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服 - 分卷阅读5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也盯过墨鲤跟孟戚, 可这两个人他后来就没再见着。

    老七不敢说自己被人袭击,只能装傻。

    他心疼地用二十个铜板买了灵药村的村民的劳什“驱邪结”。

    那玩意跟端午时小孩的五绳结差不多,在手腕上很是别扭。

    这些天村里的绳结卖得特别好,原本卖十个铜板的, 一就翻了一番。村人想喊更的价,可再贵就没人买了。灵药村的人因此心里不舒坦,总想着把药膏跟绳结带到外面去发一笔横财。

    这不,借着这次发洪的机会,有几个人借说要到邻村探亲戚看况,悄悄在包袱里了药膏罐,跟在商队后面,打定主意如果遇到匪盗就跑。

    老七心直发笑。

    果然到了县城,灵药村的人背着包袱四兜售,愣是没人搭理他们。

    灰土脸的庄稼汉,官话都说不全乎,拎着一堆瓶瓶罐罐就说是灵药村的药膏,谁能保证是真的?

    药堂跟铺卖的是瓷瓶(倒卖的商队把药膏拆装较小的容),一看就是彭仙人拿来的好东西,再说在城里开铺的那些,百姓信得过,万一事铺也跑不掉,街兜售的谁敢买?

    灵药村的人一看不行,只好降价,反正城里卖得比他们贵好多呢!

    确实有人听到便宜过来了,然而见到便宜的东西人人都想更便宜,不断地杀价,杀得村人冷汗直见着价格一到底他们不肯应,买的人却又叫来看闹的街坊邻居,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再便宜一,他们肯定包圆了。

    等他们咬牙一,杀价的笑眯眯地回家拿了称,打开罐,刮了一层,丢一个铜板走了。

    灵药村的人目瞪呆,伸手要拦,对方破大骂说反正自己买了,别人不想买那是别人的事。

    卖去一整罐药膏的还没来得及兴,上就有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哀嚎不已的婆,拽着灵药村的人说他卖假药,涂上后了人命。婆嚎得震天响,同来的壮汉把卖药膏的人殴打一顿,抢了钱财和药膏转就跑。

    等人爬起来,那婆早就不见了。

    ——生意若是那么好,街面上的地痞恶吃什么?

    官府人手不够,盯不过来,只有逢年过节开集的时候才有人巡逻,别说冒冒失失地拎着包袱城卖货,哪怕是跟铺的行脚商人也要找对路认对门。

    车夫老七看着商队卸了货,找了空当说要去城隍庙拜一拜,然后飞快地穿街走巷,仔细留意自己后面有没有跟踪的人,半途遇到灵药村人垂丧气鼻青脸地往外走,差了声。

    他把腕上的绳结狠狠一捋,随手丢了脏里。

    县城浸的况很严重,一些巷的积至今未退,所有房屋外都留着半墙痕,人们忙着铲掉墙上的烂泥跟青苔,再将狂风坏的东西运去,每条街都有修屋铺瓦片的人。

    对一心要隐藏行踪的人来说,非常不自在。

    老七索找了一家茶摊混到傍晚,待屋上的人都没了,才去找风行阁在这座县城里的分舵。

    这是一家米铺,运货的苦力在铺后面的库房门来来去去,老七摸着墙暗巷,看看前后无人,这才照某规律踩着特定的青砖走完夹,然后伸手在墙上用力一推,打开了一扇机关门。

    老七弓着腰钻去,门又飞速地扣上了。

    去之前,老七绷了背。

    果然一把利刃迎面劈来,老七死死闭上,不敢轻举妄动。

    寒气扑面,停在鼻尖前。

    “鲍……鲍掌柜,您这是?”老七结结,一副惶恐无比的模样。

    持刀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者,双目有神,那刀宽且厚,不像寻常江湖人用的,倒仿佛是沙场厮杀的金背大环刀。

    “昨日有煞星来闹事,名要见‘山虎’问彭泽匪之事。”鲍掌柜人老嗓门却依旧雄浑,他厉声喝问,“说,是不是你小搞得鬼?招来的麻烦?”

    车夫老七顺势往地上一跪,讨饶:“要不怎么什么事都瞒不过您老的睛呢?小的这是没法,为了保命!再说这事本来就是代宁王受过,当官的自己不想剿匪,把活儿推给我们,这麻烦……嘿嘿,您老可别给他们兜着。”

    老者用刀背拍了拍车夫老七的腮帮,哼声:“别机灵过了,你为谁办事,老夫心里有数。”

    老七赔着笑,小心翼翼地说:“嗨,小的捞,给两家活罢了。我要是真的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您老还不早就把我劈了?要我说啊,吴王那边是冤大,不如咱们风行阁来得实在……”

    “够了!”鲍掌柜不耐烦地说,“老夫没心思跟你扯犊匪的事你还告诉了谁?”

    “这,这还用说吗?”车夫老七吞吞吐吐地辩解,“风行阁在这边跑的几十号人,只要不是笨,猜都能猜来。可不是剿匪这么简单,官仓里的粮多得是,还派人悄悄去乡跟吴地采买……虽然伪装成了荆王的人,但是瞒得过我们风行阁吗?”

    鲍掌柜嘴角往耷拉,一脚踹在车夫老七上。

    “没事就。”

    “上,上!”

    老七珠一转,笑嘻嘻地溜到旁边的矮桌,找伙计述了一份“在灵药村遇到两个文士”的消息,把孟戚墨鲤的外表形容得非常详细,那伙计也是个能人,随手勾了两张图叫老七认。

    “不对,这睛……还有鼻……这气度……”

    说到后来,老七脆拍着大说,“就是比起苏州第一才、秦淮几位名士也不差什么,据说还是钱塘郡来的。”

    伙计努力地画了个形似,最后不画了,索在旁边标注了几句。

    “画是一百铜钱,一共两幅。”伙计给老七记账。

    老七浑不在意,咧着嘴笑:“肯定有人买他们的消息,休说两百钱,二十两银兴许都能赚得回来。”

    鲍掌柜一言不发,看着车夫老七哼着歌走了。

    他,找个借把屋的伙计打发去,并锁好了门。

    一人影从房梁上无声无息地落地,信步走到桌前,拿起图饶有兴致地打量起来。

    “孟将军。”

    鲍掌柜恭恭敬敬地抱拳,还差要半跪地行礼。

    孟戚抬手虚空一扶,鲍掌柜的腰就弯不去了。

    事实上孟戚也没想到昨天能在这里遇到故人。

    鲍掌柜在江湖上毫无名望,他曾为楚朝边军教,一武功很是了得,都难找敌手。这不算什么,主要是他十四岁就征战沙场了,在孟戚麾过半吊的先锋官。

    那时靖远侯才,不愿让小将去冒风险,把他“扔”给了后方运粮守粮的孟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