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那里挣些钱帛补贴生活而已,并非贼人。

    这时候前面那些茅草小院里,也有人发现了他们这一个队伍的到来,再加上又是这样的天气,难免要在此投宿,于是便有一些村民大着胆过来招揽生意。

    这年不仅是行路人对他们这些当地人心怀警惕,他们这些当地人对于那些个路过的,也都小心得很,生怕遇着一群恶的。

    若是瞅着觉着不对,他们这时候就不敢这般上前招揽,只缩在屋,大门闭,任凭外面的人怎么呼喊也不会答应。

    双方就这样各自警惕着,小心接着,队伍里的人最后分成几拨,各自选了一个店家住

    阿普杜构和阿枝几个,则是被河东的茶商们领到一个他们相熟的院去了,那个院收拾得很净,屋里屋外的,归置得十分齐整,主人家瞅着也都是和善的。

    方才去招揽生意的,是这家的阿翁与他的,这时候他们将一群人迎到院,家里的两三个媳妇忙与众人倒了来,令那几个大大小小的男娃将这些一碗一碗捧到客人手

    阿枝在外面走了半日,也是又饿又冷,都有些冻僵了,这时候来到这家人的厅堂里坐,接过一碗,小心地抿了几,整个人渐渐又了起来。

    看一看手里的陶碗,了些,洗得倒是十分净,即便是在这个日日都吃羊的冬日里,这碗也被她们洗得半油星也无,显然是用草木灰细细搓过,再用清刷洗净。

    那几个茶商兀自与主人家说着话,因为先前便已熟识,双方颇为络,老翁的那几个儿从厨捧了玉米糊糊和炖羊上来,屋里这些人一边吃着,一边又与他们了些别的吃

    冬日里羊价贱,他们这一行人从安城来以后,越往西面走,羊价亦贱,待走到了这个地方,当地人这时候几乎顿顿都吃羊

    好在这两年玉米已经在大唐各地普及开来,因其好植,产量亦颇,很多农家冬日里便要煮些玉米粥玉米糊糊的,好歹吃些粮肚,好过顿顿

    席间,茶商们和主人家一起,给杜构等人说了说他们这个村落的形成。

    “早几年这个地方还没有村落,路两边全是杂树荒草。”

    “又没有几块正经田地,养不活几个人,哪里能有村落。”

    “……”

    虽说这驿边上的位置也算不错,但是在这样的位置,也很容易会被恶人盯上,若逢战年间,那就更惨。

    也就是早几年,这条路被铺成了泥路,之后因那陇右的发展,往来于这条商的商队越来越多,附近有那脑活络的村民,便跑到驿站旁边去些小买卖,确实也挣到了钱,很多人见了,便都跟着学样。

    “初时只是提着篮挑着担过去卖货,时日久了,便觉有些不足,有些人便在那边搭起了草棚,还有盖起茅草院的。”

    “原本那地方便有几家逆旅,乃是镇上的富安排家人经营,亦有那财力雄厚的商贾,这些人不愿被附近的村民抢了买卖,便说这些村民行商贾之事,要夺了他们的田地,给他们改成商籍。”

    附近的村民初时确实被吓住了,只是先前到底尝过了甜,这时候突然断了项,总是难受,于是便有人偷偷摸摸在驿站前面一的地方卖货,时日了又在那里盖起了草棚……

    后来那些商贾富不知怎么的,喊来一些差役,将这些草棚院落都给砸了,于是矛盾就此爆发,有些人被抓去了,但是愤怒的村民们却并不怕,双方常常发生冲突,甚至发展为械斗。

    “那些日咱们这边得很,往来的商贾每每经过,匆匆便走了,一日都不肯多留。”说到这里,老翁叹气

    “那般打斗,难免会有死伤。”杜构对这些民间的争斗也颇为清楚。

    双方斗了几个月以后,大伙儿便都有些厌倦了,外来的商队一到他们这个地方,就跟逃命一般来去匆匆,有些人在这场争斗之被打死打残了,地里的活计也被耽搁了。

    后来县令寻了几个在他们当地颇有威望的乡绅和事佬,又把牢房里关着的那些村民放了,双方各退一步,不许村人在驿站旁边买卖,然后又指了这个荒郊野岭之地,让他们在这里卖些自家产的粮菜蔬,只要不耽误地,便不夺他们的田产,于是渐渐的,便有了的这个村落。

    说着这些事,众人又想起前面经过的一些驿站,驿站旁边就有草市,当地百姓在那里买货卖货颇为便利,并无什么时分严苛的制。

    想想在这个村里发生的事,再想想他们之前也曾路过一些时分冷清的驿站,也许并不是那些地方的百姓胆小死脑,不愿去驿站旁边买卖,而是不被允许。

    在场这些人里面,若说见识最少的,大抵便数阿枝了,她原本就是石州人,小时候被父母卖到乔家,然后就一直生活在离石县,后来又随乔俊林去了安城。

    见过了离石县,见过了安城,又见过了从离石县到安城那一路的风景,她便以为这天底大抵便是这般了,无论走到何,山总是差不多的山,人也是差不多的人,并不会有什么很大的不同。

    如今她倒是不再那般想了,这天底的人看着差不多,里却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总有穷人富人,但是有些人穷且懦弱,有些人却穷得铁骨铮铮,有些人是为富不仁,有些人却乐善好施。

    无论山草木同与不同,这世间的人,总归是不同的。

    吃罢饭,主人家便安排他们歇了,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衣裳要洗,这时候若是洗了,放在炕上烤一烤明日一早定然就透了。

    男人们也不客气,纷纷便拿了自己的脏衣服来,老翁的儿用箩筐装了,拿去与家里的妇人们清洗。

    阿枝也有几件衣裳要洗,却不愿将自己的衣与那些男人的衣放在一,于是便说她要自己洗。

    妇人们洗衣服的地方,便在厨,一个草棚屋里,布置简陋,地方颇宽敞,两个年轻的媳妇坐在小凳上,就着木盆搓洗衣裳,还有一个年些的,坐在灶烧火,三人一边活一边说话。

    阿枝抱着自己那几件衣服去,那年的妇人便把墙边立着的一个木盆端过来给她,又利落地从锅里舀了几瓢,与大半桶从缸里舀来的冷兑了兑,倒她那个木盆里。

    于是阿枝便坐在那里洗衣裳,听着那三个妇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灶膛里烧着火,这屋里虽然没有火炕,却并不怎么冷。

    不多时,又有几个小孩蹭过来,与自家阿娘讨要玉米粒,言是要去对面街上换麦芽糖吃。

    这些小孩也是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