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29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在场好些人都这般说。

    “没事,能有什么事。”王当说着又喊阿普:“阿普,再与我们上两盘饺。”

    “哎。”黑人阿普应了一声,匆匆又往厨房去了。

    “三郎啊,来来,你也别坐着了,拿上筷,跟咱一块儿吃吧。”王当招呼罗用一起吃。

    “这回着实挣了不少?”罗用玩笑。他也不客气,找许家一个小孩要了副碗筷,便也就在旁边坐着吃了,去了一趟离石县,他这会儿着实也是饿了。

    “挣是挣了些,就是这回咱这些兄弟着实都给吓着了,次万万不敢这般冒……”

    “过去的就不说了,哎,吃菜吃菜。”

    “……”

    他们这些人是昨天傍晚到的西坡村,当时好多人回到家里以后都是倒就睡,一直睡到今天午才起床收拾,这会儿大家再一起来吃顿好的,闹。

    罗用与他们一起吃饭,不时询问一两句二娘等人的近况,这些人都说二娘好得很,还得了个罗素心的名,在凉州城可受待见了。

    ·

    二娘她们这边确实也不错,前些时候赵家客舍开张了,她们的阿姊铺便也跟着一起开张,铺里的生意还不错,但与二娘原先设想的况,却也有几分不同。

    在凉州这边,除了少数当地的商贾富,便是那些往来的商队消费能力最,可以说大半个凉州城的经济都是靠过往的商队来带动。

    不过在唐初,贞观十年十一年这时候,西边这边的商业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发达,这两年因为羊绒和皂这些产业的兴起,不少原地区的商贾都来他们这边买货,况相对还要好一,搁在前两年,这凉州城可是比现在还要荒凉几分。

    程度的商业活跃,还不足以使当地百姓富庶,二娘她们开了铺以后很明显就觉到了,除了一些本地商贾富与过往商队,城分居民的消费能力都很有限。

    二娘她们这一间铺开起来,这条街上不少小孩都直往这边凑,但真正舍得掏钱买一东西给自己的孩吃的人家,那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就算阿姊铺生意不错,一个铺再加一个豆腐铺,已经够罗二娘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但她心里隐约总是透着几分失落。

    记得从前在西坡村的时候,三郎便是先教会村里的人豆腐,等到家家都挣得了一些钱财以后,才又推了枣豆糕这些东西。

    那时候她记得村里的村人们虽然还是心疼钱财,但多少也会舍得给家里的小孩买一些解馋了,也有买回去孝敬老人的。那时候她们家里还没有专门的打,还用筷打呢,每回枣豆糕都是辛苦得不行,不过再怎么辛苦,心里总还是兴的,不似现在这般。

    但是罗二娘却不能像罗用那般,教人豆腐,且不说这门手艺大规模去以后会如何,单说这么大一个凉州城,家家豆腐,来的豆腐又该往哪儿卖呢?

    想来想去,二娘认为真正能让这个地方的人挣到钱财的东西,还得是羊绒,这里的羊绒买卖十分兴盛,但是很多羊绒都只经过简单加工甚至都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就被贩卖到别去了,除了一些贩卖羊绒的商贾,当地百姓并没有从羊绒买卖的过程分享到多少利益。

    那么,她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办一个加工羊绒的作坊呢?

    ·

    吃过了晚饭,罗用告别王当等人回到家,坐在油灯,又将二娘这一次托人带过来的信件拿来看了一遍。

    二娘这个人,从前也没在认字这件事过多少工夫,如今这封信写得倒是像样,不知是让别人帮忙了还是怎样,总之字迹还是她的字迹。

    二娘想在凉州城办衣作坊,写信过来问罗用的意思,罗用的回信这时候也已经在路上了,就放在那个装了羊绒被的麻布袋里面,因为担心货在行路遗失,另外又托赵琛帮他传一个信。

    “羊绒作坊很好,只放开手脚去经营,若是遇着什么难题,再叫人传话回来,若是缺钱,只去赵大郎那里拿。”

    赵大郎:……

    第192章 收羊绒

    罗用这回与赵家人合作罐生意,赵家卖的那些梨里边,有一半的收都得归罗用。

    所以无论罗二娘她们在凉州城那边打算要铺多大的摊,本金方面都没什么可担心的,别看这些梨在离石县这边就是普普通通的梨,等到了凉州城,它们摇一变可就成了神仙饮了。

    其实罗二娘在托赵家人帮她带信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这一家作坊的事了。

    若是三郎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不想让织衣的手艺传到凉州城这边,那她便只办一个羊绒线作坊便好,不织衣。

    即便是只羊绒线加工,这前前后后的,也有拣羊绒、洗羊绒、纺羊绒线、染等好几工序。罗二娘这一次想要办的,至少是一个有能力从到尾加工优质羊绒线的作坊。

    这样的一个构思,即使是对时的男而言,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胆的设想了,二娘却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将它付诸行动。

    或许是先前的豆腐作坊与阿姊铺的顺利经营,给了这个原本格略显安静的年轻女充分的自信心。或许是她骨里原本就是一个敢想敢的人。

    亦或许是因为罗用无论是在神上还是经济上,总能给与她充分的支持,让她几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只要一心一意向着自己心向往的方向去发展便好。

    二娘把豆腐买卖给田崇虎,把给彭二,自己则一心筹备那一家羊绒加工作坊去了。

    田崇虎这个人年岁虽小,着实也是很有担当了,又是个勤劳肯的,他们先前请来的那父三人也很靠谱,他们几人一起豆腐,应也不了什么岔

    彭二就更不用说了,罗二娘有时候觉得彭二比自己还要靠谱几分,只是因着婢女的份,她行事也是比较低调,很少,所以真正注意到这一的人并不多。

    过了年关以后,凉州城当地的羊绒市场便没有秋时以及冬初那般火了,来他们这里购买羊绒的商贾也在逐渐减少。

    这时候若是在凉州城购买羊绒,等他们运到安城那边,时间都快开了,若想卖到好价钱,又要再等上大半年。

    二娘她们秋的时候卖掉一批羊绒线以及羊绒,原本就已经赚了一笔,后来又了那么时间的豆腐买卖,还掉先前欠赵家人的那一笔钱之后,手上还剩一些,于是他便用这些钱着手开始收购羊绒。

    事实上这时候的羊绒价钱虽然不是最,却也是草原人大规模往他们这边卖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