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 分卷阅读1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宅能住到八月底,可肆生意好,周氏想再租半年,街坊邻居都是和气人,要是有机会就把宅来。

    这座宅要三千两银,还得攒几年。更别说其他地段的好宅院,那要更贵。这要是在广宁,买一百亩地能个大地主,在盛京真不够看的。

    顾筱这四个多月也攒了银,多宝阁每月都有分红,一月能分三百多两银,现在存了两千一百两银

    两千一百两能买小宅,若是从银庄借一些,能买更大的。

    盛京多宝阁每月稳定在八百两银,刨除成本,顾筱能分二百两,再加上襄城的多宝阁,一月有一百多两呢。

    至于御芳斋的分红,直接送去广宁沈家。沈老爷来信说,肆生意好,等过了秋收,他和沈二郎就来盛京了。

    顾筱扇了会儿扇,天实在太了,得让张绪帮忙买些冰,到时候可以冰品吃。

    说到冰品,不得不提多宝阁的小糕,天一,各新鲜果也来了,桃樱桃荔枝芒果西瓜,小糕的样也越来越好看。

    不能小觑任何一个古人,多宝阁的学徒自己琢磨糕,的已经有模有样了,顾筱觉得他们能开个小铺糕了。

    每日都有事,不过顾筱想,要是沈羲和能回来就好了。

    ————

    晋

    一望不到边际的沟渠通向南方,庐江和沟渠隔了几丈厚土,站在江边,能听见江轰鸣声。

    雨停了,天还着,隐隐又要起来。

    周牧之蓬垢面,弯腰掬了一把土,“通河渠一定要小心。”

    江湍急,要把这土墙挖破,才能引到沟渠里。

    十几丈的厚土,从外向里挖,谁都不知挖到哪里江会涌来,百姓是拿命来挖。

    百姓扛着铁锨铁锄,沈羲和挽起袖,小到河渠里面去,“开挖吧。”

    宋昭清也去了,他拍拍,“祝兄,看你了!”

    祝修远在江岸,他说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等挖到里面,他们这些人在上帮绳,省着江突然冲过来,丢了命。

    一锨锨土铲簸箕里,再由人抬上岸,随着土墙慢慢变薄,隔着能听见的江声越大,好似一刻江便要涌来。

    忽然之间,天上闪过一弧光,电闪雷鸣之间,豆大的雨珠落了来,苍穹一片灰蓝,很快,衣服发都被雨

    沈羲和抹了一把脸,冲着江岸喊了一声,“还要挖吗?”

    雨的大,江面上涨,的冲力也不同,再往里挖是件极其危险的事,祝修远:“绑上绳,继续。”

    百姓绑上麻绳,继续来挖,不知过了多久,十几丈厚的土墙就剩几丈宽,祝修远喊了停。

    沈羲和把手贴到墙面上,他能觉得到震动,都说天一怒,伏尸百万,可有比天怒更可怕的东西,防不胜防。

    祝修远从岸上来,“差不多了,留几个人挖,其他人上岸。”

    周牧之没打伞,发衣服全了,他:“我也去。”

    宋昭清想说些什么,可说什么呢,说面太危险,最好别去,可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周牧之亲自了沟渠,捡了把铁锨跟着沈羲和一块儿挖,雨越越大,等挖了半个多时辰,祝修远喊了停。

    “雨势大了,等雨。”祝修远抹了把脸上的雨,这么厚的土墙,应该能被雨冲开。

    雨又了半个时辰,土墙隐隐有崩塌之势,周牧之殷切地看着土墙,盼着大把墙冲塌。

    祝修远:“大人,回去等吧。”

    周牧之年纪大,淋雨受不住,只能回去,他在帐篷里带了一个多时辰,听见外面有人:“塌了!塌了!”

    棕黄的江浪涛,一个被冲,整面土墙都崩塌了,江,一泻千里。

    江面似乎浅了一些,等时间越久,这条人挖的江就会越来越,越来越宽。

    周牧之怔怔地看着江,“这是成了?”

    沈羲和拍拍手上的泥土,“不,还要看庐江游灾如何。”

    分抗洪理论上行得通,有没有用要看游灾有没有好转。祝修远松了气,无论如何,这条河都分了不少,就算效用微乎其微,但是豫州一带的百姓不愁用了。

    周牧之:“愚公移山卫填海,凭着一双手,也能挖一条河来,行,挖来的土建堤坝,这些日辛苦了,回去歇歇。”

    周牧之看着三个年轻人,心喟叹,一甲士不负其名,在翰林院是屈才了。

    ————

    盛京翰林院一片轻松祥和。

    翰林学士徐成周呷了,雨前龙井,是难得的好茶。他把茶杯放,听同僚:“徐大人,这都七月底了。”

    徐成周:“莫非七月有什么讲究?”

    “沈羲和他们三个都去了两个多月。”同僚一脸菜,也不知是的还是因为别的,“我听说周牧之治好晋患。”

    徐成周:“赵大人莫要说笑了,古往今来患年年有,哪儿有治好一说,还不是等过了雨季,洪涝自己消停。”

    同僚摆摆手,“那可不是,往年朝廷赈灾无非是加固堤坝,发赈灾银,这回好像是从青沔县分一条河来,分抗洪,解游百姓之患。”

    “周牧之这回可是立大功,就算沈羲和他们几个没帮上什么忙,也能跟着喝汤不是。”

    翰林院最大的官就是翰林学士,正五品,清闲活计,连个实权都没有,恐怕日后,沈羲和几人要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都说莫欺少年穷,保不准沈羲和升官发财了再回来计较挤兑他的小事。

    徐成周茶都不喝了,今年殿试策论考的就是患,皇上如果不是对沈羲和文章十分满意,也不会状元。

    如果真在晋立了功,这可是庇护千秋后代。

    “周大人何时回来?”

    同僚:“已经往回赶了,不然消息怎么会传过来?”

    盖落在茶杯上,叮当一声,徐成周心里也咯噔一声。

    这事说到底怪康平侯,和他没什么关系。

    康平侯这人,小心没本事,还把他拖

    “翰林院本就是个历练的地方,官多事少,他们待了一个多月,能有什么大作为。”徐成周咳了两声,“怪只能怪康平侯。”

    ……

    患之忧的解,嘉明帝龙颜大悦,“朕要亲自去城门迎周大人。”

    御前太监总张宝忠:“皇上还请三思,城门鱼龙混杂,您得保重龙啊。”

    嘉明帝摆摆手,“朕意已决,周大人远赴晋,亲自挖河渠,与百姓同吃同睡,恩及百代。朕坐庙堂,去城门迎一迎功臣,是应当的,不必多言。”

    张宝忠哎了一声,“皇上恤民心,是百姓之福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