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玉 - 肆拾贰、惊涛骇浪(三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肆拾贰、惊涛骇浪(三更)



    畅园。

    李檀躲了好几日,只要一想到那日的事便心烦意,连平日里最的樱桃都吃不去,罪魁祸首的话本更是全扔了。

    就这样了,李檀也不承认自己在躲,只觉得自己是脚不便,视有障的病号,专心闭门养病才是正经,可惜几日前没有这样好的觉悟,瘸着脚也要作妖,才惹来这样一番孽缘。

    她大白日躲在被里发懵,不知突然想到些什么,打起被来,可怜那被过错都无,却白白被蹂躏。

    李檀忘了自己还没好全,被被踢到半空,她的脚一个错力,疼得大叫,被也啪得打落到脸上,好不狼狈。

    到了这地步,李檀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动摇了。

    椟玉于她,是说不分明的存在,他们彼此陪伴走过数年寂静,如同共生的两株植,相互利用,却也相依为命,即便椟玉欺她、辱她,可她终究不相信椟玉会真正伤害她。

    何况,这样一颗年轻的心,如同刺终年密林的太一样炽明亮,她不是圣女,如何才能没有一丝动摇。

    可动摇又怎样,没有半分用的玩意,她早学会舍弃了,就像幼年扑过的那些粉蝶一样。

    她不知也不愿意承认的是,风既起,皱一湖,风不止,波澜便再难平。

    月宴通报,李檀心一叹,到底来了。

    她未起,待椟玉来了,两人面都不算好,李檀不发一言,只是端坐着。

    疾还要再蒙目几日,椟玉终于能借这个机会正大光明地好好看看她。李檀未着粉黛,素着一张脸,看起来年纪小了很多。

    她以前是不梳妆的,只是自他登基之后,凡是重要日,珠翠金累丝的十二龙十二凤斗冠压上去,珠翠面贴于额,翟衣、单、蔽膝、大带、副带层层叠叠堆在上,她自然也就将自己的面容掩在重的大妆后,成了喜怒皆不可示于的太后。

    如今的李檀,面苍白,上的血都浅了,整个人曝,有近乎半透明的错觉,他禁不住伸手去,怕真应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般飘零而去。

    但最终停在了离李檀一寸的地方,还不到时候,他不想轻举妄动,也舍不得再吓着她。

    “皇帝这次又是为了求什么?”李檀用寻常的吻,仿佛寒暄一般问

    椟玉在心底默默叹了气,又是皇帝,这么久了,又成了“皇帝”。

    “我说过不动你,你不用这般样。”他回答,语气是一样的淡漠。

    李檀没有应这话,只是抿得越发了,几乎只剩一条线。

    “随你吧,可之前答应过的事,你总该到,既然站到了我这边,途便不能船了。”已经退了一步了,再退一步又何妨,只要能让她安心,让她放松警惕。

    李檀果然接了话,“自然,何事?”

    哪怕不是时候,椟玉也禁不住翘起角,李檀每次闹脾气,总是憋着不说话,就算要说话,也是一反常态的寡言少字。当然,这是她占理的时候,若是不占理时,则会更加话多音

    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变。

    椟玉压抑了心底涌起的温柔,学着李檀,扮一副在商言商的样,“旨意已经了,敕令也连发三,火候差不多了,该到你了。”

    李檀讽刺地翘起一边角,“你算盘打得如此好,定不会落空的。可这戏,既然只有我能唱,报酬自然该丰厚些。”

    “今后,我给你三年的奏折密阅权,盐务、漕运、边境通商,由你挑一个手,五年,我允你三分利,最后我给你一支私兵,当然,你如果想让李家之前的隐见光,我也有办法。”

    李檀有些迟疑,这条件开得不可谓不丰厚,其他的她都能想到,唯独最后一条,椟玉居然愿意给她私兵,而且,他还知李家隐的事……

    她沉默了一瞬,“你何时知晓?”

    “你大哥当年少年将军之名传遍天,即便以许国,不可能一势力都留不来,只要确定这一,便不难查”,他顿了,继续说,“更何况,当年你为了保护我,动用过这些人,留了痕迹。”

    他牵动以往旧,李檀知他是在委婉表达不会追究此事,微微安心来。

    “隐不需见光,对他们,对……”,她艰难说完,“对大哥,都不是好事,但我要你给我留一密旨,永不追究此事。”

    “好”,他轻柔应声,看着李檀脸上藏都藏不住的惶然,禁不住有些心酸,就这般不信任他,就这般在意她大哥吗。

    两人默默坐着,相对无言。

    -----------------------------------------------------

    四月,此前的风波还未平定,接连两个消息如同油锅,溅起一片惊涛骇浪。

    一是三司会审御酒案,断定为上供的酒本有问题,且一应记录全被销毁,言辞之间颇有剑指他人毒之意。

    二是太后借此提,恢复条编法。

    这两件事串联起来,环环相扣,直击三寸,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皇帝归政已近两年,权柄渐移,且三分之势已破,此为天时。

    大战将起,此前边境不断,国库虚耗之象隐现,此为地利。

    条鞭法为其父李首辅在世时主持推行,如今由李檀毒一事重提,名正言顺,且皇帝因此占了“为孝”的大,此为人和。

    条编法最要的一条,便是取消徭役、杂税,与田赋合并,一律以白银充作赋税。

    拿御酒文章,也是为了这一,此前税务名繁多,且能以实相抵,因此这御酒自然也可能是由此而来。

    尽贵人的御酒,不会是一般征收上来的实,可既然查不到记录,自然是皇上说是,便一定是。

    此一策,能将嫌疑引向太师与雍国公,打击两方势力;

    且这般议沸腾之时,两方为了避嫌,必定不好明面上极力反对此事;

    最重要的是,恢复条编法,能打击地方豪绅、抑制贪腐、充盈国库,皇帝这位也就能坐得更稳了。

    一箭三貂。

    这样一条好计策,自然需要既是李家女,又为御酒所误的李檀面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如此一来,也将她重新推上了风浪尖,这是危机,也是重新手握权力的机遇。

    李檀落示弱时,已经自觉计算妙,也不过是图谋在权力的重新洗牌讨到些好,但椟玉居然能顺势而为、随机应变,抓住这么一件小事成为撬动整个王朝财政改革的契机,其光之毒,所图之大,李檀不得不佩服。

    果然是生在帝王家,天生便是该翱翔九天。

    她真的能够全而退吗,这是自那日密谈后,萦绕在李檀心久久不能散去的影。

    *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