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就得挂(科举) - 分卷阅读1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景焕很想气,但随即意识到这是无用功,因为来的只会是臭气。

    府试除了考引之外不能带任何的东西,更别说熏香之类的东西了,赵景焕甚至都不能用草稿纸住鼻,只因为这些纸张都是要回收的,一旦有缺失都会以作弊论!

    蓦的,系统提醒:【看储柜。】

    赵景焕低一看,神亮了起来,储柜里放着许多颗一劳永逸清新,虽说这东西是服而不是外用的,但聊胜于无。

    赵景焕迅速的将一颗颗清新的衣兜里,这东西积小不容易被发现,不知是不是错觉,放完之后他果然觉得空气清新了一些。

    赵景焕这才松了气开始答卷,心底嘱咐了一声:“去之前提醒我收起来,万一被发现会被当成作弊的。”

    系统答应了:【放心。】

    靠着这些清新醒脑提神,赵景焕总算能够继续答题。

    但这么一番折腾来,离开考场的时候赵景焕都没有心思去逗大侄了,脚步飞快的踏上车:“快,回去洗澡。”

    金宝奇怪的问:“少爷,您这是怎么了?”

    林家也劝:“少爷,四月初的天气还不够和,这几日您就忍一忍吧,万一洗澡着凉了怎么办?”

    赵景焕却说:“不行,我忍不了,今日坐在臭号里都臭了。”

    谁知金宝凑过去闻了闻,无奈说:“可是少爷,您上一都没有啊,闻着还香的,比金宝净多了。”

    赵景焕低嗅了嗅似乎确实是没有味,但那心理作用却无法克服,回到家之后死活还是从至尾洗了一遍才算安心。

    系统忍不住吐槽了他一句:【矫,系统品质量保证,你要相信清新的效果,即使你掉粪坑里,仔细闻还能闻到香味。】赵景焕完全不想想象那个场景,不搭理他。

    一劳永逸清新积小,赵景焕得也隐蔽,藏在系统后更是不会被发现,但赵景焕不知的是,自己今日意外之举却带来一个小小的后遗症。

    考场之,评卷的一位考官意识的皱了皱鼻,低仔细看了看这份卷,又俯嗅了起来。

    旁边的考官看得奇怪,惊讶问:“徐大人,你这是在什么?”

    徐大人便说:“我闻着这张卷带着一香味。”

    “都是一样的笔墨纸砚,怎么可能会有香味?”

    徐大人低又闻了闻,还是持说:“真的有,闻着有像是兰香,不信你自己过来闻闻看。”

    旁边的考官不信邪的过去闻了闻,这一低惊讶说:“咦,还真有。”

    这边的动静立刻将周围的考官都引过来,几个人闻了闻都觉得卷有一似有若无的香味,十分好闻。

    徐大人将那张卷翻来覆去的检查,最后说:“确实是考场里发放的纸张,上面的暗纹不得假,只是为什么会有味?”

    “难有人带着香料考场了?”

    要真的那可是大事,这事关当事考生是不是作弊。

    徐大人却又摇:“不应该,就算有人带了香料去,他把卷得香什么,这不是不打自招吗,再说这味素淡,倒像是不小心沾染上的。”

    旁边有个考官脑大开:“莫不是有人女扮男装参加府试?只有娘们上才熏香,所以得考卷也香的。”

    徐大人没好气的:“别胡说八,你以为搜检是的吗?再者作保互保的廪生哪里来这么大的胆?”

    这话也对,女扮男装的事现在话本,但实际上科举规矩严苛,想要蒙混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一旦发现被牵连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几位考官面面相觑,都迅速放弃了这个猜测,毕竟真要一个女扮男装冒的事来,他们从上到都得挨罚。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卷上的香味到底是哪儿来的?”

    就在这时候佟知府问:“都凑在一起什么?”

    徐大人连忙将事的来龙去脉一说:“官只是觉得此事奇怪,寻常的香料就算是沾惹了一些,到现在也早该散了才是。”

    “所以就在想着味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在哪儿沾染上的,是不是这考生夹带了东西。”

    佟大人走过来闻了闻,忽然笑:“本官倒是听闻过有些香料珍贵异常,用来熏衣裳之后能保一月不散,大约是哪个臭的书生吧。”

    徐大人一时有些犹豫:“大人,那这卷的评分?”

    佟大人便反问:“卷可有问题?”

    “并无。”

    “笔迹书法可有问题?”

    “也没有。”

    “答题容可有问题?”

    “这个倒是也没有。”

    佟大人便说:“既然都没有问题,难我们当考官的还要因为读书人喜净,家里富裕,就在评卷的时候差别对待?”

    徐大人立刻懂了,忙说:“是,官定然会秉公评卷。”

    佟大人这才,心底却有些怀念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是喜熏衣香,结果几十年过去,他现在都已经是个小老了。

    这些年因为圣上不这些,以至于文人之熏香的风气也越来越少,倒像是活得越糙就越是男汉似的,难得现一个跟他喜好相同的。

    佟大人底闪过一丝笑意,想到方才看到的熟悉笔迹,这笑意就更郁一些,不过他并未表示来,其余人只以为佟大人大公无私,秉公允。

    第141章 臭味相投便称知己

    府试第三场考的是策论,通俗的讲便是考政见时务。

    若说在府试第二场之前的考试,只要你认真读书,智商正常,都还能有机会通过,那么这第三场就有些不同了。

    为什么通过府试才能县学,通过院试才能府学,其都是有缘故的,某程度上而言,这官方创办的院所代表的不只是名誉,更有教育资源。

    普通老百姓家生的士,想要接到政见时务难上加难,更别提像赵景焕一般,当初在曾家书院的时候把邸报当报纸在看。

    这生时的家优势,是很难通过自主学习来突破的,毕竟让一个从未看过邸报,并不知朝廷大事的人写策论,跟在这环境熏陶起来的人想必,怎么可能一样。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白手起家的天才,只是到底是少数。

    但这优势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偶尔也会有例外,比如此时此刻。

    赵景焕抬看到策论考题的时候,就觉得这一位知府大人确实是别一格,只因为他所的题目是——试陈教农之策。

    《周礼言农政,诸有农学。大兴农务国之本,今试陈教农之策。》此次考的居然是农政!

    这般以来,生富贵不愁吃穿的那些读书人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