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shen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4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分尸!

    挫骨扬灰!

    托祖宗的福,路谦听了好多好多关于吴三桂的事,康熙帝一提,他就想起来了!

    “圣上平定三藩之,乃是黎民百姓的一大福祉!就是不知此次赐宴,臣等微末小官可有这福气参与其?”路谦半低着,但他用神充分的表达了他的期待。

    “那就在京的从五品以上官员者赴宴吧。”

    路谦瞬间绽放笑容,浑都洋溢着无与比的喜悦之上方才的对话,他只差没在脸上写着,平三藩对啊,吴三桂死得好啊!

    康熙帝很是满意,愈发觉得先前的策略没错。

    前明的达官显贵后裔并那些遗民隐逸,原也不是凝聚成一团的,从他们之那些重仕途前程的朝为官,一一滴的将这些人分化,早晚有一天,他们都能为大清所用!

    就是这个路谦,是不是有儿太狗了……

    这个念也就是在康熙帝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最终被他认定为路谦年岁小经历少,毕竟真正痛恨大清的人,多数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

    殊不知,路谦此时想要保持住面上的笑容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儿。

    祖宗啊,他气得冲着路谦的门面挥了老拳。

    是的,祖宗再怎么打人,路谦都受不到丁儿的疼痛。但要知,一记老拳直冲门面而来,是个人都会本能的闪避的。就算因为速度太快而无法躲避,那也会意识的闭上睛。

    但路谦不行的,他必须好表理,非要不能瞎躲避,还不能闭,甚至还要保持住面上的笑容,还要保证笑容的真诚,以及神里透的喜悦光芒。

    代……

    有个鬼在你前挥舞着老拳,一拳又一拳,你不能躲闪也就算了,还要真诚的笑容,笑得光明媚、月岁静好。

    太难了。

    直到离开了,路谦这才垮脸来,死鱼的看向他祖宗。

    祖宗才不怕,连半儿羞愧都无,甚至还能反过来骂他:“骨气!面对鞑皇帝,你必须得充满了骨气!想当年,老夫……”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路谦盘算着,乡试还有一个月才正式开始,之后还要持续半个月,这还不算后续的批卷评分排名等等。就算等乡试放榜了,都不能算是彻底结束了。那些个离京的翰林官,若是去的不算远倒还好,离得远的,像江南那一代的,只怕至少也得等十月底才能返京。

    也就是说,接来他还是会在南书房值的。

    苦啊!

    他觉得他上辈一定是黄连地成的

    就算是黄连都没他那么苦!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之后没两日,就传来消息,因平定三藩之,康熙帝决定赐宴于瀛台,从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参与。

    这消息跟路谦值的时间太接近了,尤其好死不死的,在路谦之后,康熙帝因为忙于政事,压就没唤翰林关。也因此,很多脑活络的都将目光落在了路谦上。

    其甚至包括了掌院学士朱大人。

    路谦是他一手提上来的,可以说,朱大人之于路谦,好比那伯乐之于千里。假如当初没有朱大人的举荐,只怕路谦如今也还在九江书院里借读,等着参加来年二月里的会试。

    就算他真的能通过会试仕,但能留在翰林院的机会却极为渺茫,除非他能成为三鼎甲之一。多半,像路谦这没什么后台,甚至连个能耐的同窗好友都没有的人,只怕就是外放的命。

    光是外放其实无所谓的,几乎每个官员都会经历一番的。但问题在于,没有背景的官员一旦外放,还是那仕的,必是会被放到一些穷山恶的地方。

    假如能顺利度过,那么一般都会连任一届,如此这般六年时间就过去了。要是这了个什么纰漏,那完了,轻者被罢职免官,严重的还有可能获罪,毕竟为一方父母官,本就有义务带着辖区百姓过上好日

    还有一可能,就算本的能力不错,任职期间也并不曾任何差错,甚至还有了不少的功劳。但功劳被上峰抢走,评语也不佳,要么继续待在这穷山僻壤里,要么就换到另外一个更穷苦的地方接着熬资历。

    有多少人,明明是,终其一生却是在县太爷的位置上度过。

    ……

    这就是普通人科举仕的结果。

    甚至于就算这样了,都算是个很好的结果了。毕竟,每一届都有很多人没办法补到缺,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选择等待。

    连路谦都觉得,自己是欠了朱大人一份天大的人

    这确实不容易的,毕竟他忒不要脸。

    也因此,当朱大人将他唤过去,询问当时在发生了何事时,他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去。当然,祖宗是不可能提及的,这辈他都不会跟任何人提起祖宗的,想都别想!

    朱大人听闻后,沉了半晌,又问:“是何人将你写南书房值的名单的?以往,就算再怎么缺人,也该是由三年以上的翰林官的。”

    科举乡试很忙对吧?

    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每隔三年就有一次的,都成惯例了。

    况且,这回的况还不同,要知在博学宏词科举办之前,明史馆就没几个人,翰林院就算是想借人都没借。可就算这样,那不也一样熬过来了?如今,起码明史馆会派人过来帮衬一把,理说人手应当比往年更充裕才对,怎么反而忙不过来了,让新人直接上去呢?

    朱大人很不兴。

    假如说,路谦是个绷不住的,在康熙帝跟前了丑,那么连带他这个掌院学士都会被牵连。他年岁已经不轻了,就想好好的再一届,之后就准备退来颐养天年了。结果就有人想搞事,真要是有个什么闪失,路谦的前途尽毁是不错,他就能讨得了好?

    一想到自己差儿晚节不保,他就想把搞事儿的人揪来痛骂一顿!

    到底,朱大人没在路谦跟前表现来,他只:“我知了,你退吧。”

    路谦心说你知个啥啊?不过,他还是老实退了,继续他的事儿去。

    在这之后,路谦再没去南书房值过。他倒也不在意,横竖作为翰林官,真想要见康熙帝还是很容易的。再说了,比起亲看到康熙帝,他更希望通过奏表来说事儿。

    主要是祖宗太碍事儿了。

    瀛台赐宴之后,康熙帝还赏了大量的采币。路谦一开始都没明白这是啥玩意儿,直到赏赐送到他手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彩锦。

    这敢好!秋节礼有了!

    路谦火速的将原先已经写好了的家信重新誊抄了一遍,加上了关于这次瀛台赐宴之事,又可惜程家人没办法亲看到,不过没关系,康熙帝还赐了采币,他心里挂念对他有着养育之恩的程家人,所以决定将所有采币都送予程府!

    多大方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