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2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宅所在之地,家还有许多辈呢,这么大的事,他若是一就给答应来了,又将那些家辈置于何地?

    那赵家人与罗三郎合作的事他先前也是有所耳闻,其实以那许家客舍的人气以及他们那几招牌菜,若是与他们合作,这家客舍开起来以后,生意定然不会太差。

    再加上今日罗三郎给他们展示的这间屋,如此特鲜明又舒适度极佳的装潢方式,一定能在安城掀起一些议论,只要有人议论有人关注,这买卖自然就能得起来。

    四郎唯一有些纠结的,还是这个颜的问题,就怕有些人对这素白素白的颜心存抵,毕竟在这个年代,多是只有庶人和正在丧期之的人才会用这素白素白的颜

    若是染了颜也行,只是他这时候在这间屋里待得久了,竟觉得这素白素白的颜格外顺,格外令人心松快……

    “呼……”想着想着,四郎不自觉就开始打起了小呼噜。

    对面的掀了掀,心佩服那罗三郎着实厉害,像他哥这么讲究姿容仪态、睡觉永远平躺呼永远平缓的人,都能被他整得打起小呼噜,啧啧。

    第187章 阻挠

    第二天,氏兄弟二人离开的时候,别的东西都没带,倒是一人抱了一件寝衣回去。

    那鹅绒寝衣实在是太柔太舒适了,穿上以后本不想再脱来。

    这么一间寝衣,也是价值不菲,且不提那许多鹅绒,光是绢布都要用掉好些了,里外三层呢,里边两层都是罗用从别买来的品质稍次的面料,最外面那一层用的就是皇帝赐来的那些绢布了。

    这时候的一匹绢布,宽约一尺八,约四丈,也就是四十尺,这一件寝衣又宽又大,里外三层加起来,用掉的绢布都不止一匹那么多,寻常百姓肯定是穿不起的,不过这寝衣若是能有市场的话,百姓们每年光靠卖卖鹅绒,倒是也能给家里添些项。

    话说这氏兄弟回到家里以后,也没有与家其他辈多说,只是与自家翁婆略说了几句,不日便启程去往安城。

    这兄弟二人说来也是不易,今年在山南那边辛苦了大半年,好容易回离石老家过个冬,结果被罗用那一顿请,他们上又要往安城去了,实在也不想再骑了,于是两人一起,坐着一辆大门。

    从他们离石县去往安城的路还是过得去的,兄弟二人坐在车上裹着从罗用那里拿来的寝衣,一路打着盹儿就往安城去了。

    待到靠近潼关那一带,他们还遇着了正在修路的差役和民夫,那一段路走得慢,待过了那一段,前面就是宽敞平整的泥路了,车走在上面都不知有多么安稳轻快。

    听闻日前有那掌的官吏跟皇帝反应说,那泥路太,不利于掌,就算是钉了蹄铁,与关节怕也是会有一些妨碍。

    皇帝在朝堂之上询问诸位大臣的建议,然后就有一个大臣站来,很不客气就说了,这世间的事,哪一样又能十全十,修泥路一事明显是利大于弊,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尚且还要瞻前顾后一番,那他们这些人以后便只吃饱睡觉,什么事都不用就好了。

    于是就这样,这条泥路就轰轰烈烈修了起来。

    至于蹄是不是会因为这泥路而受伤这个问题,只好留待时间去验证,就算有问题,也只能留待以后再慢慢解决。

    就目前来说,大伙儿都觉得坐着车行在这个泥路上十分平稳舒适,因为路的平整,拉车的同样也可以节省不少力气。

    上了泥路以后,氏兄弟便觉他们的车跑起来比之前快了不少,车也不怎么摇晃,行程一轻松许多,觉也没过几天时间,怎的安城便到了。

    安城现如今也是泥路,即使是在这雨雪加的天气,路亦不显泥泞。

    因天气寒冷,氏商行今日也没多少客人,他兄弟二人到了以后,他们的父亲很快就从仓库那边过来,与他二人说话。

    兄弟二人说了自己此行的来意,然后又把罗用的提议,以及他先前邀请他们到罗家去客的时候,所布置来的那个房间,一五一十都给他们父亲说了一遍。

    那父听闻以后,又提起一件不知是自家大儿还是小儿穿过的寝衣看了看,这寝衣这些时日虽然也是被蹂躏得够呛,灰扑扑皱的,但大还是可以看一个模样。

    里里外外看过一遍之后,便顺手就把它在了自己上,裹一裹,缩着脖坐在炕上,叹一声:“罗三郎妙思啊!”

    “阿耶,这件寝衣我都穿了半个月了,也没洗。”九看了看自己那一件寝衣,心顿觉有几分不妙,于是连忙说

    只见他老挥挥手,本不接他的话:“你兄弟二人,这几日便着手开始收鹅绒吧。”

    “喏。”四郎拱手称喏:“儿这便先去洗漱。”

    “去吧去吧。”老爹挥挥手,让他赶去。

    “阿耶……”九又喊一声他老爹。

    “你也去,好生洗漱一番,今晚歇过一晚,明日便开始筹备客舍之事。”老爹言

    “……”九郎又看了他老爹上那件寝衣一,摸摸鼻,心不甘不愿地走了。

    他兄弟二人洗漱歇息去了,老爹独自一人坐在屋里想了良久,然后又坐着门,在这安城转悠了起来。

    这回这家客舍,既然能引那罗三郎家的驻,再加上他们家人的经营,再如何都不应亏钱才对,既然能挣钱,那他自然也就不吝多压一些本金去,把摊铺大一

    正是贞观十年冬季,西元的算法,乃是公元636年,这一年的安城应还算不上寸土寸金,但这时候天底大抵也算很太平了,对外战争的胜利,更是给这个国家的国民带来了大的信心,这信心现在经济上,就是一派兴兴向荣的景象。

    因为对市场很有信心,买卖自然昌盛,房地产行也是节节攀升,在这,想要在安城寻摸一个合适的地段开一家客舍,本金少了自然也是不用想。

    家人在安城经营这么多年,倒是也建立了一些关系网,他们的关系网里面有不少人,都同是这安城的商贾。

    前些时候老爹就听人说,光德坊那个卢记酒肆有意转手,因那卢家乃是秦岭人士,近来听闻圣人正在秦岭那边大力推广杜树的植,很多当地富都赶着这个机会回老家发展去了,那卢氏家几个得力的人也都被调了回去,剩一群不得力的在这边,不到一年时间,就把一家好好的酒肆给经营得半死不活,卢家人有意想要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