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商 - 分卷阅读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吞毒药的瞬间,前走灯似的闪现过许多画面,他预见到自己去了北朝之后,受尽羞辱抑郁而终的半生,也瞬间想起自己的份。

    他不是南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本应该是九方明。

    彩虹桥上,云海行拉住他往,滔天火海沉浮,殊不知这是困住两人的幻境,还是他一人的独角戏?

    吃毒药本不该是这场梦境的走向,但灵台一闪而逝的直觉,却促使他这样去

    他是九方明,不是这个窝的亡国之君,在他失去修为的前面几十年里,他一直过得随心所,哪怕千辛万苦寻求武终极,天地奥秘,穷尽四海八荒,辗转儒,那也是他自己愿意去的,而非于任何人的胁迫。

    从前如是,现在也如是。

    那一瞬间,他的神智无比清明,生命力却以数倍飞快逝。

    只有一句话。

    他只能给云海说最后一句话了。

    “明心见,寻破障。”

    云海面微微一变。

    明不知对方是否明白,他已经无法说更多,血源源不断从鼻涌,痛苦剧烈且痛苦,完全不像是在幻境之

    一刻,前陷黑暗,所有意识彻底终断。

    ……

    记忆在过往与现在之间穿梭。

    遗忘在黄泉里的那些碎片,反倒开始一捡起来。

    在很一段时间里,九方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也好,也罢,都是人为区分来的门派。

    生而为人,既然起相同,后天的区分不过是为了更好利用各人的天赋。

    那是否有一门修炼之法,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让所有人能修炼?

    旁人想,也只是想想,他想到了,便要去

    为此他叛佛,又叛佛,世人说他三姓家,骂他毫无节,他一笑置之,只当清风过耳。

    他遍访名山,江,用各办法翻阅各门各派的修炼心法,讨厌他的人拿他无可奈何,崇拜他的人他也从未在意。

    直到有一日,他将目光放在万神山,那个有着无数上古传说的地方。

    那里地势极,寸草不生,连绵起伏,纵是宗师,也很难在几天之将其翻遍。

    他没有用任何飞行法宝,而是像个寻常人一样,用双脚在这座耸陡峭的山脉上一步步地走。

    餐风饮,于修士而言是常事。

    但万神山的艰苦不止于此。

    它自成一界,天气多变,有时一日三变甚至四变,顷刻间大雪纷飞,又在一刻浪扑面,即使修士,也很难有人忍受得了这份年累月的艰苦,此地自从很久以前,就早已灵气尽散,并非修士适宜修炼的天福地。

    除了九方明,几乎没有人会跑到这不之地来,一待就是好几年。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一个导致后来万神山结界破碎妖的秘密。

    ……

    明蓦地惊醒!

    又是在床上。

    这次却不是龙床。

    他是谁?

    “老爷,您醒了?正想来喊您,该上朝了。”侍女掀帘,柔柔禀告。

    “今日有何安排?”明自然而然问

    “今儿是十五,小朝会之后,您该给陛上课了。”

    ,在穿洗漱完毕去皇的路上,他回顾了自己的半生和这个已经有过数代皇帝的王朝。

    今上年方十七,圣讳云海,年号文德,登基七年有余,前面那七年,都是他一路扶持走过来的。

    如今他依旧是那个呼风唤雨乾纲独断的权臣,少年天却羽翼渐丰,不再乐意当那只被人护着的鸟了。

    一路胡思想,了皇,六几名重臣已经在了,今日皇帝也在,吊儿郎当半坐在御座上,还不太老实,一条抖个不停。

    明看了那条,视线再往上慢慢移,正好与小皇帝的视线对上。

    后者冲他一笑。

    明没有跟着笑,他撇开视线。

    朝会很快开完,其他臣鱼贯告退,余君臣二人。

    “相父,今日朝事繁多,听得朕脑壳都大三圈,您就别讲经义典籍了,给朕讲几个故事吧。”

    明屈膝坐,这是他作为帝国唯一宰相,在陛面前有不问而坐的特权。

    更何况,他不仅是宰相,还是先帝托孤的辅政大臣。

    “陛想听什么故事?”

    “不如,就讲讲不到黄泉不相见的故事吧。”

    “这说的是郑庄公之母姜氏偏,不满郑庄公迫造反的弟弟自刎,一怒之来的话,后来郑庄公在臣劝告,特地挖了一条地引泉,将母亲接来相见。这个故事,臣记得在陛五岁时,就已经为您讲过了。”

    “但朕如今重新听了,又有些不同的想法。”

    “愿闻其详。”

    “朕小时候,天天听相父讲孝,也觉得郑庄公心狠,放任弟弟犯错,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母亲懊悔莫及,可现在大了,却越发觉得郑庄公也不容易,姜氏教无方,他弟弟又总想伸手拿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到这里,小皇帝看着明。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本来就不该拿的,你说对吗,相父?”

    明也看着小皇帝。

    这个孩是他一手带大的,他从小,片刻都不肯安生坐来听课,更何况那些上了年纪的师傅们讲的,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寻常孩不听话,打骂一顿就是了,这还是个皇帝,打不得骂不得,那就只能明亲自来教了。

    他不听之乎者也,明就给他讲成语故事,讲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市井百姓的故事,小皇帝果然来兴趣了,听得神,还能不时嘴来自己的意见,就这样一来一去教了七年,风雨无阻,锦衣玉的胖小孩变成玉树临风的少年天

    小皇帝大了,渐渐的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两人难以避免产生明政务繁忙,没有太多时间给一个小孩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往往只能行让小皇帝接受自己的决定,久而久之,裂痕变成鸿沟,再也不是片土寸泥能弥合的。

    “陛此言差矣。”

    他缓缓,“姜氏固然教无方,但郑庄公却不能不孝悌友,试想君王为天表率,若不肯以作则,又如何统治天万民?”

    说白了,郑庄公的弟弟的确被得没了分寸,罪有应得,但郑庄公作为国君却不能不跟母亲和解,否则以后他也没法要求臣民孝顺父母,无法用孝顺德来约束个人行为,那国家就会了。

    小皇帝哼笑:“相父总喜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大理来说服我。”

    :“这些都是臣的肺腑之言,臣终有一日会老,这个国家的主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