力畜力。熬制盐的燃料不能保证,产量当然不能提,唐王想让盐场增产的希望落空。

    唐王对国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增加收时,他把目光转向周围国家。跟唐国接壤的国家除了卫国,其他国家都比唐国大,而比唐国的弱小的卫国,因为大分国土面积是赵、吴两国边境的缓冲地,因此成为两国博弈之地后,反获安全,唐国面对赵、吴两国,当然也不敢抢夺卫国。唐王靠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来发财的途径本就不可能。

    就在唐王一筹莫展之际,漪姬通过姜大夫跟唐王联络,希望得到唐王兵帮助她行调虎离山之计。唐王摸清漪姬用意后,大喜过望,向漪姬提用吴国东海之滨酬谢的要求,跟姜大夫几经谈判,终于达成协议。

    唐王满怀信心要得到东海之滨,他向兵的唐国贵族许了优厚好,迅速召集了一万多虎贲,又征两万多辅兵,领着大军在边境安营扎寨,就等着漪姬夺位成功后,他可以得到漪姬酬谢的东海之滨。

    在唐王看来,唐军的这次行动就是游山玩,在吴国边境到此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