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反派之烦恼(H,年下) - 分卷阅读10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便看见封绍笑的对自己说:“夫君,你醒了?”继而一男一女两名小娃唤着“爹爹”先后跑来扑在床边。

    一切均同昨天、前天、前前天等一天一模一样。

    封绍走门,街上的景也没变,杂耍的艺人,兜售件的小贩,连笑容都丝毫不差。继续漫无目的地往前,不意外又走到了净莲寺门前。

    这回也不待小沙弥引导,封绍径自走了去,寺云雾如常,琴声延绵不绝。依旧是循着那琴声七拐八拐,推门走那座不见全貌的禅房,也不用那老僧多话,封绍直接盘坐在地板上。

    老僧抬,仍是面无波的说:“你来了。”

    封绍见他半晌没有文,便径自问:“何谓锻心?”

    老僧愣了一:“锻除杂质,留心本真。”

    封绍,回想了一灵境以来,所经历的心念灵动,未曾留意到的念都平铺前,叫他灵台澄澈,仿佛从未如此清晰的看到自己。于是接:“见伪象,明真心。”

    老僧颔首思忖了一会儿,随手挥一面镜问:“伪与真以何别?”

    现的正是街熙熙攘攘的一幕,人来人往各司其职,漾一阵,又浮现昆仑仙境形,灵气萦绕的山峦之间,白塔、观隐隐相见,不时有穿着月白法袍的剑修御剑飞过……

    眨间,镜又显现另一景致,叫封绍熟悉得有几分陌生。楼广厦,车龙,百货公司的大楼屏上正播一幕电影预告片,影片正是,片红衣如烈火般的青城尊者正刀指面前的白衣男……

    封绍望着镜不知如何答话,他本是穿越到这个世界,别说这一幕幻象,连这个世界在他看来只是一电影。那么除却他自,整个世界都是伪象,与凡世众生自是不同。

    上一世他是封绍,年幼失怙,也曾有过事业追求,到底连求生都不能,死于遗传病。

    如今他也是封绍,此封绍非彼封绍,以昆仑为家,有师叔师伯师兄弟,有封白相伴,刻苦修行,若是分辨真伪,此封绍是真,还是彼封绍是真?

    不知辩证,封绍便也不知如何回答。

    老僧也不求,只让他回去细想,想好了再来。

    如能解除心惑,于修心有大益,封绍很懂这个理,修好了心,于心境提升也是有大益。心境提升,不仅免受心之苦,在修途阶的路上,也更为顺畅无阻。

    所以,封绍有心解惑,但一夜未眠,僵的躺在床上想了一整夜也未能想什么绪,唤他夫君的封白又推门来了。而后一切与先前无异。

    封绍默默的看着,心忽然有所悟。

    封白那小畜生绝无可能唤他作夫君,也不晓得烹饪什么菜肴,更无可能为他生儿诞女。

    但那又何妨,只要他是封白,是那个急,撒泼无赖缠着自己的小畜生,傻乎乎光自己的灵炁来救他的蠢货,是那个临到死也只记得要他的饿鬼……也就够了。

    封绍得承认自己喜他,哪怕知晓两人是对立面,他也是喜那个真正的封白,而非前这个假货,即使这个假货对他没有任何一威胁,甚至温顺无比。

    但他不是真的封白。

    封绍心一动:真伪如何分辨,在于我也。

    封绍自以为有所勘破,于是寻至净莲寺,向老僧:“伪与真以我别之。我一念真,则谓之真,我一念伪,则谓之伪。”

    老僧叹气:“此非正,谓之我执。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若无我者,则一切皆无。执为有我,故曰我执。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封绍虽是修,但一直以修自禅自有想通的地方,这话里的禅机他并非不明。不外是说,他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以我为心衡量一切,便产生了烦恼。

    此老僧既然这么说,未尽之意就是,世事真伪并不会由于封绍“我”的一念而更改,以此辩证真伪就是错的。

    这番话让他很生了一些动,如果他放开我执去想,那么什么真,什么是伪呢?

    封绍若有所思的回了小院,整日不吃不喝只盘坐在床上领悟。

    此时,他已经不单纯是为了修心,也不是为了提升心境,而是他自己想解答这个疑问。正如他自己想知,哪个世界才是真实,他信“我”,所以以前世为真,这世为伪,剧便是他上的一座大山,是通往坟墓的路。他所的一切事都是为了躲避剧,因为这些剧会威胁到“我”。

    放开我执,如果这一世也是真,脱离上世的束缚,这一世,他应该会怎么走呢?

    那他不会顾虑重重,不会去收何鸾为弟,不会放弃封白,也不会对山河社稷图避之蛇蝎,结果反而被其所累……会有更多可能。

    封绍如同一尊雕像一般看着窗外昼夜替,时而到心疑念将通未通,时而又觉得相去甚远,上暂且压住的煞气倒是被磨得

    是夜,封绍只觉心底异常平和,忍不住了房门负手站在屋檐,城的百姓早已睡,外面的街市也没有了白日的喧嚣,远远的传来几声打更人的梆声,抬首望去,漆黑的天穹滴,闪烁明灭并无规律。

    封绍凝神半响,突然眉轻舒,轻声笑了起来,如此便是通了。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苍穹斗转星移,周遭房屋均化为纸符纷纷落

    时隔多日,封绍再次来到净莲寺,禅房老僧连形都不曾移动,抬看向他,目光睿智而清明:“你想通了。”

    封绍

    “伪与真以何别?”

    封绍绷不住笑了一,朗声反问:“万法唯识,有何真伪之可言耶?”

    这便是回答了,虽然回答得机巧,但却毫无差错。

    至于封绍的好心,则是因为他的豁然开朗,既然万法唯识,哪个世界是真哪个世界是假也就不再重要,甚至也无界限。至于他一向奉为必然的剧,更不存在必然。由此想来,他既然能从细细碎碎的事件上影响剧,见微知著,万法唯识,大事为何不能影响?

    甚至是逆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