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 分卷阅读8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刻样又不难,沈大郎惯木工,学的应该快。

    陈氏:“那嫂可得好好谢谢你,你大哥他嘴笨手也笨,你别嫌他。”

    怎么会,顾筱摇摇,她的缂丝机还是沈大郎帮着的呢,“大嫂,你这么说就是见外了,我就负责教,成什么样还得看大哥自己。”

    陈氏松了气,回去又好好敲打沈大郎一番。

    教刻得回去再说,现在要的事收秋,顾筱了好几,总算没那么晒了。

    沈羲和很喜,毕竟顾筱送什么他都喜

    就是帽不止他有。

    他娘有,几个兄有,侄女有,就连大娃二娃也有。

    沈羲和拿着帽问顾筱,“小小,帽上能不能绣三片竹叶?”

    顾筱:“绣竹叶?”

    沈羲和:“我怕拿错了。”

    第57章 鸿鹄   顾筱气,“……

    顾筱想想也是, 帽都差不多,不像衣服什么,很容易拿错。

    正好陈氏屋里还有一小包没用的碎布, 因为太碎就没带到县城去,顾筱挑了三块绿的,锁了边, 给到了沈羲和的帽上。

    三片翠绿的竹叶,一看就知是沈羲和的帽了。

    顾筱觉得这法好, 所以给周氏帽了个粉桃心。

    陈氏跟着学,反正家里人的帽上都东西。

    别人都了, 顾筱自己的反而不用了,而且她记着放的地方, 不会拿错。

    沈羲和便把帽挨着顾筱的放一块儿。

    只是这些小心思,他不说, 顾筱也猜不到。

    顾筱在盘算日

    收秋忙是忙,可时间过得快, 收了红薯还得收小米,豆

    总共还剩三亩地,周氏想快些忙完, 毕竟县城还有生意要,沈羲和农忙假还不是三天整, 只有两天半。

    顾筱舒舒服服泡着艾草,她:“你明儿就得回县城吧。”

    沈羲和:“不用,我早起去书院。”

    “那多忙多赶多累啊。”顾筱:“兴许明天就忙完了, 晚上咱们就能回去。”

    粮要晒,但是看粮用不着那么多人,沈老爷沈大郎就够了。

    这么想, 也就今天再和沈羲和睡一晚上。

    顾筱冲着沈羲和笑了笑。

    沈羲和把衣服草帽给放好,“你什么时候回去我就什么回去,不然我就后天早上走。”

    “你等我什么,”顾筱泡完艾草就上床了,沈羲和也坐到床边。

    家里的油灯用的时间太了,灯光微暗,沈羲和想,顾筱不懂,他却懂,他宁愿大早起来踩着去书院,就是为了和顾筱多待一会儿。

    沈羲和:“我一个人回去也没意思,好了,快睡吧。”

    顾筱往里挪挪,“太早了,我们说会儿话。”

    “那我教你念诗?”沈羲和想印了那么多本诗,顾筱兴许喜诗词。

    顾筱噎了一,答应沈羲和读书识字是为了以后别人万一问起她怎么认字,可以借说是沈羲和教的。

    可不是为了大晚上在这儿谈什么风雪月。

    “咱们说更有意思的……”顾筱翻了个,“你有没有想过考之后什么?”

    书的沈羲和金榜题名后就朝为官,从翰林院编修起,青云直上。

    沈羲和嗯了一声,“我想一个小官,造福一方百姓。”

    父母亲人俱在,喜的人还在边,这样就很好了。

    顾筱脑里突然现这么一个画面,日后沈羲和官拜丞相,说——我最开始只想一个小官,我没有鸿鹄之志,我……

    顾筱问:“就一个小官?”

    沈羲和翻面对着顾筱,“小小,万事开难,小官也不好,要对百姓负责。好了小官,才能好别的官,哪儿有一步登天。”

    顾筱,夜里沈羲和的睛却是亮晶晶的,“那我想赚钱,想让娘过上好日。”

    有了钱,那才自在,想什么东西她就就什么东西,可以教铃铛,收好多徒弟。

    沈羲和拍拍顾筱的手,“我会用功读书,让你和娘过上好日。”

    他是男,受父母恩惠,兄照料,自当天立地。

    顾筱相信沈羲和,她闭上睛,都说读书是条登天的青云之路,可是寒窗之苦又有谁知,“你好好读书就是了,家里又不用你心。”

    不用心,可是想心,沈羲和没有挪开手,他等顾筱睡熟,反而把手握的更

    ————

    次日

    沈家一早就起来,梳洗吃饭,扛着农去地里,午饭都是李氏背着三丫来送的,这样活,终于在太落山之间把粮都收到家了。

    周氏看着一院的粮,常年板着的脸上终于笑容来,“今年收的还不少哩。”

    陈氏直起腰,去把帆布找来,就怕晚上雨盖粮来不及。

    “你们先回去,我和你爹留在家看粮,大郎也留着。”周氏到底是惦记生意,一天就是二百多文。

    她得留在家里,地里还有麦穗要捡,那些秸秆秧也得回来。

    陈氏:“娘,让大娃跟我回去就成,二娃二丫都这么大了,留家里帮你活。”

    沈二郎要摆摊,大丫得跟着,李氏照顾娃,又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回去。

    至于顾筱,陈氏私心想让她轻巧,而且沈羲和晚上回来,顾筱还得帮忙饭呢。

    御芳斋那里也耽误不得。

    周氏,“那二娃和二丫跟我们一块儿回去,你们把红薯背回去。”

    一年忙到,还得上税,剩的才是留着自家吃的。

    沈家今年了两亩地的红薯,一共收了三百四十斤,两亩地的豆,收了二百一十斤。

    四亩地的麦,收了六百二十斤,三亩地的小米,收了七百七十多斤。

    算一亩地也就产了一百多斤,可沈老爷已经心满意足了,他坐在门前着旱烟,睛半眯,看着天边的大雁。“你们早回去,别贪黑。”

    留税的,剩的全让沈二郎和大娃推到县城去了。

    几天不住,家里就落了一层灰,陈氏顾不得收拾,心急火燎地去买了。

    李氏把小闺女给大丫看,自己把厨房收拾净。

    回来歇不着,明儿卖卷饼,不能卖饼,晚上就得把给卤好了。

    摊都快收摊了,陈氏就买了三斤多五回来,“还好赶上了,不然明儿连卖的都没有。”

    在老家待了三天,都是李氏炖片,顾筱有馋好吃的了,“大嫂,摊还有不?”

    “五就这么些了,还有排骨大骨,好像还有两块羊。”

    排骨不是肋排,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