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分卷阅读4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得了多少好呢!

    荷兰使臣费尽心机企图获得据,大好的机会却由大清皇太送到了他们面前。

    白晋与张诚尽激动,面上却拒绝:“我们教会,并不参与任何国家之间的战争。”

    “当然不会让你们去参与战争,孤指的是战争结束以后,大清会获得完的胜利,为了更好的通商,孤想,与法兰西太王合作,比与其他国家合作更可靠。毕竟,你们在法荷之战大获全胜,太王又对汗阿玛惺惺相惜。孤想,两国之间若是能够有共同的利益,这友谊将持续地更久。”

    胤礽对法兰西使臣的定位从未错过,不去相信南怀仁所说的教会不分国界。西方其他国家他不知,但在法兰西,太王路易十四为了实现王权统治,驱逐新教徒,将国治理成天主教的国家,这些大主教们可不听教皇的命令,听的是路易十四的命令。

    对于松江府的规划,胤礽心里已经有了蓝图。

    给予各国都在松江府建据,留人手的机会,把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将商品展览来。再邀请全国各地的商会聚集前来,供商人们行挑选,签订合作项目。并给大清本国商人席位,展示大清本国商品,供外洋来商竞争拍卖。

    胤礽还取了个名儿,叫“大清博览会”。

    至于汗阿玛会不会答应?

    胤礽了个实验,与老四作为对照组,面对面尝试着说服他。

    “沿海有分外洋商贸据了,名不正言不顺,还不好理,偷摸狗的尽给官府添,不如由朝廷统一理更好。”

    胤禛:“为何不将不遵规矩之人赶去?不是说海军势大,早已今非昔比吗?”

    “赶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胤禛:“重农抑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亦是国本。你这么,是开始重商了?”

    胤礽:“农是国本,不会改变,商是经济,不再行遏制只是相对前几年而言的宽松,农业基的大国不会动摇。况且引新技术,亦能够反哺农业。”

    “如果博览会顺利举办,大清可以将近些年积累来的手工业商品卖到国外去,还能购买本国稀缺之,取补短之,国库收预计可在一年之类翻上十倍不止。”

    继位以后受财政苦恼的胤禛一没有前几回十动然拒的定,听见国库翻十倍,斩钉截铁:“那就去!”

    这一票了不亏!

    小小的老四,都绿得发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总说汗阿玛穷,其实康熙比雍正有钱多了。

    第228章

    “老四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个样的,”轻而易举就“攻破”了老四的心房,胤礽还不满意。

    胤禛朝他翻了个白,那神自行会,仿佛在说:你有病!

    胤礽唉声叹气:“孤还以为你会再给一些更加为难到孤的理由,这样孤就能猜到汗阿玛顾虑什么了。”

    “你不是说,汗阿玛比我想象开明许多吗?既然开明,那国库涨收的好事,汗阿玛岂会错过。”

    胤礽一一细数:“像是朝的老顽固啦!又比如外洋贸易对本国的商业冲击之类的,这些也是存在的问题。”

    胤秅:“……”

    自己都细细说来了,还问他什么?

    “臣弟以为,太二哥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来找,或许有更严重的事与我商议。或是询问我大清在上一世与沙皇俄国最终定来的边界是什么样的,又因为什么造成了退让?”

    难得遇上胤禛主动,胤礽顺势问:“那你与我说说,最终边界线确立在哪里?”

    胤禛遂细细说来:“大清与沙皇俄国之间国界最终以条约的形式留存给了后人。钦差大臣是索相与佟国纲。索相临去前,汗阿玛曾嘱咐要求尼布楚、雅克萨、龙兴江地域皆不可丢,又因急于解决准噶尔之患,最终让步到底线,签订以额尔古纳为界的《尼布楚条约》。”

    那时候他虽还年轻,未朝堂,继位后却在治理北面边境时详细研究过当年签的条约。

    “汗阿玛对这一结果还算满意,”胤禛说:“因逢噶尔丹大肆侵喀尔喀蒙古,那份条约比预想晚了一年才得以签订。另于北面留有待议区,是当时双方争执不,未能定之地。”

    胤礽:“……”

    小为胤礽描绘地图。

    【这里是额尔古纳河,这里河北面是外兴安岭。】胤礽不可置信:“竟然把尼布楚给去了?!”

    胤禛解释:“尼布楚本是茂明安游牧之地,当地族依附大清,接受大清较为松散的理,为了挪军力攻噶尔丹,汗阿玛不得不妥协。”

    他又说起了当时条约签订时,有大贡献作用的传教士,张诚及白晋。

    胤礽脑海顿时浮现了两个法兰西人。

    这两人皆在朝获得官职,照汗阿玛的喜好学习满文,又因熟悉汉语,一个痴迷医,一个痴迷大清的

    他脸古怪:“两国签订条约之重事,让外国来使介?你们对传教士那么信任吗?”

    胤禛:“并未如此,因当时大清从未接此类事务,对当时世界其他况不熟,唯有靠他们来引路人。”

    那时候国就没有外学,很少有人懂得外洋语言,更无人懂沙皇俄国之语,也因不懂国际形势,不明白当时国际上的规矩,都透门外汉的生疏。

    胤禛如何猜不到当时签订条约时或许被摆了一,可到底在条约签订以后,大清与沙皇俄国之间迎来了和解,行友好通商,也令汗阿玛有了余力来对抗咽的敌人。

    “哦,现在熟了,”胤礽捂住了自己的小心脏,由衷:“还好孤没有上辈的记忆,不然若是知这些,孤恐怕会气得和汗阿玛一样原地血压。”

    胤秅嘴角:“有那么严重吗?”

    “北面边境一直都有百姓南迁的现象,虽说满人的老祖宗自龙兴之地兴起,那儿的人却一个劲地想要往富饶之地迁徙而来,愿意留在那儿的人少,缺少了人去治理,没有百姓居住,那地方就是一片荒芜。附近游牧族杂居,气候寒冷,环境比之宁古塔更加恶劣。”

    胤禛:“臣弟看太二哥之意,定是不想放弃尼布楚的,可您也要考虑到签订以后的治理问题。条约签订并非一劳永逸,只是一时的和平,或许不过百年,狼野心的沙皇俄国又会再次故技重施,到时候边境防御未能建成,军需粮草跟不上,大清只会疲于应对。”

    “您的时间不多了,诚然这一世有了很好的开篇,噶尔丹仍然在以锐不可当之势在西域扩张,一旦他们东,那是如同一柄利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