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1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能用了,这猪油皂用来洗手洗澡都腻,洗完以后还泛着一淡淡的艾草香,罗用在亲自试用过之后,觉很满意,认为这个艾草皂可以大批量期制造。

    艾草并不是什么贵东西,在他们当地的田间地都很常见,天这时候,就有不少村人采来当野菜吃,罗用前两天就吃过四娘她们采摘回来的艾叶,和一起炒了吃,滋味还不错。

    待过了端午,艾蒿基本上就都成了,夏秋时节可以采了艾叶回来晾晒,罗用今年打算多收些艾叶屯起来慢慢用,用不完的多放两年也就成了陈艾。

    接来的日,罗用除了关心自家山坡上的那些树苗,就是一门心思艾草皂。

    罗家的这一款艾草皂,个大约也就是后世一块普通香皂大小,价钱是五文钱一块,销路不用愁,每天来多少卖多少。

    相对的,原先那款彩的冷制皂倒是被他给停掉了,那冷制皂的熟成速度太慢,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还要等到那些皂充分熟成,确定没有问题以后再卖去,如此一来,囤货就很严重。

    这皂是要用猪油来的,本钱太了,这一囤积起来,就意味着短时间里面别想拿它们换钱,罗用这不是缺钱呢吗,想想还是先艾草皂卖卖比较合适。

    为了提制皂效率,罗用到离石县北面三川河边的制陶坊定制了一约莫半人的矮胖大釜。

    这大釜分里外两层,间可以加去,罗用在给皂的时候,为了受均匀保证安全,一直都采用隔的方法。

    另外他又找到衡玉的次衡致,请他帮自己打造一个适用于这大釜的搅拌装置。

    最后来一个磨盘大小的一个装置,可以用木架安放固定在陶釜上方,然后再由人力或者畜力去推,外面只要推一圈,釜的搅拌装置就会转好几圈,而且那里面还不止一个搅拌,大大小小好几个,据说这些搅拌转动起来的时候,既可以充分搅拌釜,又不会让快速动的皂缸外,最妙的是还可以据皂的多少调节度,基本上不会现皂太少就没办法使用这个工况。

    罗用将这两样运回家去,在自家后院整理了一间屋来,专门皂。

    他先在屋间铸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结实矮灶,用于烧火加,然后再把那大釜安置上去,这大釜又大又结实,了罗用不少钱,不过这些都是必要投资。

    当天午,罗用就试了试这个制皂设备,将这几日积攒起来的废油杂油统统投,又比例好碱去,最后安装好搅拌装置,在釜烧起小火,一边加一边搅拌。

    这个搅拌装置个大,推起来的时候,就跟推村里那大石磨差不多,只是不需要那么大的力气,刚开始那两步还能觉到阻力,等到瓮的油动起来,也就觉不到多少阻力了,推起来很轻松。

    “阿兄,你可累了,我帮你推吧。”五郎那小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你可推不了这个,甚时候了再来帮忙吧。”罗用笑。五郎得慢,今虚龄也有九岁,得却还没有罗用,这副木架都到他脸上了,他难还能用脸推。

    “阿兄,你让我推推呗。”五郎央

    “行,那你就来推两。”小孩见了什么都好奇,刚刚四娘那丫已经过来新鲜过一遭,这会儿又到五郎,好歹他俩还知前面的店铺要留个人看着,不能把六郎七娘和自家杂货一起撂那儿不

    午这个时候,彭二要到坡去煮猪,二娘这会儿也在后院这边,她最近也不怎么打衣了,罗用最近忙着树苗和皂,家里的活计就被她给接了过去。

    瞅着也到了与赵琛约定的季节,虽不知对方是否能够守诺,但该备的腐总要提前备

    五郎那小双手与脑袋并用,将那搅拌推过几圈,这才兴兴回前看杂货铺去了。

    最近他与四娘每日早起,都要踩着木凳将后院里晒着的这些酱缸搅过一遍,给罗用和二娘她们省了不少事,十来岁的娃娃,在这个年代已经能半个劳动力了。

    罗用最近也寻思着,是不是该送五郎去读书了,离石县里有蒙学,小河村那边也有一个蒙学,但都离他们这里远了些。

    若是送去离石县,肯定就不能继续在家里住着了,离石县每日里商贾往来的,很多外地人,罗用不太放心,殷大娘的事这也才刚过去没多久,再说他家五郎薄,外的饮不如家里好,怕他营养跟不上。

    若是送去小河村,倒是可以每日回家,只每天这一来一回的着实也是辛苦,这一路上又十分荒芜……

    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这五郎读书的事,也就被耽搁到了现在,罗用平日里虽也能教他们一些,却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与学校里的正经教学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总这么拖去也不是办法,罗用寻思着,什么时候找王当商量商量,他那儿王绍与五郎差不多年纪,不知他们那边是什么样的想法。

    至于四娘,照理说也正是读书的年纪,只是生在这个年代,女孩却是去不成学校的。

    新制的制造装备相当好用,充分搅拌和加同时行,皂化速度大大提,这一釜皂加工好了,浇到糖糕模,在墙边的木架上摆满了大半架

    这一块臭皂就是五文钱,扣除成本,怎么着都得挣个两三文,今天这一锅猪油还不算大锅,也是家里的废油攒得不够多,也是第一次试锅,回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多些。

    傍晚时分,罗用去了一趟王当他们那边,与王当夫妇二人谈了谈王绍上学的事。

    那王当夫妇也是想送自家去上学的,也知小河村那边就有一个蒙学,先前还有顾虑,担心自家是外地来的,那小河村的先生不肯收。

    这会儿见罗三郎来找他们说这个事,当即喜望外满答应,若能与这罗三郎同去,自然免不得就要沾一沾他的光。

    听说那小河村的教书先生家里,也养着罗家的猪呢,近来猪价不错,他们村家家都挣得了一些钱财,在这,那教书先生自然也要给罗三郎一些薄面,收一个外地学生并不算什么大事。

    从王当他们那院来,罗用又去村里转了一圈,打听村里其他人家还有没有想要送小孩去读书的,结果转了一圈来,问的人不少,真正快说要送自家孩去念书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在这年,七八岁的小孩都能给家里帮忙了,十来岁就是半个劳动力,平白送去上学,那许多束脩不说,家里又少了一个能活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