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19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他知的还真不少。

    两个年轻男对坐在厅堂之,东家常西家短地唠着嗑儿,看起来着实也有几分荒唐。

    不过这也不算稀奇,在这年,世族大家之间,连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能掰扯得一清二楚,这时候有个名叫谱牒的东西,很多氏族弟都会背。

    ·

    就在罗用正与郭安闲话家常的时候,安城这边,早前被植在皇家庄园之的那些玉米终于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陛!此乃天赐神粮啊!”朝堂之上,一个司农的官员双手捧着一捧玉米粒,一步一步走到皇帝陛的矮榻之前,伏地跪拜,双手举,将那一捧玉米奉到皇帝陛跟前。

    “依卿所言,只需播一粒,便能这一捧粮?”李世民从他手拈起一粒金黄的玉米粒,拿到前细细查看。

    “正是!”那官员恭声:“非但如此,此粮还不择地而生,就算是在旱贫瘠之地,亦可生。”

    “若是在旱贫瘠之地,收获又如何?”皇帝陛

    “并无什么妨碍,亦可产。”那官员上回答说。

    “!”朝堂之上立就炸了锅,就像是在一锅沸油之上撒了清一般。

    只要一粒,就能这么一捧粮,还可以在旱和贫瘠的地方正常生,这怎么可能?

    寻常农人植麦粟米,一粒去,待到收获的时候,至多也就是手心里的一窝,豆倒是多些,但也没有这么多,再说豆胀气,这是谁都知的事。

    就是不知吃起来又如何……

    皇帝陛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的,当即便命人蒸了一锅玉米粒呈上来。

    这些玉米是罗用从东北收来的老品粘糯,这时候刚从地里收回来,还未晒过,这些人也没想过要把整个玉米放在锅里煮,而是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粒一颗一颗摘来,然后由最有经验的厨师,亲手将它们放,蒸到表微微胀开。

    等到玉米锅的时候,这个大厨房里面已经围了一圈穿龙袍的穿官服的,刚刚他们在朝堂之上闻到蒸玉米的香味,然后皇帝陛一句话,大伙儿就都过来了。

    今日乃是大朝,这么多朝廷官员,就这么一个厨房肯定是装不的,于是官位的都里面去了,官位低的就只好在外伸着脖闻味儿。

    这蒸玉米的香味与他们从前吃过的任何一都不一样,勾得人又是嘴馋又是心馋。

    “……实,应是可以扛饿饱,想来定是不差粟米白面。”那里面的官正在品尝这个全新的粮

    “听闻牲畜亦喜。”有人补充

    “那些牲畜可无碍?”吃都吃了,这才知要问呢。

    “卿尽可安心,我早就命人以此叶喂牲畜,羊皆喜也曾喂鹅,皆是无碍。”皇帝陛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厨房里面传来。

    “陛!此真乃天赐神粮啊!”又有老臣激动呼。

    “真乃天赐神粮也!”诸大臣纷纷附和。

    “……”厨房之不时传来亢奋人心的歌颂赞,所有人都很激动,都说这玉米是天赐神粮。

    至于这包粮当时是在哪里被人发现的,大家自然是绝不提。

    什么?东市某公厕?谁敢说这个,就算皇帝陛不怪罪,这群老臣都能把人骂到臭

    倒是在之后的日里,不少大官家的家仆役,都看到他们家郎君在自家茅厕前面烧香,言是拜厕神。

    第122章 第六谷

    为了这天赐的神粮,皇帝陛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祭天仪式,还让朝最有份的祭祀负责占卜,与天神沟通。

    最后,那位仙风骨的祭祀在那的祭台之上,卜了一个“玉”字。

    皇帝陛便说,这是天神赐予世人的第六谷,名曰“玉”。

    祭台之,众人皆拜。

    不一日,这件事便传遍了安城外,古有神农传五谷,今日天神又赐给了他们第六谷,这是一件多么神圣又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

    城百姓欣鼓舞,奔走相告,又有传信官骑着骏,一路从安城奔驰而,将这个好消息送往各地州县。

    若无意外,朝廷方面决定明年开以后上将玉米播去,等到夏收的时候,各地官员就可以到安城领取了,若是南方州县,时间抓一些,当年便可以开始植。

    或许有些人会说李世民此举太过冒险,对于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粮,还是应该多,再决定要不要推广。

    但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事是绝对安全的呢,尤其是作为上位者,更是时时都在面临各风险。兵贵神速,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只有敢于突,才能不断打开新局面,若是事事都要求个安全稳妥,最后怕只能被人死角。

    这时候安城是一派的欣景象,但是在西南边境,军士们却在浴血奋战。吐谷浑可汗名曰伏允,他采信了天王的计谋,攻打大唐边境的廓洲和兰州,那里正是原通往西域的咽,河西走廊。

    伏允和他的大臣们认为大唐现在国力很弱,肯定不会在这时候跟他们死磕,毕竟就算打了吐谷浑,对大唐来说也本没有什么好

    他们会那么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吐谷浑地西南,约莫就在后世的青海、甘肃以南、四川西北那一带,夹在唐朝与吐蕃之间求生,他们所占领的地方大多地原。

    跟原地区比起来,这些地方一都不适合耕作,汉人也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

    在这考量之,他们选择了开战,然后唐朝的回击也是猛烈的。

    这并不是一个真正和平的年代,战争时刻存在着,大唐周围也是群敌环肆,大家相互之间打来打去,其实无所谓邪恶还是正义,对大唐人来说,大唐就是正义,吐谷浑那边亦是如此。

    现在对方既然已经打过来了,大唐肯定不能不回击,只是那苦寒之地,就算占来也是没有什么用,还难守得很。

    若是把他留来,对于大唐与吐蕃之间,也是一个缓冲,所以最终,这一场针对吐谷浑的战争,大约也只能是一个归顺了事。

    所以这一次这个粮的事,李世民之所以要这么大张旗鼓,想来应该是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国的统治地位,他若不是真正的天,上天又怎么会赐神粮来?

    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宣扬大唐的威势。就像这一次的吐谷浑之战,那吐谷浑若是忌惮大唐的威势,必然就不敢轻易开战。

    想当初罗用之所以选择先把玉米来,看重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