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2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们最担心的就是羊的销路。

    这时候听闻天可汗在城州城见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工厂,预备要向牧民大量收购羊,一时间,很多牧民都向城州集市蜂拥而来,若无意外,今年的城州集市,怕是比去年还要大好几倍。

    都说草原上人稀疏,但倘若将这一片大草原上的牧民集到一,那数量绝对不可小觑。

    而这个罐工厂的存在价值,也绝对不仅仅只是在于收购廉价羊而已。当牧民们开始依赖这一家工厂的同时,他们的脖颈上也就被上了一细绳,也许并不致命,但已足够作为指引方向之用。

    一次,北方的胡人若敢来犯,皇帝陛只要降圣旨,让城州的这一家罐厂停产,停止对当地泛滥成灾的羊加以收购,绝对就可以给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带来致命的经济打击。

    皇帝的罐厂办得越大,指望他们收购羊的人越多,他的影响力自然也就越大。

    北方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知这个理,他们并非没有想过要去阻止,但是又如何能够阻止得了呢,除非他们想要伤害自己族民众的利益,成为整个族的公敌。

    等到了那个时候,都不用那些什么,政治上的竞争对手首先就会来给与他们致命的一击。

    政治从来就是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的较量,不会有真正风平浪静的时候。

    这一次在吐谷浑那边,老可汗伏允去世之后,新可汗慕容顺乃是由唐政府扶植上位,这一场权力争夺的过程,绝对不会是温柔和平的,血是必不可少的。

    大唐这一边,李世民在执政过程,向来都十分懂得笼络人心,从底层人民开始建立自己的威望,从而削弱和淡化世族大家们的影响力。

    而世族集团这一边,显然也不是吃饭的,他们绝对不会睁睁看着君权独大,相权式微。

    而罗用的现,不知又将在这错复杂的关系之,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

    第177章 收梨

    自打上回吴御史等人闹了那些事之后,民间隐隐就有士族大家不喜罗三郎的传言。

    在这个年代,士族大家们的群众基础那还是非常厚的,隐隐比皇家还要厚,尤其是在这些士族大家们的故乡。

    这个年代,所有人都知这个国家姓李,但就在这李氏王朝之,很多人还是会自称吴人蜀人齐人鲁人。

    当地百姓对于他们本地的贵族往往十分拥护,在这些贵族们仕之后,朝为官,在朝堂之上往往也是要为自己的故乡争取利益的,绝不肯让自己的家乡父老吃亏。

    如果有一天皇帝与哪一方士族发生矛盾,在那个士族的家乡,百姓们会站在哪一边,这事不用猜,一般肯定都是站在他们本地贵族那边。

    而皇帝的背后有谁呢,说好听一,他有整个国家,说不好听一,这一整个国家,还不是由那些世族大家与他们的故乡父老组成。

    当初,吴御史等人闹那一番动静,皇帝的态度亦不明朗,河东父老心急,当时就有很多人都站来为罗用说话。

    所以说,河东罗三郎,虽然并非士族,但他现在在河东当地,也与那些士族大家一般,受到了故乡百姓的拥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很乐意看着罗用一打破那些世族大家在某些经济领域上的垄断地位,从经济上给与这些大家族沉重的一击。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河东当地,这新的一力量的崛起,他又是否乐见其成呢?

    而且受到罗用影响的,又何止经济领域。

    这一日,安城几位士族郎君相约到某好友家饮酒,席间,就有人拿一本掌大的书册,言此乃是从离石县而来,这一本书册,仅需十二文钱,现如今在河东当地,许多不甚富庶的寻常百姓,也肯钱买来与自家女认字。

    “竟是只需十二文钱。”一个郎君摇苦笑,十二文钱若是搁在从前,普普通通的纸张也是买不得几张,现如今竟能买得到这样一本册,又是染又是印的,工亦不算糙。

    不过早在那罗三郎那劳什草纸以后,民间造纸者日多,像今日这样的事,应也是可以预料。

    “那吴炽等人,着实是了一招臭棋。”一位郎君拿起酒盅小酌一杯,复又叹气

    “好在他们没成那事,若是成了,他们吴家怕是要‘名垂千古’。”另一人笑

    “吴家家主也是老糊涂了,竟是由得家后生如此胡闹。”一旁又有人说

    “他们吴家最大的项就是那些造纸作坊,罗三郎整了个草纸来,将那造纸之法传于世,简直就与掘了他们祖坟无异。”在这个纸张普及化的过程同样受到重挫的一些家族,这时候就比较能理解吴家人的心态。

    “再如何,也不应此昏招,那罗三郎小小年纪便有此番作为,民间多传有他的事迹,百姓亦是,诛杀这样的人,分明就是想要遗臭万年。”一个面容端方的郎君冷哼

    遥想当年,老庄在世之时,容不他们的人并非没有,但是谁人又敢诛杀圣人?就算百姓愚昧好糊,这世间不好糊的却也大有人在,尤其还有政治对手虎视眈眈。

    前些时候那吴御史等人想要铲除罗三郎,河东百姓相护,去,最后还不是被皇帝给捡了个便宜。

    这还是在他们没有死那罗三郎的,若是死了,因而生民怨,届时皇帝若是狠狠心,顺势就掉一两个世家,以此杀儆猴,树立威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依君之见,我等如今又当如何?”一个年轻郎君拱手相问。

    “那罗三郎既有翻江倒海的本事,我等自当顺势而起,因何却要逆势而为?”那位郎君微笑着说

    不日之后,便有一些安城的郎君,刊印了一些家弟的门书籍,分发与安城的贫苦家,让他们也有认字的机会。

    现在的趋势来看,再不久的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学,肯定不会还像这般,尽是士族弟,既然这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那么他们何不趁早开始笼络人心。

    而这些人的行为,很快就招来了一些其他士族的排斥,认为他们这样的法实在自降份又没有格调。

    他们士族的责任便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自当端正持重,就算生死消也应当要活得堂堂正正,怎么能耍这小聪明,用这样的小恩小惠去笼络人心。

    这些话说起来也是,究其本,有些人还是不想让平民朝堂,不想让他们拥有与士族同等的机会。

    总而言之,在士族集团,对于同一件事,他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