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亩地,够是够用了,却也没怎么多。

    只是这全村上,若是别人家的料都不够,就他一个人把地里的庄稼得又又壮,待到收成的时候,别人家一亩地只得二百来斤,他一个人就算三四百斤,那又有什么意思。

    只要他手里有钱,村人家又有粮,他罗用若是缺粮吃了,大可以拿钱去买,又何必死死扒着那料不肯分给别人。

    “你若是有多,我便跟你换几担。”村人也不是真的要和罗用抢料用,只想着对方如果有多,自己便跟他换几担过来。

    之后的日里,偶有村人担来豆渣找罗用换猪粪。

    也有村人费钱粮请罗用那些徒弟帮忙修猪舍的,自家实在是腾不人手来,再加上那些人修的猪舍实在也是很好,三五个青壮一起修一个猪圈,也是快得很,为了让这些猪圈能更经得住使用,村人都要求他们把底的石墙砌得一些。

    修好了猪圈,又买来了猪崽,便有人请罗三郎过去劁猪。

    罗用并没有要吃这碗饭的打算,所以对于这个劁猪的手艺,自然也就没有藏私,谁要想看,尽过来看,赶把手艺学会了,回就不用再找他过来劁猪了。

    “嘶!”

    罗用一刀去,后便响起几嘶嘶的气声,仿佛那刀是割在了他们上一般。

    “嘶!”

    罗用又一刀去,后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气声。

    ……

    “师父,我来试试。”待劁过了几回之后,终于有一个弟了想要自己手试试的想法。

    “行,那你试试。”罗三郎老怀甚

    说话的这个弟名叫刘活,可见其父母愿望之朴素,别的不求,只求他能够活来便好。

    刘活此人其貌不扬,量不得也有几分瘦弱,年仅二十五,看着却已是三十多岁的模样。

    罗用早前跟他闲聊的时候听他说过一些,怀胎不足十月便降生了,又是在青黄不接的早,营养没跟上,于是后来便得瘦弱矮小了,他们家那些叔伯兄弟,个个可都壮。

    像他这样的,先天后天都有不足,成这样的格,也和别人那样背了东西到乡去卖,定是要比别人吃力,若是能学得了一些手艺,就能轻省些许。

    再说罗用的这一批弟

    大冬天能跑去太原城给人盘炕的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心思活络胆也比较大的,又能在开的时候,不贪图太原城那边的生意,及时赶回来帮罗用耕地,说明他们也都是知恩图报,拿得起放得的汉

    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初和许家那三个兄弟一起过来的,后来又三三两两赶过来几个,也在其

    后来又有一些学了盘炕的手艺人想要认到罗三郎门,结果先前那些弟却放话去,说师父不广收门徒,你们既然从他那里学得了手艺,在心里敬重他也是一样的,不必个个都与他行师徒之礼。

    这便是罗用的意思了,他边确实也是需要一些帮手,但却并不想太大动静,这毕竟是封建王朝啊,你一个人整那几百上千个弟,那是弟呢,还是兵士呢,该不会是想造反吧?

    再说这人一多起来,麻烦事也多,像现在这样有那么二十几个人来来去去的,便很足够了,将来若想再扩张一,那就等将来再说。

    转,时间已是五月旬。

    廿五这一日,罗家院,那些都是来买糕的乡人,也有从县里赶着车过来买的,一块糕一文钱,以现这铜钱的购买力,在他们当地倒也不算十分便宜,但吃得起的人还是很多,尤其每月只有逢五这三天有,一个月只那三回,舍得吃的人家那还是比较多的。

    后院那边,罗用的几个弟在院里排排坐,一人抱着一个木桶,手里拿着罗用新制的打,哐哐哐打着,待打发到了他们师父要求的程度,便在桶上盖一块净的麻布,送去灶房那边。

    灶房里,罗大娘和罗二娘负责将那些打好的拌上红枣红糖面粉枣泥豆沙等,林兴乐负责烧火,有那蒸好的枣糕,也是他负责搬到小卖那边。

    小卖这边着实是闹,前来买糕的人络绎不绝。人声,声,不绝于耳。

    屋檐那一只正在孵的燕,不时从泥巢之一个黑黑的脑袋往看,另一只去觅的,每次回来,也都要在院里转上几圈再走。

    罗用切糕收钱的就没个闲来的时候,四娘和五郎两个倒也很能帮上一些忙。

    至于最小那两个,被关到后院去了,给枣糕吃,叫他们和麦青豆粒儿一起玩,还有那些正在打的弟帮忙看着,罗用他们也都是比较放心。

    话说廿五这日清晨,有两人一路骑了离石县城,找城百姓询问,他二人往西坡村,该走那条路。

    城百姓便指着城门的方向说:“你二人城去,看哪一条路上行人车最多,便往哪走,等走到了这附近最闹的那一个村,便是西坡村了。”

    此二人那指路人所说,很顺利便找到了西坡村,看到村那个小院人很是闹的样,一问之,果然便是那罗三郎家宅。

    于是这二人便分工,一人在这边看守匹,让这两匹在附近吃吃草,看那罗家院那人的模样,这会儿应是挤不去这两匹大了。

    另一人则拿了信去寻那罗三郎,找他说明他们这一次的来意,向他买些羊绒袜。他二人打算在买了袜以后就回离石县城,今晚在那里住一夜,明日一早便启程回安。

    两人约定,于是负责看的那人便在村外找了块草地,让儿吃草,顺便自己也找了个地方坐来歇歇,看着村闹景象,也是有些新奇。

    他二人从安城一路骑过来,虽也有经过一些城镇,却没想到,在这个小小的西坡村,竟然能看到这样生机闹喧哗的场景。

    这时候地广人稀,整个大唐朝约莫也就那么两三千万的人,哪能不荒凉,这时候的人见惯了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换了罗用这从二十一世纪穿来的,看在里便觉十分地荒凉。

    安城确实是闹,但是这天底,又能有几个安城。

    “怎的还不来?莫不是那罗三郎不认得信?”等来等去,都没等到同伴从那罗家院来,那个负责看的汉也是有些着急了,奈何有这两匹在,他也不好跑去看究竟。

    又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那家伙怀里抱着一堆东西匆匆忙忙向他这边跑过来,边跑还边冲他这边大声喊:

    “哈哈哈!你定是想不到,这山野小村竟还有这般好的吃!这糕当真是比芳斋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