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只是人畜俱乏,再加上天渐暗,于是便不再赶路,就在驿旁边的一个小村投宿,又与村人买了些饭菜来吃。

    主人家待客颇,价钱亦是公,言是冬里白日短,从晋昌城那边过来的商贾,往往走到他们这个村便暗了,于是常有在他们村里投宿的。

    待那饭端上来,这些在大戈了整整一日冷风的汉们也都没有客气,呼呼便吃了起来,主人家也在厅堂一隅另摆一桌,一家老小围在桌边吃饭。

    商队这一群人看起来风尘仆仆的,着装也与这片地区的民众没有什么差异,行事亦是带了几分胡气。

    实际上他们却是从原过来的,之所以换上当地人的服装,学着当地人的音和派,就是不想被人瞧是外乡人,被恶人欺压了去。

    这些个原人这时候看看主人家的饭,比他们这一桌略差些,他们这些付了钱的客人吃的是新粮,那一边吃的好像是旧粮。

    一笸箩杂面饼,一大盆炖羊,便是这家人的晚饭了,吃得倒也不赖,那炖羊还放了豆芽,还能看到几片绿的葱叶

    奇就奇在这家人不仅男女同桌而,他们家那两个小女娃半都不比家里的男娃吃得差吃得少。

    方才还见那妇人给两个女娃一人撕了半块新面饼,这可是连家里的男主人都不曾有的待遇。

    在这个年代,家里但凡有什么好吃,便都要拿去孝顺老人,实际上一般老人也是不舍得吃的,大多都会留给家里的壮劳力,壮劳力就是家里的,这若是倒了,天就塌了。

    壮劳力来便是家里的男娃,男娃大成丁以后能分田分地,娶妻生壮大家族,这个时候的百姓,谁人不想家里人多地广人丁兴旺,这事指望不了女娃,只能靠男娃。

    原地区虽也重男轻女,但绝大多数百姓好歹还是能把女当人看的,那关外的胡人就不一样。

    听闻在那大草原上,女人就跟羊一样是作为财产存在的,父亲死了儿继承,兄死了弟弟继承,族之间一打仗,那就是为了抢地盘,抢羊,抢女人,甚至连小孩都抢。

    这陇西之地民风彪悍,胡汉杂居,他们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这边的女地位大抵不如原。

    这也是可以预见的,在越是落后野蛮的地方,弱者的生存就越是艰难。

    待行到了晋昌一带,况便有些不同,时常能看到一些半大小娘们在街嬉戏玩闹,仿佛没有什么烦忧一般,看她们的衣着,却也不像生在十分富裕的人家。

    心虽有疑惑,他们这一行人却也没有多问,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赶路,直到这一晚行到了常乐县外不远的这个小村,见这一家人这般对待家女娃儿,这才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来。

    “怎的我见你们这一带的百姓,对待家的女儿要比别地好许多?”

    “这有甚的稀奇。”那主人家笑:“富人家的娃儿吃得好,穷人家的娃儿吃得糟,生在什么样的人家,那都得看她们自己有多少福气,女娃儿若是生在咱们常乐县这一片,甭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大抵都是有福气的。”

    “十二三岁的女娃儿,送去那羊绒作坊,每月少少也能挣个四五十文,同样岁数的男娃可挣不得那般多。”

    “那罗二娘的羊绒作坊,今年秋里又收了好些小娘,待我家这两个大些,将来也送过去。”

    “在那里边吃得好穿得好,那日可比这家里舒坦多了。”

    “先前也有不好好活被遣回家去的,直哭得跟个泪人一般。”

    “有得好的,被升了小事,他们家里人现在可风光了,都说过些时候便能当大事,一月能有三百文钱往上……”

    “……”

    乡野村人,原本对外人也没有什么防备,再加上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便把事给这几个外乡人都说了。

    这一群原来的商贾听闻了很是惊讶,他们早前在原那边的时候,亦是听闻过不少关于罗三郎这个人的传言。

    有些人说那离石罗三郎十分能耐,也有人说他低微,行事亦是带了十足的小家气,即便已经仕为官,却依旧满铜臭俗不可耐,还说他现在又开始在陇西买卖了,这哪里又是正经的为官之

    先前他们听那些人所言,也觉得颇有几分理,毕竟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样嘛。

    现如今听这家人所言,莫说那罗用,光是那罗二娘,在当地这些小娘,便是神仙一般的人了,虽是商贾,却十分受人敬重。

    他们这一行人亦是商贾,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是低贱,自古以来便是如此,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怎的在这常乐县,却并不似那般?

    第352章 吉祥

    商业活动确实能在相当大程度上促社会发展,但是在这个时代,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农业才是本,是一切,除了农业意外的其他行业若是过度发展,那必然是有害的。

    在生产力极其低通又极其不便的,这样的认知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百姓若是盲目逐利,纷纷弃农经商,那么一旦现粮危机,那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首先就需要生产力平的提升以及通方面的不断发展便利。

    然后当时的统治者还需要有博大的怀和过人的胆识,毕竟相对于一个商业度发达的社会,原本这以小农经济为主题的社会结构要容易理得多。

    唐初这时候的几个皇帝,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还是后来的女皇帝武则天,都是相当开明有胆识的,也能知人善任,民间各行业的发展亦是一派的欣欣向荣。

    这时候的盐酒铁,都是官营与私营共同存在,就比如拿河东那边的铁矿来说,有一些是官营的,也有一些是私营的。朝廷方面规定,私营的矿主在挖矿石以后,需要向国家缴纳三成作为税收。

    还有盐,唐初这时候也不禁私盐,只要商通畅没有受阻,全国各地的盐价皆不很。若说酿酒,那就更加普遍,官营的酒坊虽然也能些好酒,但是那些有名气的酒,基本上都是私人酒坊酿造。

    虽然与二十一世纪相比,这依旧是一个落后贫瘠的年代,但若是与历史上的其他时期相比,它确实又是一个史上少有的,欣欣向荣的时代。

    罗用很庆幸自己是穿到了这个年代,或者说是作为罗三郎被生在了这个年代,这个年代整来说还是自由豪放的,虽然其多少也掺杂了一些陈腐之气。

    “罗县令,你怎的在这里,可是叫我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