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分卷阅读25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三四五六七八九……起床活啦!”

    哦~这梦可真得胤礽从梦里笑醒过来,一瞧时辰,又到了卯时,他该起来活了。

    可惜现实比梦里残酷无,梦醒了,飞扬的心回落,今天的胤礽又是那个兢兢业业去上朝的小驴。

    今日朝会有两件重大上奏,其一是阁请奏设立新,其二则是太殿派陈梦球捣鼓来的研究所又有了新的展,朝堂上有朝臣将陈梦球新上奏的实验论文读

    “以鸟粪、鱼骨堆酵后所产生的天然化,其效比直接用粪浇庄稼起效更快,持效更久,两组对比之,前者庄稼生八天,即可达到后者庄稼生十天所达到的度。”

    “目前为时尚短,仍待验证,陈梦球以多组铃薯植,尝试不同类的天然化比例搭,以去年十月播,至今为止三月余,铃薯已到结薯期,对比之,以普通粪之薯一藤约三至四薯,多着五薯,而以新,最多可结成七薯。其以鸟兽与鱼骨粉混合酵成的‘天然化’使薯苗收、成更快,吃饱喝足,比人畜之粪所结更多,因此陈梦球推论,此类‘天然化’有增加产量的效果。然一切都有待验证,另有玉米、番薯、麦、菽、黍、稷等作,也纳试验之。另陈梦球请奏设立新研究项目,改良捣、嫁接杂稻谷,用以研究更产量。因京城土壤不如几大产粮地适宜粮,待研究成果初有效后,请奏皇上派人分别前往江浙、四川、湖广等几大产粮地行试。”

    至于为何要将酵后的鸟粪与鱼骨粉称呼为“天然化”,这是太殿说的,陈梦球也就那么写了。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朝廷政务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陈梦球只是一介举人,上没有一官半职,却已可以上奏,谁都知那研究所是太殿捣鼓来的,可他偏偏了成效。

    之前的昆虫研究犹如小打小闹,自黑虻的养在郊外几座垃圾场有了规模,每日都有拉着腐烂瓜果蔬菜、臭鱼烂虾的车趁着夜城外,街的环境以可见净起来。

    粮研究一,从料,到粮,都在展示着研究所对于大清未来发展的重要地位,令人再也不小瞧它的能量。

    康熙重农,在他看来,百姓饱腹,则天可安,天安,则帝位安。

    之前胤礽让人研究虫,挑战了一康熙对于新奇事的容忍度,放弃了推广小,转而养虻,竟还能在理垃圾之余创造收益,京城的药材铺有不少价收购黑虻幼虫作药材,可惜幼虫鲜少有人卖,唯有死掉的老虫尸,成了那鸭鱼的饲料。

    现在研究所突然搞了一,又提改良,可真正是戳到康熙心坎上了。

    这才是国家大事,这才是正经事啊!

    帝王对研究粮之事看,更是提:“研究所虽是太所设,其研究耗财皆自太,而今其已经证明对国之重事的作用,日后研究所需之财,皆。”

    尚书梁清標:“……”

    另一位满人尚书伊桑阿:“……”

    伊桑阿:谁还不知谁?这研究所的钱之前掏的就是皇上私库!

    兵尚书杭艾率先捧起了康熙:“皇上圣明。”

    其余朝臣也跟着一一附和。

    梁清標与伊桑阿对视一,两位尚书皆有苦难言。

    钱与梁,还各地的田地、籍、赋税、俸饷。

    从太医院提要广大招募医者行培养并且为大夫分等级,到修路,再到研究所……

    要分派去的项目逐步增多,工作量上涨这不算什么,目前还能承受,如今两位尚书正为近两年来负增的财务而到犯愁,这会儿又多了一项开支,并且这项开支还是个无底,在未来可能会耗费更多。

    帝王已经令,他们也不能立即反驳了,唯有在朝会以后上奏皇上,恳请皇上关注一的财政问题。

    大清有钱没错,国库里还有余财余粮,可前些年刚经历过三藩之,之后又要平台湾,这里面就了许多钱。

    如今又要支持太医院,又要修路,又要支持全国各地粮仓搞粮植研究,还要拨款治河、赈灾扶贫……

    国家收到的税在近两年是有所增的,这证明各地方的百姓们逐渐稳定,农业复苏,经济变好。

    可问题是抛去的钱比账的钱要多,这里面收支就不平衡了,最有赚的琉璃官窑又是务府的,赚钱的是皇上的钱袋

    的收来源于地丁钱粮、盐课、关税,前两者占主要地位,而关税收,因为海禁之策的影响,收只靠陆各关之税,一直都是那半死不活的数字,几年都没多大变化。

    两位尚书齐齐上奏,请奏皇上重视近两年的国家财政问题。

    朝会后,胤礽先是陪伴康熙批阅了一会儿奏折,两位尚书的上奏是临时所写,从急传达上听,直接到了康熙手

    帝王将奏折批上已阅,关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无外乎增加税收、鼓励商贸、开设海禁,税收是不会轻易加的,商贸与开设海禁之事,恐怕要再拖一拖了。

    康熙拿着那奏折陷沉思,边上悄悄凑过来一个小脑袋,好奇问他:“汗阿玛,儿臣叫了您好几遍您都没有回答,是遇上什么难题了吗?”

    康熙:“尚书上奏,说两年来项目过多,耗银厉害。”

    还暗示他将琉璃官窑从务府转到,等于让康熙私掏腰包去贡献给国库,想得倒

    胤礽恍然大悟:“还是钱的问题,儿臣之前建元宝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国库大项目会缺钱了。”所以他才又是泥,又是搞粮产量的。

    “你还会赚钱?”康熙似笑非笑,打断了胤礽要说的话:“去去去,你该去礼卯了,这事儿还用你,国库项之事朕自有分寸。”

    康熙显然并不打算让胤礽现在就接的事儿,免得他钻不来。

    谁让胤礽从小就表现了对钱袋的看,一会儿说康熙没钱,破了务府的天,一会儿又说要给弟弟们赚粉钱,结果还真搞粉来。现在让他看到哭穷,康熙要是不拴着他那缰绳,还真不知他又会玩什么新样,于是索打发他去找沙澄。

    今天的沙澄,已经不是昨天的沙澄了。

    朝会后,沙澄与同僚们一同去往各,行在路上,听同僚们闲谈一二。

    原来搞修路的泥,是太在盛京来的。

    原来研究所也是他的。

    太执政至今,似乎搞了不少东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