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娘和离之后(科举) - 分卷阅读1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蜀于是鼓足勇气了句嘴:“…我和盛小弟为了岁考榜的事,累得焦烂额,如今孟官爷盛相邀,赵某…咳却之不恭。”

    孟双嘴角噙着笑容,摆手让赵蜀别多礼:“听闻岁考当天赵秀才大胆撞吴大人,险些失了岁考的资格?”

    赵蜀憨憨而笑:“惭愧,一时急得没过脑,还好盛小弟等同窗为赵某求了…”

    盛言楚戏谑:“孟双大哥那日没去县学,怎的知此事?”

    孟双是衙役‘世家’生,人不到场还能掌握即时的消息,可见衙门里有自己的人手。

    孟双没答这话,而是开始转移话题:“犹记得那年楚哥儿县试被一少年折辱不休,楚哥儿三言两语就将那少年得现了原形,我当时敬佩不已,然而一扭就看到你趴在考棚里哭得一哽一哽。”

    说着孟双大手抵着,憋笑:“哭得可伤心了,若非县试在即,我定然不会声唤你,也不知那时的你能哭好久?”

    忆起糗人的往事,盛言楚的脸唰得一涨红。

    当年他被辛华池百般诬陷,是真的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他一个商好不容易有了科考的机会,若是查夹带,他这一辈都翻不了

    他本来能忍着不哭,但越想越难过,就趴在那小声啜泣,没想到这一幕被孟双看到了。

    赵蜀睁大,不敢置信:“孟官爷说笑吧?盛小弟在书院比我们这些成了家的人还要稳当,怎么可能会哭?”

    孟双挑眉:“赵秀才若不信,且问问你的盛小弟当时有没有痛哭,我不上前劝,他怕是要哭到县试结束。”

    “过分了啊…”盛言楚幽怨的睨了睨孟双,:“今天上门我可不是跟孟双大哥唠旧日的丑事…”

    孟双登时敛起笑容:“买卖岁考的事我的确有所耳闻,但我一个小小的衙役本就无计可施。”

    盛言楚也肃了神:“吴记鱼乡民,胡的搜刮民脂民膏,他就不怕郡城大人怪罪来?”

    “正逢年尾,郡守大人忙得不可开,哪里有空顾及静绥?”

    孟双皱着眉:“也怪咱们县气运不好,县令的任期最低三年,但张大人过了元节就递了辞呈回京,从而导致静绥县群龙无首。”

    盛言楚心一动,是啊,虽说吏的升降折是在上元节那天才发往各地,但一般来说,官员都会等到开后才会离开目前的岗位。

    张郢走太早了……

    “张大人的任期未满就回了京,虽说是得了调呈,可依我的经验,张大人至少该在静绥呆两任才能离开,所以剩的任期,郡城那边本就没有想过重新铨选官员来。”

    盛言楚愣住:“既然上边没有及时调官员来静绥,那吴记是?”

    孟双嘴角弯起一抹讥笑:“他那县太爷的位是捐官掣签得来的。”

    “原来是走了捷径…”盛言楚端起茶盏,手很心却凉。

    纳资求官和科举仕都是官的途经,只不过后者名正言顺能位极人臣,前者则是谁砸的银多,有耐心就成。

    郡守、知府这地方重臣官位,就算是皇商倾尽一门的金钱也捐不到手,但县令这样的小官就好说话了。

    在嘉和朝买一个县令要四五千两的白银,但光有银还不好使,得等。

    想官的人数不胜数,何况每隔一两年朝廷就会外放一批士去地方当差,等这些人选完了官位后,才会到捐官的人。

    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位会有十几甚至上百的候补人,就拿吴记来说,吴记肯定不是今年才开始拿银捐官,能一上来就坐上县令的位,想来吴记熬了很久的候补官期。

    候补官期时一个铜板都拿不到,而县令的俸禄又低,也难怪吴记一上来就暴敛四方。

    “张大人走得突然,郡城那边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派过来,倒便宜了这圈捐官的人,往年一个县令个四五千两就能熬到手,今年静绥的官位比金还昂贵,据说吴记足足使了一万,这还不算那些打的银。”

    听孟双这么说,赵蜀险些:“一万两?!”

    盛言楚无语:“怪不得他一上任就大肆敛财,一万两的捐官钱,若不早早的从咱们上掠抢,他到猴年月才能拿回本钱?”

    孟双哀叹一声:“一个县令位炒到一万两,除了张大人提前走的缘故,和去年的雪灾也有关系。”

    “张大人当初为了填路让我等乡教授鸭绒夹袄的法,当时挪用了的银,后来为了补亏空,张大人将捐官的线往上抬了抬,这才导致静绥县令一职要万两白银,若非如此,吴记也不至于一上来就拼命的收钱。”

    “他左手换右手倒是舒服,但苦得是静绥的百姓。”盛言楚跟着叹气。

    赵蜀嘟囔抱怨:“这狗官好没意思,一来静绥就拿秀才的岁考说事,他是难不知后年就是乡试大比之年?他这一招不知会得罪了多少秀才……”

    “他自然不怕得罪。”盛言楚轻蔑,“三年任期一满,等那些秀才归来时,他早已带着盆满饱满的银躲起来享福去了。”

    最重要的一是举人并不好考,便是考了举人,一时半伙新科士也没空回静绥找吴记报仇。

    对于秀才们的报复,孟双没有掺和过问,而是:“据我所知,吴记家里是小买卖的。”

    说到这,孟双瞥了盛言楚:“他跟楚哥儿一样,都是商…当然了,我并非有意要说商之家诈贪婪,但吴记实打实将商的丑恶嘴脸摆在了衙门。”

    “世人都说商者多狡猾,此话多少有理。”盛言楚自嘲一笑,“成天跟铜板混在一起,总有一天上也会沾染铜臭味。”

    “盛小弟……”赵蜀抬眸,呐呐:“你可千万别自贱名声,狗官是狗官,你是你,不可一概而论。”

    “对。”孟双手搭在折起的膝盖,淡笑:“朝廷准商科考,这些年蹿不少优秀儿郎,听闻京城那边还组了一个商书生社学,楚哥儿日后去了京城,可以打听打听此社学。”

    科举的商有组织了?

    盛言楚睛一亮,有关吴记丢商人家脸而产生的不虞很快一扫而空。

    十指叉搓一搓,盛言楚突然对上京一事满是憧憬。

    京城有行走科举的商社学,有参加闱的夏修贤,有然舅舅月惊鸿,有城府泼的五皇,有张郢,还有于他有恩的皇商金家……

    更有锦绣的前程等着他。

    -

    时值正午,三人聊得起兴,待孟许氏端着满满一大锅活鱼锅贴来时,三人这才意识到肚饿。

    “好香啊…”赵蜀

    “这鱼只有掌大,有很多小刺,你们仨吃得时候小心些。”孟许氏笑着提醒,“面饼已经烧了锅,待会沾着鱼汤吃,鲜的很。”

    盛言楚很很鱼,冬季湖里的鱼质较为致,拿湖里的解冻的烹饪,也不用往里边添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