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27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用这边,也安排了几个弟连同泥作坊那边的工人,到离石县城外面的租车行那里,开始为罐生产准备。

    他们带了很多土泥过去,在租车行那里,先休整了一片十分宽敞的泥地,又在泥地上面搭起了草棚,另外又从崔翁他们那里订购了好几半人的敞大瓮,专门用来煮罐蒸罐

    那草棚也不是全封闭的结构,在草棚和四面的草棚墙之间,还有二尺余的间隙,用于透亮以及透气。

    等这个临时的罐作坊投生产以后,真正在草棚里面完成的工序,其实也就只有煮罐蒸罐而已,其他程序都可以在外面的大广场上完成,另外他们也在广场上搭了几个四面透风的草棚,到时候削梨的削梨,磨梨的磨梨,大伙儿各司其职。

    待到第一批梨从平夷县那边过来的时候,离石县门这片地方,立闹了起来。

    有几个早早就等在那里的老汉,接过那些脚夫的担,便往三川河边去了。他们这个临时的罐作坊这里并没有井溪,要洗梨的话就得挑去不远的三川河边,另外煮梨的时候所用的清,则需另外雇人从城的一挑来。

    老汉们挑着担到三川河边,蹲在边,用他们糙枯槁的手掌,一个一个将框里的梨仔细搓洗净。

    逐个洗过一遍之后,再将一整筐梨,嘿呦一声,用力拎将起来,筐便有清澈的河哗哗,筐里的那些梨,一个个都带着亮晶晶的,被这秋日里的太一晒,愈发显得清香诱人。

    这一批送来的梨,品质都还不错,为了尽量避免磕伤腐坏,赵琛等人在雇脚夫的时候,便都与人说清楚了,这些梨都是要用肩膀挑着过来的,不能用木车来推。

    那平夷县距离他们离石县,虽然比定胡县还要略近一些,但这一路走过来,没有三四日也是到不了的,路漫漫,这一筐一筐的梨,不知又叫脚夫们淌了多少汗,好在这时候天气并不炎,也极少雨。

    洗净的梨再挑回到城外的泥广场上,上就有几个穿着得看起来比较利的妇人围了过来,两两一起,抬着这些梨分拣去了。

    个大的品相好的梨,要专门拣来切成大块梨,个小一些的,或者是得不好看的,这样的梨主要就是用来榨梨了,在不加白糖的,用一分梨代替清,也能起到增加甜度的作用,另外味也会更加郁。

    这些梨分拣开了以后,就会被人抬到各自的草棚去行后续的加工,先削,然后切梨的切梨,磨梨的磨梨

    削的工是罗用的弟们自己加工制作的削刀,那些妇人用熟练了以后,唰唰几,那一个个梨就都被她们削得净净的,然后再过一遍清,就可后续的加工了。

    罗用这两日从离石县城雇来不少妇人,一日两文钱,不宿,主要负责削切块榨,倒也不算什么十分辛苦的活计,愿意来的人不少,罗用就拣那些衣着得看起来比较清的,也比较健康的,毕竟是呢,卫生安全方面也很重要。

    这一回这个梨的买卖,罗用与赵琛谈好了,赵琛他们那边负责收梨和运送贩卖,罗用这边负责加工制作,以及提供罐包装,最后等这批梨手以后,卖得了多少钱,他们两方平分。

    若是换了别人,罗用也不能答应这样的合作方式,因为这些梨是对方负责贩卖,最后卖了多少钱,那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但是对于赵琛的人品,罗用还是可以信得过,而且,赵琛此人乃是朔州赵家的孙,为人,他的话在赵家向来都是作数的。

    第一批梨来以后,摆在他们前的就是运输问题了。

    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从河东的石州离石县到陇右的凉州城,这一路近两千里地的距离,要把这一批罐运送过去,真是谈何容易。

    从他们离石县发,西去孟门关,渡黄河,然后相继要穿过遂州州盐州灵州这四个周,在灵州再渡一次黄河,一直往西走到陇右,陇右很大,就算了陇右,要一直走到凉州城也很不容易。

    从地图上看,黄河就是一个“几”形,他们这一路的路线,大抵就是要在这个几字间的位置划一条横着的自线。

    近日,在离石县,有不少人都在讨论赵家人这一次打算如何运送这批货的问题。

    听闻那赵大郎近日在平夷县那边收购梨,价钱颇,这一次他们若是要雇脚夫,工钱想来应也是会给得比较快,只是那凉州城实在太远,很多人心动归心动,却并不真的敢去。

    又两日,赵大郎从那平夷县归来,找了罗用一起,在离石县招纳脚夫。

    他这脚夫招的却也奇怪,若只是零散的一两个人,他们并不要,至少也要二十人以上,而且只要本地人,外来的也不要。

    “这一车八个瓷罐,你们两个人一辆车,只要顺利将这些货送到宁朔县,届时我们赵家人会在宁朔县接货,每车付与你们六十文钱作为报酬。”赵大郎对于那些前来了解况的人如此说

    这些人一听只要送到宁朔县便好,并不需要去那凉州城,当便有不少人心动了。

    “那宁朔县在何?”有那不了解况的,问边的人

    “在遂州,往西边走,要过黄河,此一路过去,比去太原城还略快一些。”在场有人为他解惑

    “那岂不是只要十来日便能到?”大人听了,就有些吃惊:“听闻他们这些瓷罐,一罐也就十来斤,一车货至多百余斤,又是放在车上,由两个人推着走,这六十文钱倒是挣得轻省。”

    “你怎的不想想,回程还要走上十余日呢,谁人与你工钱?”一旁有人笑着说

    “听闻那边羊价贱,你们倒是可以收些回来卖。”罗用这时候也说了。

    “三郎可是要收?”有人当即问

    “我倒是想要一些,不过也要不了太多。”罗用回答说。

    他们离石县当地毕竟不是牧区,羊的价钱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他们家又是泥作坊又是杜仲胶作坊的,每日光是给工人饭,都要用掉许多材,若是有那价钱合适的,买些回来煮汤倒也不错。

    “如此,这一趟倒是走得。”当即,很多人就表现想要加这个脚夫队伍的意愿。

    “赵大郎因何只要本地人?”这时候又有一个膀大腰圆的汉着嗓门问

    “此举实属无奈。”赵琛向那人拱手:“还请这位壮士莫要见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