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分卷阅读4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九功抹了一把上的汗,悄悄松了气。

    看皇上的意思,倒是没有责怪太擅作主张,反而对弹劾太之人多有不满。

    揣测帝心并不难,帝心就向着太,甭是喜是怒,帮着太总没错。

    康熙正憋着一气,一路赶回京城,沿途也没了心去游山玩,更别提与后妃风月。待到达京城郊外,见到生机的太,再被太黏黏糊糊地一个抱抱蹭蹭,脑袋枕在肩上,撒般抱怨:“汗阿玛您终于回来了,儿臣听见您回京的消息,还以为您又现在了梦里。”

    就是再大的火,也消去了。

    没错,太说他梦都在想念汗阿玛回来,朝臣都听见了!

    康熙:“谁家儿能有你这般粘人?你的礼仪呢?成何统!还不快松开。”

    嘴上嫌弃,却一没动的意思。

    太柔声:“儿臣年纪小,礼仪之事等大了再说。您不在家多月就不想念儿臣吗?思念令儿臣茶不思饭不想,还瘦了一大圈。”

    纳兰德:“……”

    这语句,这调调,似曾相识。

    同样来迎接帝王的胤祉、胤禛,只觉得这黏糊一幕油油的,简直没看!

    还茶不思饭不想,昨天是谁在夸烤猪蹄好吃?

    天天练武,又在窜个,能不显得瘦吗?

    胤禛气:众目睽睽之,不分场合就撒,太什么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就算有汗阿玛,储君无储君之风,汗阿玛那般好面,总还是会生气的。

    纳兰明珠可不认为聪颖如太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他思起来:莫非,这是太给反对之人的威?

    胤祉:咦,好像学到了什么,回就用“反正我还小”为理由找二哥撒要抱抱。

    朝臣:皇上回来了,可终于有人能收拾太了!

    “让朕看看,嗯……果真是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大朋友的爸爸,害怕大朋友会被人麻袋,这才匆匆赶回来。

    第233章

    帝王比划了一胤礽的个,欣:“也了。”

    那慈祥的神,就像是辛勤耕耘的老农,看到了自家养的小菜苗一发芽,多少辛苦汗,过程有多么艰辛,也唯有老农自己能会了。

    小苗苗大了,老农欣啊,成就充斥在心,那满腔父关怀,一直持续到了回到

    待众大臣退,几位儿皆围绕在边,帝王坐在御案上,将那一叠厚厚的弹劾参奏往上一拍!

    “你自己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不满,他们又是有何理由来说服朕来阻止你,惩罚你。”

    帝王神冷凝,语气微重,不悦的目光一一扫过胤礽、胤祉与胤禛。

    这三位儿,是在他拧在一起的,他准许老三与老四跟着太学,还不知这两儿了么么样呢!

    胤礽对会有人弹劾自己并不到意外,甚至还和弟弟们换了一神:看吧,之前说的弹劾,他们来了。

    他抓起了汗阿玛丢在书案前的奏折,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了起来。

    太认真阅读期间,康熙将胤祉与胤禛叫到跟前。

    “朕知你们跟着太,现在已接了外学与科学,你们要学新知识,朕不阻止,可若是因小失大,为了新鲜学识而忘记了基本的学业,可就别怪朕将你们都丢回上书房去从学过!”

    帝王沉声说话颇威严,他低审视着两位儿

    太诚然优秀,自小便善于学习,有过目不忘之能,那么另外两位阿哥呢?

    准许他们跟着太学,他们可有学会太好的一面,又会不会学坏,跟太一样调

    康熙只要一想到万一以后儿们都与太一样惹他生气,就到一阵窒息。

    要哄一个保成,就已经够他心的了,若是老三老四也跟着那么学,那他定要狠手去好好治一治他们。

    胤祉有一心慌,小神怯怯地不敢看帝王:汗阿玛突然就发怒了,害怕。

    之前还笑眯眯的,一回来就虎着脸,汗阿玛的心如同六月天,一会儿晴天一会儿打雷。

    胤禛看了汗阿玛是绷着脸在镇他们,并未真正生气,心里却也不慌,悄悄去握住了胤祉的小手:怕么么?爷陪着你呢!

    到底胤禛是从小看着大的孩。在外人看来,三阿哥与四阿哥是一起的,都是太亲自教的弟弟。

    胤禛别扭地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爷才不是看老三害怕想安他。

    两个儿挨得近,个儿还比御案都矮,胳膊有衣袖挡着,康熙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

    胤祉眨眨,回握住他:呜呜呜,四弟弟真好,万一他以后,等他成年我就送他跟鞋当生辰礼!

    太王路易十四同款跟鞋,在法兰西畅销的,都传到大清来了呢!

    胤礽忍不住抬说了句:“汗阿玛您别吓唬弟弟们,弟弟们还小,儿臣看了心疼。”

    康熙瞪了他一:“看你的奏折去!还心疼,都是朕的儿得到你心疼?”

    帝王低,开始考校起儿们的课业。

    从诗书礼仪,到儒学经义,《周易》、《尚书》、《大学》、《庸》……

    凡是帝王提问,无论是引经据典的背诵,还是释义解答,甚至个人见解,二皆回答自如。

    康熙皱起的眉渐渐松开,眉间似有喜,心也随着两位儿的优秀表现变得好了起来。

    帝王满意颔首:“倒是不曾荒废了学业,比朕想象要好得多。”

    太的声音也从边上传来:“当然了,上书房的考试可不轻松,三弟弟与四弟弟都是经历考试的人,儿臣接他们来与太傅们都商议好啦,如果他们有谁没能通过考试就要回去重学。”

    康熙可没经历过考试,他少年时勤恳好学,更因沉迷学习,而伤及,最终是在太医与太皇太后的劝说才收敛了学习的劲儿,那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心里没底气,肚没有墨,每日都如饥似渴地学着。

    相比起来,康熙觉得自己儿们可幸福多了,他对比自己经历,觉得儿们一个个可都是大的。

    康熙不禁自得地想:正是因为有朕在,他们才能有现在这样安逸的条件,有优秀的名师来教他们。

    他希望每一个儿都能成才,不仅仅是对太要求,对其他阿哥们要求亦不低。

    帝王有些好奇上书房如今的考试况,他不禁问:“你们平日多久考试一次?考的是哪些知识,评分又是如何来评的?”

    胤祉见汗阿玛心不错,大着胆回答:“儿臣每个月都有月考,有科目考,有综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