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分卷阅读2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多?”就像汗阿玛不表现一自己的钱袋,就不知自己钱袋被偷了一样。

    胤礽又觉得这个比喻好像不太恰当,总之,这一仗必须得打,时机正正好!

    第111章

    康熙示意盛京将军稍安勿躁,转而问起胤礽:“保成为何极力主战?”

    “汗阿玛,现在的时机,正是忧外患初步解决,而更大的外患没有酝酿来的时机,”胤礽说:“如果在最近几年没能将沙皇俄国与大清的边境问题解决,那么恐怕到了之后的几年,大清恐怕会面临两面战的危险。”

    “儿臣在听政时,不断听见有臣上奏,噶尔丹汗国在西域正在飞快成起来,又听闻臣上奏,台湾郑氏不行了,收复台湾将到渠成,所以儿臣才主战。”

    胤礽条理清晰,说起这些事的时候,都不用小提醒。这些知识一旦接了,就成为了他印刻在脑海的记忆,他可以掌握住他们,理解他们,并且逐渐形成自己权衡利弊得失的

    参政至今不过数月光景,胤礽已经从最初的懵懂,每每说歪嘴,成到了可以面不改畅谈国事,而都说康熙心坎上的地步。

    帝王欣于继承人的成,为自己能够培养这样优秀的太到骄傲。

    索额图尽面上不显,心里已经乐开了:太殿优秀夺目,任何人都不能越过太去,皇上越是满意太,越是在太殿心血去培养,太殿的地位就越稳固。

    而大阿哥胤禔,比起的胤礽,则更加敛,这本就不像是大阿哥的风格,难是因为肚不足,没有自信吗?

    纳兰明珠希望胤禔也能够,在商谈国家大事的时候说些话参与来。

    他注定是失望了,胤禔有自知之明,这时候去尽力表现,肚不够只会闹了笑话,比起畅畅而谈的胤礽,他所掌握的政务与外界信息太少,他也宁愿更稳重一些,并且还附和了胤礽的话。

    康熙:“太之言,说到朕心上了。”

    他立即令:“不再耽搁了,今日就启程,去往乌喇陵。”

    乌喇陵就是大清最大的造船厂了,那儿有战舰,有运粮船,而在前几年,康熙发布调令,派遣宁古塔将军转移到乌喇陵去依而居,训练兵卒。

    众人再商议了一番如何迎战沙皇俄国,并就各地传来的国政务理了一些,康熙这才说:“昨夜太砌的泥坡应当已经凝实,想必众卿对那泥究竟能不能作为铺路的新手段很好奇,朕这就带领众臣,前去行查看。”

    臣来找康熙,本就需要经过行,大伙儿基本都瞧见那丑兮兮的“招财宝”了,听闻帝王所说,几番言又止。

    盛京将军笑了起来:“没想到皇上不仅让太殿砌了个泥坡,还了个元宝,那招财宝四个字如龙飞凤舞,好似是书写上去一般,神了!末将殿前途径泥坡,还用手去掰了掰元宝的边角,确实非常,就是不知与否。”

    康熙:???

    他转去瞧胤礽,以严厉的目光瞪他:你又什么了?

    “那碑文上的字句,字字珠玑啊!老臣见之,细细思索其哲理‘要国,先致富,要致富,先修路’,此十二字真言,尽了大清未来之路,说源所在,亦说泥此未来会对盛大清的贡献!”

    胤礽听有臣自己在碑文上刻的话,昂首觉还光荣:“汗阿玛,这是小教导儿臣的‘真理’,它教导儿臣思考大清未来盛之路,儿臣将元宝树在那儿,将碑文刻在那儿,为的是提醒您,也是为了提醒儿臣自己,而且那样风也好。”

    说到最后一句,胤礽的话在康熙的黑脸嘘声了。

    帝王带着众臣匆匆前往昨日砌泥坡的地方,一就瞧见了那矗立在泥坡一边的元宝。

    帝王命人对着泥坡重复浇冲刷,检验泥坡,而后又盯着那元宝,面无表地问胤礽:“这元宝若要挪开,怎么挪?”

    “得把它给敲碎了,”胤礽无奈:“或者拿锯,从底破坏,可是那很难,说不定还把锯给磨损坏了呢!”

    康熙气:现在不是揍孩的时候,朝臣们都看着呢!

    之前还对胤礽的成满意,这会儿血压有一些升的迹象了。

    索额图忙:“敲碎元宝不吉利,太殿所写文字都是吉祥有寓意的文字,元宝虽然丑了些,可那是太殿亲自设在这儿的,彩好。”

    为了拯救胤礽的小尻,索额图去了,好话不要钱似的讲。

    康熙看了他一,而胤礽听见三姥爷说自己的元宝丑,不兴地生起了闷气。

    帝王轻轻揭过此事,指着后的殿:“日后这,赏赐给太。”

    胤礽惊讶极了。他还小呢,汗阿玛就开始送房产给他啦?

    【盛京这儿房产哪能和京城比,这边那么偏僻。小觉得,小朋友的爸爸也在嫌弃元宝丑。】胤礽:孤不嫌弃,这么有意义的标志,要是传到千百年后,那就是历史遗迹啊!日后后人们都能来此聆听孤与小的教诲,不忘国的初心!

    随着帝王达命令,东巡队伍行动了起来,原先七万人的队伍大分留在了盛京,而帝王率领接近两千人,乘上大船,自松江北上,往乌喇陵而去。

    这是胤礽这么大以来第一次乘船,早在小时候看动画片的时候,他见识过大船,如今终于登上帝王所乘的御船,跟随在康熙边游览这波光粼粼的松江,胤礽的绪兴奋起来,看哪儿都新鲜。

    二百余艘船,师赫赫,每一艘宝船前后分别有四艘战舰护航,军威浩等待着皇帝的检阅,而船只上数门大炮、炮弹箱摆放,从那古老而厚重的大炮上,仿佛能够闻到几年前战火纷飞的硝烟味。康熙于帝船上眺望浩浩的队伍,壮观之景象令他才思如泉涌,即兴一首作《松江放船歌》。

    待他抒发了心豪气,低看看边空来的位置,左右找不到平日里几乎拴在腰带上的儿,当即问边的梁九功:“保成人去哪里了?”

    梁九功低声:“殿正在参观船,许是第一次乘坐大船,殿正兴奋着呢!”

    康熙哑然失笑,顺着人的指引,找到了正仰着在看风帆的胤礽。

    “大清的造船技术发达,造来的大船比之外藩的船只更加固,更加能远航,”帝王来到胤礽边,一手搭在胤礽肩:“不过,前明时郑和西洋的那段历史,使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峰,大清确实也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在改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