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 分卷阅读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周三天,我们是没问题,汤贞这么忙,他能保证来吗,”有人问,“别到时候又改单独排练了。”

    林导说,一周三天,亲自到场来和大家一起排练,这是汤贞自己要求的,他那个公司也同意了。

    “早知他那边这么折腾,还不如用剧团演员,”制片突然说,说着看了乔贺一,“我和林导说换人,他非不,非要找汤贞,一个偶像明星,哪这么多时间跟你这排练。”

    又和林导说:“我到现在还没见过他真人呢。”

    林汉臣突然叫副导演:“定妆照呢,拿给他看看。”

    边说边摆手:“剧团不行,他们那个地方,你问问乔贺,他知,没有竞争,人都不活泛。”

    “那你找个别的电影演员也行啊,”制片接过副导演拿过来的一叠照片,也不看,跟林导争辩,“找个年轻小偶像,还要迁就这个迁就那个的,要不是我跟你熟,真以为您老也这么媚俗。”

    林汉臣说:“这就是你的偏见。你以为电影演员就这么好找啊。电影可以一个镜拍十遍,剧院舞台能让你重来吗,能让你NG吗。失败就是失败,演错就是演错了,没有后期和剪辑,人家有名的演员心里都有压力的,拿钱又不多,怎么肯来。”

    又说:“再说了,你以为是个电影演员拉来就有那个平上台?”

    副导演也递给乔贺几张照片,和他一起看。

    “只定了汤贞的?”乔贺问。

    副导演说,汤贞况特殊,所以定的早,服装都来了,其他演员要再等等:“包括您也是一样。”

    汤贞在照片里笑得天真无邪,穿一宽松的雪白衣衫,缠巾一副不识世事懵懵懂懂的书生打扮。

    是初闺阁,女扮男装,外求学的祝英台。

    乔贺瞅着汤贞这打扮,男演员演女角,女角再扮男装,够不容易的。

    “服装合适,”副导演在一旁,“找年纪小的演员也对,年纪大了,扮女孩没这觉。”

    乔贺翻到第二张,是祝英台的小打扮。杏黄衫,百褶裙,汤贞了假发,梳了发髻,略施粉黛,手握一卷书,亭亭玉立。

    第三张,乔贺看了几,没太看明白,照片里的汤贞披着发,跪在席上,穿一件雪白的宽袖衫,衣摆平摊在地面,上面绣着串串翩飞的鸟羽。汤贞化了一妆,眶通红,凝视着镜

    乔贺翻最后一张。

    制片人先发话了:”怎么背还挡上了?“

    乔贺看那张照片。汤贞背对着镜,背景很暗,光打在他脱得只剩衣的背上,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一层层裹着的束缚用的白

    乔贺知这是什么,他读过剧本,这是祝英台女扮男装,在书院洗澡,险些被梁山伯撞见时的打扮。

    服装设计在一旁说:“魏晋时候女孩穿的衣就是挡背的,就是背心。”

    “去掉去掉,”制片人不耐烦,“这个后片去了,把背都挡上了,还看什么啊。”

    服装面:“这要是去掉了,就不是魏晋的样式了啊。”

    林汉臣导演拿过照片看了一,琢磨了一会儿,也说:“去掉吧。”

    服装难以置信:“导演,这可是您说的,我记来了啊,别再让我改。”

    又抱怨:“当初说图省事个肚兜吧,您还不乐意,这去了后片,和肚兜有什么区别。”

    导演助理问:“这个改完了,是给汤贞拿过去,还是等他来排练再说?”

    林导说:“等排练吧。”

    副导演在乔贺耳边说,林导半个月前就和汤贞定了这戏了。

    “穿这个穿了一周,”副导演小声嘀咕,指乔贺手里最后那张照片上的女式衣,“说裹也得绑上,穿衣服里。”

    乔贺一时半会儿没听明白:“一周?”

    副导演。“平时白天穿里面,就睡觉时候能脱来,说是给演小女孩找觉,”声音压得更低了,“好好一个男孩,衣服里面穿这个,你说是不是有变态啊。”

    乔贺想了想,也可以理解。有的演员和角反差太大,是需要靠类似的方式琢磨琢磨。

    但他还是说:“有。”

    副导演说:“小孩为了戏,真拼啊。”

    第29章 梁兄 3

    乔贺怎么想,也不明白林汉臣找他的用意。

    梁祝这戏,在华人世界算是一等一的家喻晓了,连学前班的孩童都能对化蝶说个一二三来。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就这些段,搁护城河边随便找位戏迷票友老大爷老大妈,兴许都能一字不错地唱上几段。“梁祝?梁祝有什么好演的,”乔贺的老团听说这事,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他摘了老镜,看着乔贺,“你真要去?”

    乔贺也没想好自己要不要去。如今写得好的戏本是越来越少了。圈小就是这样,狼多少。演员的,要么安安心心,在剧团重排老戏,要么削减了脑袋,往时兴的新戏里钻。乔贺偏偏是个脑袋的,像块铁树,谁来也削不动,从来得不到好运气。

    “林汉臣,”团念叨着,“他那个我倒是听过,那个戏还适合你的。”又一撇嘴:“嘛……”

    乔贺说,剧本他已经看过了:“有新东西。”

    “什么新东西?”团问。

    乔贺想了想,斟酌着:“我还是先和林导过一遍,再来和你说吧。”

    “看来你是打定主意要接喽,”团说,突然笑了,“新东西?”

    “再有新东西,它也是祝英台的戏。你是梁山伯啊,小乔,”团说到一半,索不说了,改问,“你们戏上哪排去。”

    “嘉兰剧院。”乔贺说。

    团一挑眉,瞥了一乔贺,不掩饰他的惊讶:“行啊,不错。”

    乔贺也笑了笑,说:“我还没去过。”

    “嘉兰不便宜,时髦地方,”团说,“行吧,乔贺,去吧,成天坐办公室里也不是事。”

    就像团说的,,名字上是两个人,可要论戏本,它归结底是祝英台一个人的戏。从故事开篇到结尾,祝英台这个聪明姑娘,想尽了办法,把那个世不让她的事几乎全了一遍,读书、离家、扮男、同窗、抗婚、扑坟……而梁山伯,除了参与英台命一段外,这个人实在没什么亮。更别提让乔贺最恶痛绝的那两戏,十八相送,楼台相会——英台山前数番提、比喻、暗示,梁山伯一个饱读诗书的所谓才,居然愚钝木讷到如此不合理的程度。更别提楼台相会,他见与英台提亲一事是来迟了,竟悲痛绝,扭便走,回家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