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个崽 - 分卷阅读2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是昨日的火锅底料里的一些常见的调料都被她记来了。吃一顿火锅就能吃里面的大分调料,看来这些日没白认香料,关键还得鼻灵。

    “画来的东西只你自己认得也行,不过字还是要认。你还小,还不了什么,若想尝试菜,可以让丫鬟和厨娘在旁边帮忙打手。”安觅把小册还给她。

    二丫喜得直,“我知了,二婶。”

    平安却是盯着他二丫那个小册睛骨碌碌地转。他扭看向他娘,“娘,平安也想要小书。”

    这样平安以后想写字画画就不用把纸打开来又要折起来了。

    “行,娘给你。”这没什么难的,很快就能好。

    知对面住着位大儒,还是魏景和的补习老师,安觅把这事跟魏老太说了,魏老太就让人用盒送去一碗豆浆,几个羊,几油条。

    莫老看着对面送来的早膳,才说有不懂的可以来问他,这弟就忙着送早膳来了,倒是有心。

    莫老,等看到盒里的一碗黄,第一还以为是羹,冷哼,这是当他三岁小儿呢。再看,不是羹,是汤。凑近了闻还有豆香。

    莫老走遍天,什么东西没尝过,就连羊都喝过,这个还真没见过。

    莫老是个勇于尝试之人,他端起碗来喝了一,醇香丝,甜而不腻,味不错。他又拿起一旁炸得焦黄的东西,咬一,表酥脆,里蓬松,再喝一豆浆,绝

    这魏家祖上都是农家,能这些新奇的吃,也唯有那个来自海外的魏夫人了。

    海外……他也动过念,可惜历史上去过的人十不存一,回来的也说海上会吞人,一旦踏上了就是条不归路。

    *

    用完早膳没多久,平安又收到皇们的信,说他们的猪都被拉去治病了,以后由人统一养。皇们觉得定是因为他们的猪跑输了的关系,父皇才不让他们养了。

    魏景和和安觅听了瞬间明白,皇上是要拿皇养的这几试验,若阉割了后,这几猪生加快,效果就会更明显,得结果更快。

    平安又给他们回信,说他也不能养小和小黑多久了,等过年就吃小了,到时候吃猪炖粉条,他娘已经让人粉条了。

    还有,平安的羊咩咩昨日已经用来吃火锅了,你们吃过火锅吗?把菜放咕嘟咕嘟的火锅里就能吃了,辣的是大人吃的,不辣的是小孩吃的。

    如今平安画人和画小最顺手,没有怀远哥哥在旁边加上字,他就把会写的“小”和“平安”写上完事。

    这封信又先传到承光帝这里,几个孩之间的信已经成了他每日放松的东西。越看平安那些画越来越自成风格,再看皇们的,还是瞎画一通,尤其是大皇的,画来的东西完全跟要说的话没一个对得上,说好的有了铅笔会画得更好呢?

    “猪炖粉条?朕听闻镇国公和肃亲王昨日去魏府吃了顿羊火什么锅?有个叫辣椒的东西,是魏夫人从海外带来的。”承光帝耳目灵得很,只不过觉得那不过是个调料,就没放在心上罢了。

    魏景和来年参加会试在承光帝这里是过了明路的,承光帝原本还想着给他指个老师教导一二,没想到他竟了莫老的,莫老可是一生钻研学问之人,连官都不愿意

    连他都不知莫老回京后的落脚会是在那里,魏景和更不可能率先知才把宅买在那,他记得那宅还是从被贬的忠勇伯手里买到的,也因为那宅,魏景和才由此查到忠勇伯府上。

    只能说,福运大,连随意买座宅都能遇到大儒住对面。

    皇们听了小喜传达信里的意思,瞬间忘掉失去猪的悲伤,一个个让人去御膳房火锅,他们午膳要吃火锅。

    御膳房也懵,火锅是什么?火和锅分开来他们知,可是合在一起他们不知啊。

    这话传到承光帝那里去,承光帝就让人去了趟魏府,拿了个方回来,还有一包辣椒粉。

    安觅给的方自然是目前大虞能有的东西,因为顺便教二丫认调料的关系,她也差不多摸清大虞都有什么调料了。加在一起也能凑成火锅底料,御膳房的御厨有了大概方向,来的不会比真正的火锅底料差多少。

    皇里,承光帝和皇后还有几个育有嗣的妃嫔吃了一顿羊火锅,御厨尝过辣椒的味觉得太呛人,所以不敢放太多,以至于承光帝没吃辣的来。不过这个吃法倒是新鲜有趣,在大冷天里边煮边吃,和又不怕菜冷,失了胃

    比起吃,皇们更喜自己涮火锅的过程,他们觉得平安的娘不但会吃,还会玩,平安是个让人羡慕的崽,他们开始期待平安说的猪炖粉条了。

    魏景和在家养伤的第二日,便带着书,牵着平安去对面宅

    莫老听说魏景和来了并无意外,只是问,“只他一个人过来?”

    ☆、第96章 第 96 章

    “还带了他家小公。”老仆忠伯说。

    莫老, “去备些容易克化的心。”

    “哎!老这就去。”忠伯笑着退。老爷一生钻研学问,未娶妻生,虽然弟不少, 也带孩来拜见过,可能让老爷心的可不多。

    了门外,见到那魏侍郎牵着一个致白的小孩缓步而来。大的端方文雅, 小的跟尊瓷娃娃似的, 叫人见了打心里喜

    魏景和让观言把带来的礼送上,忠伯说老爷不收礼, 除非你想被赶去。

    魏景和那日就是看到送礼的人被赶来才多听了一耳朵, 方知这对面住着莫大儒。

    莫老一生以书为伴,在繁文缛节上也有些固执。

    “不是什么礼,只是家母听闻莫老刚回京,必定还没来得及备过冬的东西,便给送了张被。”

    忠伯:……

    跟了老爷一辈, 见过各各样的礼,没见过送被的。

    这应不算礼吧?就跟昨日早膳一样。

    忠伯确定里面没夹带什么贵重礼就收了。

    魏景和被领着到书房,书房窗开敞,墙上挂的或是岁寒三友, 或山, 以及一些大家真迹,古今皆有。隔间的墙角有素琴,有书架、笔墨纸砚, 对于读书人来说,犹如置天堂。

    莫老坐在位上, 表面端着, 实际睛都落在平安上了。

    他才不说, 昨日看到小孩和他娘在府门外堆雪人,童言童语间,极有自个的想法,一看就是个脑灵光的。见他爹来了,也想找个机会见见他那发现红薯拯救大虞的爹,这才现,说希望他用才学来堵住天悠悠之的话。

    魏景和带着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