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shen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觉得这两篇要是都上去,上该以为我疯了。”

    可不是疯了吗?

    前一篇还在极尽赞之词颂扬康熙帝的英明、清军的勇猛,一篇画风骤然变化,开始了祖安国骂。

    “那就我这篇!”祖宗昂首,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相信我,你这篇太容易撞文了,我这篇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那可不?

    谁会像祖宗这般豁去将吴家上辱骂了个遍儿的?

    路谦还是很犹豫,他认为国骂这篇绝对能够脱颖而的,可……他不要面的吗?!

    思量了整整一天后,路谦决定放弃自己的面

    面值几个钱?

    那当然是前程来得更重要!

    于是,他把两篇文章都上去了。

    为此他还特地跟祖宗打了个招呼:“你放心,要是有人问起来,我就说是你写的!我祖宗啊,在地底见到了吴世璠,顿时兴不已,给我托梦了!”

    祖宗:……风评被害!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豁得去,还不是因为笃定路谦不敢卖了他。结果呢?这混账玩意儿居然还能想到托梦?托你爹的梦啊!!

    最气人的是,这文章还就真的送到了御前,并且被康熙帝看到了。

    康熙帝是茫然的。

    路谦那彩虹路文,他已经看到过好多次了。旁的不说,当初京师大地震之后,路谦就将朝廷上夸了一遍。但他从来不知,路谦除了会夸人之外,居然还会骂人。

    还骂得解气的。

    夸人真的不算啥,再说看得多了也乏味了。但这骂人……

    待大学士李光地过来后,康熙帝拿着路谦的这篇经典国骂文给他看。

    看完,李大学士人都没了。

    不是……这文章还能这么写??

    “看得来,这文的作者笔力不错。”

    何止不错啊!那简直就是木三分啊!让人看了就觉得吴三桂死得太早了,要不然真想让他亲看看,搞不好能直接将吴三桂气到风。

    康熙帝当然不是来听李大学士夸路谦的,他是有了个新颖的想法。

    “这文兼影、指桑骂槐以及直接开骂等等手法,既能让读书人看得痛快,又有分浅显易懂,且还朗朗上……”

    李大学士明白了。

    这是准备摘取一些传播去,让大家一起来骂吴三桂呢!

    又转念一想,这倒是相当得不错,作为汉臣,他自是明白很多汉人都不满清廷统治,看似天太平,实则不过就是发现刚不过,无奈选择暂时妥协。但这不是臣服,哪天一旦有人揭竿而起,只怕又要再次闹来。

    而祸东引,确实是个不错的法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番,终于有了个合适的对策。

    之后不多久,以京城坊市为起始,各都开始传开了关于吴家的童谣,明示暗示吴家有此报应乃是顺应天意。

    ……

    路谦都懵了。

    他把文章上去后,就将这事儿抛到了脑后。因为这次跟上回地震一事是截然不同的,地震之后,朝廷迫切的需要安抚人心,自然对他这个有功劳者也乐得犒赏一二。可如今,吴家都彻底完犊了,就算真把他们踩到了泥里,又如何呢?不过就是痛打落狗而已。

    于是,连着数日都没听到上喊他,路谦也没往心里去,横竖升官也不是一两日的事儿,等来年又一批新人到了翰林院后,像他们这些老人自然会被安排妥当的。

    结果,趁着休沐日,他陪着程表哥来京城坊市闲逛时,就听到了特别耳熟的童谣。

    这觉要怎么说呢……

    “真不愧是狗鞑皇帝啊!他比我还不要脸啊!”祖宗也是一脸的震惊,比不要脸,他居然输了!

    震惊之后,就是幸灾乐祸。

    “啧啧!瞧见没瞧见没?早就跟你说了,狗鞑不是个好东西!他用了你的东西,也没见给你什么赏赐!这叫什么?用完就丢!……咋狗鞑跟你一个德行呢?”

    幸灾乐祸到最后,祖宗又陷了沉思之

    他觉得吧,应该是有什么皇帝就有什么臣,难怪路谦自打科举仕之后,整个人就堕落了。

    唉……

    想到这里,祖宗整个鬼都颓了:“谦哥儿你答应我,别学狗鞑那渣滓动不动就换媳妇儿。甭咋说,我都是把闺女嫁到范家的,是不知如今的范家是不是我闺女的后代,但总归……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没在听的。

    路谦已经被祖宗给锻炼来了,如今不说泰山崩于前而不变,但起码也不会为了的事而震撼了。总之,在极为短暂的惊讶过后,他就淡定了。

    至于康熙帝为何用了他的东西却不给他奖励……

    那帝王不要面的呀?

    以前还能夸他得好,咋地这次还能夸他骂得好?总之,只要他的好被康熙帝记住了,将来一准前途光明,像这小细节就不用太在意了。

    唯一可惜的是,他没机会说这是祖宗托梦告诉他的。

    但事实上,路谦还是小瞧了康熙帝。

    康熙帝压就不是为了发而故意派人散播童谣的,在京师重地倒还罢了,随着童谣的范围愈发扩大,影响也越来越大了。不久之后,就有急报传来,只那些原本对清廷心怀不满的前明遗民开始仇恨转移了。

    仇恨这玩意儿,要消除很难,但假如只是转移的话,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当然,仇恨转移属于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因为谁也不敢肯定,仇恨会不会再度回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拖时间的效果是不错的。

    康熙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清军关三十多年了,从一开始的不得民心,甚至如同过街老鼠一般的人人痛骂,到如今年轻一代逐渐接受了江山易主的事儿,更有看重前程的人愿意仕,真的每一步都是极为艰难的。

    但光有这些还是不够。

    汉家江山越好,康熙帝就越觉得心不安。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回不去了,要么坐稳江山,要么……

    甚至于,他恐惧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当年为了能安抚前明的遗民隐逸,清廷在很多方面都是沿袭使用了明制的。他们是希望给汉人一个错觉,告诉汉人,就算江山易主,你们的生活还是照旧。所有的衙门机构都是老一,科举程一成不变,原先是怎样的如今还是怎样,包括在将来也一样都不会有变化的。

    且不论真假,这么的一个最大的隐患就是,满人也开始逐渐接受了前明旧制。

    举个例,在以前的大草原上,满人贵族的确是有好几位福晋的,但所谓的福晋本就是不分大小的,她们统统都是“妻”。而在满人的世界里,除了福晋之外的女人,那叫女,是才,像一样甚至还不如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