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6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汾,常年累月地经营着一家客舍,若是被人发现了可如何是好。

    吴幼却说,他这逃份的问题一日不能解决,他便一日不能与罗用有过多的牵扯,像现在这般,哪一日他即便是被人捉了回去,也不碍罗用什么,他既是开客舍的,与过路的行人有些又有什么稀奇,这天底原本也没有几个人知晓他是罗用的弟,即便知晓了又如何,只了牙关不承认便是,若是将家人送去了西坡村,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众人知晓他说得有理,亦佩服他的胆量和魄力,许二郎对他亦颇敬重。

    早前许二郎与之初,听他谈吐,还当是哪个没落世家的郎君,当时便有些惭愧,说自己就是一个破落商贾,勉使得几个字,见识想法却还是很浅薄,以后还请吴幼多多教他。

    吴幼当时却与他玩笑:“你这破落商贾之家,对我一个逃来说,却也颇为清贵。”

    那是许二郎第一次知晓吴幼的逃份,这件事他连自己的兄和弟弟都没有告诉,其余那些往来于河东安城之间的人,知晓吴幼这一重份的,也只有少少两三个而已。

    如今罗用不在原,他的这些弟们凡事便只能靠自己,这些人低微,并不像那些士族郎君那般拥有大的自信和远大的抱负。

    他们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那事业,彼此之间十分抱团,他们清楚离了这个团,自己在这世间是一个多么渺小的存在,他们彼此依靠彼此支持,谊也随着时间的淌变得愈发真挚。

    对许二郎来说,他日吴幼若是落难,他必定不能袖手旁观,就算赌上自己这一条命,也要救他这友人一家于火。

    这便是生死之

    第376章 十年

    转,距离他们当初拜在罗用门,时间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

    他们这些人乃是贞观七年冬天与罗用学了那盘火炕的手艺,那年冬天便有不少人结伴到太原府去与人盘火炕,挣了些许粮钱帛。

    都是一些低微的穷苦人家,当时那一笔收对他们来说,就好比是久旱逢甘霖。

    为了谢罗用传授技艺,他们这些人在贞观八年初去到西坡村,拜罗用为师,帮他耕地粮,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计,却不曾想,这些年竟是越走越,越走越远。

    如今再回去看十年前,真真是恍如隔世一般。若是没有当初那一场际遇,若是没有罗用,他们现如今的生活又会是哪般?从前那个破落冷清的常乐县城,是否能有今日这般的繁华景象?

    远在河西当县令的罗用,这几日也突然想起,距离他在这个世界醒来的那一日,转就快有时间了。

    时间着实过得很快,细想起来,他这些年也经历了不少,从当初刚醒来那时候的小心翼翼,到这般宦海沉浮,心态想法也都改变了许多。

    还有从前那几个鼻涕娃,现如今也都大了……

    这一日罗二娘从羊绒作坊那边过来看罗用,弟二人说着说着,便又说起了从前他们在西坡村那时候的光景。

    那时候罗用对二娘说,只要她能用那些羊绒线织一双袜,自己就与她买一个银簪。

    当时那时候,莫说是在他们西坡村,就算是在整个离石县,银簪也是个稀罕什,二娘心里一边想着自己不能要罗用的银簪,家里又无甚钱财,买恁贵的什作甚,一边却又忍不住暗暗期待,心里矛盾得,日也织夜也织,最后终于还是被她把羊绒袜给织了来。

    弟二人一边吃瓜一边话当年,瓜是罗二娘与伊吾商贾买来的甜瓜,当季的,比早那时候的甜瓜便宜许多,罗二娘一买就要买很多,与她们作坊里的那些大娘小娘们都尝个瓜味儿。

    昌那条木轨迟迟没有修好,可把那些伊吾人兴坏了,那一群群的伊吾商贾,沿着这条木轨,把他们伊吾当地的特产一批批运到敦煌常乐晋昌这一带来卖。

    现如今从伊吾那边过来他们常乐这一带,往来也就没几日,一路上也颇安全,那些商贾们整日来来往往的,虽然说通便利了,跑生意买卖的人也多了,利难免就要薄些,但还是有利可图。

    正是甜瓜成熟的季节,于是近来在敦煌常乐晋昌这一带,便游走着不少卖甜瓜的伊吾商贾,价钱并不很贵,稍稍富裕些的人家便能吃得起。

    罗二娘这回买的这一批甜瓜就很好,又脆又甜,新鲜多。方才那一车车的甜瓜被拉去羊绒作坊那边的时候,街上不少人都伸了脖站在路边看呢,都说羊绒作坊那些个小娘们吃得好。

    “听闻阿姊她们这回要在江南河东各地开分店,一开就是许多家,不知她甚时候来河西。”

    二娘与罗用一起坐在廊吃完了一块甜瓜,起的一个缸里舀了一瓢清洗洗手。

    她们羊绒作坊那边也是这般,都要摆几个这样的大缸,缸里面盛满清,主要就是用来防止火灾,因为屋是草棚,天气又很燥,一个不小心就会着火,这些缸里的清便是备作灭火之用。

    为了保证清洁,这些缸里的隔几日便要换一次,在常乐县这的地方,也没得浪费,换来的那些,大抵都用来洒扫浇地。

    “一时应是不会来。”罗用说。比起原各地,河西这边到底还是荒芜了些。

    “她甚时候过来,我便叫她们把凉州那家铺接了去,好把彭二腾来,叫她过来帮我织布作坊。”二娘用布巾手,又在廊坐了来。

    “你手底那些事没意见?”罗用问

    二娘手底那些个事,好些都是当初从凉州城跟着她过来的,这几年一在常乐县这边又了成绩,这时候罗二娘却让彭二接手那织布作坊,有些人怕是不会服气。

    “我原本是想叫她来羊绒作坊,我自己去那个织布作坊,想想也觉得不合适,还是叫她去经营那织布作坊好些。”二娘亦

    “我们那织布作坊毕竟刚起来没多久,河西各地又开了不少织布作坊,形势并不很好,她若是能将这个织布作坊起来,将来也能服众。”

    “她自己愿来?”彭二这些年经营着凉州城的那家阿姊铺,买卖得也很不错,现在叫她来常乐县经营一个新开没多久的织布作坊,就等于是叫她把之前的积累全丢掉,重新来过。

    “我早前便写信问过她。”二娘言:“她与我回信,说我如今这羊绒买卖越越大,大娘在原经营阿姊铺,亦是得有声有,他日凉州城这间阿姊铺,早晚还是要到大娘手上,彭二自己与大娘并无多少,若是能选,还是更愿意与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