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6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打几场漂亮仗立功发财,奈何偏偏无仗可打,这又是修路又是造桥的,尽是一些钱的地方。

    前些时候刚过夏收,倒是收上来一些布帛粮,不过也没多少,他作为安西都护,手底养着多少人呢,再说这税收的大,主要还得等到秋收后。

    手里没钱,又没仗可打,郭都护便寻思着,先去打几只地鼠。

    刚好这阵在他们这一片地方上,传着不少关于那泥桥的各说法,大抵都是说那座桥很值钱,那上面有许多铁条。

    郭孝恪与自己手底几个人略略商议之后,便安排了几个人手去到坊间,添油加醋地嘘那座桥,就说那座桥上面一的全是铁条,随随便便来,都够打一把大刀的。

    还真有人信,接来那一段时间,听闻郭都护在昌与敦煌之间的那一片荒滩之上,剿灭了好几个贼寇团伙,财俱都充公,匹也被收编,人就丢到矿区去当苦力,虽说所得不多,但蚊再小也是嘛。

    消息传到常乐县以后,那些个之前还心心念念想着去修桥的人,这时候多半也就死心了,看来那郭都护是真的没有钱啊。

    那些个贼寇团伙一个个都被端了老巢,这对于关外的牧民和往来于这条商上的行人商贾们来说,着实是个福音。

    这一条新的木轨通了以后,也有不少昌那边的商贾到敦煌这边来买卖,从敦煌到常乐县晋昌城,也都通有木轨,往来十分便利,于是在这一年初秋,来往于常乐县的昌商贾比从前又多了不少。

    夏末秋初,正是成熟的季节,有那昌商贾,从当地收购上好的,一串串仔细放在箩筐之,一层草一层小心摆放,沿着那一条新开通的木轨,将他们昌那边的运到敦煌这一带来卖,利颇丰。

    常乐县亦有那卖昌商贾,二娘听闻了消息,早早便寻了过去,一问价钱,却也不怎么舍得买,最后便只买了两担。

    价贵,大抵因为这个东西实在不好保存,从昌到他们常乐县路途又颇远,这一路赶慢赶的,运输途的折损再加上雇车上木轨的费用,价钱自然便宜不了,不似那伊吾的甜瓜,又耐摔又经得住放。

    罗二娘与那些昌商贾商议,让他们秋里运些过来卖,只要价钱合适,她便要多买一些。

    那些昌人欣然应允,从前没有木轨的时候,用那一封封的骆驼运货,想从昌那边运几担到敦煌这一带来卖,也很不容易,于是这边的价钱便很贵,但既然通了木轨,要运些过来就很容易了,那什又不怕摔又不怕压,一车能装许多。

    常乐县这地方虽然不大,但是这城里几乎家家都在作坊工,每月里领着工钱,他们这些人手有钱啊,这些新鲜价钱太贵,待过些时候过来,定然好卖。

    这些昌商贾心里盘算着,面上乐呵呵地着买卖,不肖半日工夫,那两三车的便也卖完了,毕竟这城里还住着那许多富,还有那些个茶商,都是有钱的。

    二娘那两担,一担令人挑去羊绒作坊那边,另一担她自己亲自带人给罗用送了过去,就怕罗用一时不在,这担最后又被别人分着吃完了,不是她抠门,这一担着实不少钱呢。

    他们弟从小在西坡村,从前只听人说过什,却本不知它是个什么味儿,后来她在凉州城倒是吃过,却也不如这些昌的这般甜这般好,罗用在安的时候不知吃没吃过。

    作者有话要说:

    唐代的昌城就是在现在的吐鲁番一带,之前说过的,不知大家还记得嘛。

    第378章 

    话说在这个年代,人都以计,那些个人丁兴旺的大人家是很让人羡慕的,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兵,寻常人也不敢欺到他们上。

    这些个大人家,尤其是相对富裕一些的大人家,每每来采买的时候都是很大手笔,寻常小买盐论斤,他们买盐论担,很是令人艳羡。

    不过现如今在这常乐县,却也没有哪个大是比罗二娘更“大”的,那昌过来的价钱那般贵,她一买便是两担。

    这两担罗用分得了一担,他将其半担送给了自己的那些弟,另外半担就在县衙里分了,他自己和乔俊林便只留了两三串。

    县衙里那些个小崽兴得就跟过节一般,一人分得几粒,捧在手里小心吃着,津津有味,吃得连都不舍得吐。

    常乐县这里距离昌虽也不算太远,但是当地这时候却鲜少有人,即便有那富裕人家院了几株,也未必都能得好,专门了拿来卖的,那更是没有。

    罗用寻思着,等再过几年,红薯在他们当地推广开了,最基本的粮有了保障,再加上他们这里的消费能力又比较可以,有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到时候应该就会有人开始卖,就是不知他那时候还在不在常乐县了。

    那些个吃的小孩,哪里知晓这许多,就是觉得这昌来的真是好吃得不得了!吃了还想吃!

    只可惜他们每个人就只分得了少少几个,吃完了就没有了,真是无限惋惜。

    吃过了这几颗,之后好几天都忘不了这味,日也想夜也想,也有跟自家大人泡的,俱都没能得逞。

    不过大人们也跟他们说了,待到秋以后,那些昌的商贾还会来卖,到时候再与他们买,说那也好吃得很。于是这些小孩整日就望着日能过得快些,快些秋,那些昌的商贾快些来卖

    现如今他们这常乐县城盼着吃的人可不少,不仅是城里这些小孩,许多妇人娘们心也都是盼望的。

    这年的人原本就没有什么零嘴可吃,甜更是稀罕,那对于当地许多人来说都很有引力。

    不过这也就是在木轨通了以后,若是换了从前,的价钱那般贵,寻常人家也是不敢想的。

    话说这心里一旦有了盼望,日过起来也就更加有滋有味。听闻今年秋后能有吃,羊绒作坊里那些小娘活都有劲了。

    瞅着就要白叠秋收的季节了,羊绒作坊这边也开始了织布作坊开工前的准备事宜。

    这些准备工作目前是罗二娘在主持,她也跟面的事们都说清楚了,这个织布作坊,她打算给彭二去,而且今年的织布作坊不会办在羊绒作坊里面,而是在外面另开一个,让各位事们去好各自手底的女工们的工作,若有想去织布作坊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