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个崽 - 分卷阅读1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平安忽然往仪仗的人群里走,连忙对周公公告了声罪, 赶走过去。

    人群主动为他让开藏在后面的两个人。一个锦袍玉带,仪表堂堂;而站在他后一步的人正是平安拉扯的那个。

    那男用折扇遮着脸, 微微侧过去,看不清面容。

    魏景和到的时候正好听到平安昂气的问话, 他的目光落在那人腰间垂挂着的玉佩, 神一怔。

    平安都能认来, 而他放在手里挲多年,不可能认错。

    这人腰间挂的正是他的玉佩!

    可是, 昨日给平安洗澡的时候,他亲看到玉佩还在平安脖上挂着的。

    魏景和上前站在那人面前, 把平安拉过来,冷冷声,“不知这位公上的玉佩从何而来?”

    这话一,男意识想扯玉佩藏起来,也因此了面。

    魏景和看着这个人,笑了,“云兄别来无恙?”

    这人不是别人, 正是当年那个换了他醒酒的同窗, 他正愁不知从何寻起呢, 这人倒是亲自送上门来了。

    云从文也悔啊,天报上只说顺义县的县令发现红薯云云,又没说他姓甚名谁,他又初到京城,听闻表兄要来接任顺义县县令一职,他就谋了个幕僚的位跟着来了。

    因为是跟着宣读圣旨的仪仗队一同发,也没功夫问问那县令的生平,到了之后,看到从县衙里穿着一官袍走来的人,他心里一片绝望,这时候走也不是,只盼着这县令大人接了旨后不要注意到他。

    谁知魏景和什么时候有了个儿,还认上挂的玉佩。

    “晚生云从文见过大人。”云从文不得不拱手行礼。

    魏景和颔首,脸上并没看异样,他看向另外一个。

    “官关聿修见过魏大人。”关聿修拱手对魏景和行礼,一声“官”足以表示这圣旨是魏景和升官的圣旨。

    “这位公是你何人?”魏景和问。

    关聿修世家,打小就练就看人的本领,知这魏大人与他带来的人八成有旧,赶,“此乃家为我寻的幕僚,大人若有何事可随意置。”

    魏景和,看向云从文,对周善,“周公公,官发现一小贼,可否先容官将人捉拿?”

    周善听到动静不对,也走过来了,看到云从文上挂着的玉佩,他自是一就能认这玉佩正是当日在魏家,皇上赐给魏家小公玉佩时,魏家小公来给皇上看的那一块。

    虽然不知这玉佩怎么跑到这人上,但他不会预。

    “自然是捉拿小贼要,咱家不急。”

    云从文瞪大,怒,“魏大人,你我好歹同窗一场,怎可如此诬蔑于我!”

    “人赃俱获。”魏景和伸手扯他腰间的玉佩,手是熟悉的温

    他先的不解,将玉佩收起来,“来人,将人拿!”

    衙役听到命令,立即上前把云从文抓住,这可是他们见过的最笨的贼了,偷东西偷到他们大人上,还跑到大人跟前来打

    “爹爹,玉佩……”

    平安看到爹爹手里拿着的玉佩,也想拿自己的来对比。

    魏景和赶止住他,“平安乖,先同怀远哥哥回去,爹爹还有好多事要忙。”

    平安听了才想起他把怀远哥哥抛了,把刚刚扯的吊坠绳回去,转去找怀远哥哥。

    虽是不妥,魏景和还是上前,对着车拱手,“有劳夫人照顾小儿。”

    “魏大人客气了,怀远与平安好,我自是将平安当自个儿一样疼。”

    魏景和自然不会当真,“多谢夫人。”

    看平安被柳飞抱上车,魏景和让两个衙役跟上。哪怕是柳飞,若路上真了事也只会先保住怀远。当然,真事,两个衙役也不了什么用,这也只是他以防万一。

    等车走了,魏景和就在衙门外跪地接旨。

    “奉天成运皇帝,诏曰:顺义县发现红薯此等产作,于国有功……”

    圣旨的大概意思就是,顺义县发现红薯此等产作,于国有功,顺义县百姓无私献红薯,拯救天万民,可称红薯第一县,特赐功德碑一块,记危难于国有功之人。

    衙门八字墙外本就是让百姓听审,或听衙门有事宣讲之,听到有圣旨来,早有百姓远远围在外围观。

    如今听懂这圣旨的意思,人群呼声响彻云霄。

    谁也没料到会有如此大的好事,今后,他们顺义县不但有御赐功德碑可供后人敬仰,还被皇上赐称号,红薯第一县,全天都知红薯是顺义县去的。

    这还没完,周善又拿圣旨,笑眯眯看了魏景和一,打开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顺义县县令魏景和惊才风逸……以红薯拯救大虞,于旱灾之时开创收集之法让百姓度过难关,于蝗灾之时敢冒天之大不韪让百姓捕捉蝗虫为……凡此,功不可没,特简为侍郎,着十日后到京上任,钦此!”

    一从七品到三品,连升四级,他恐怕是自古以来升官升得最快的一个了。

    “臣,领旨谢恩!”魏景和叩,双手接过圣旨。

    别人不知,周善可是知皇上让左相好好养病,是让他替这魏大人占着位的。一连升到三品,已是皇上历排众议能的了,叫他先在好好磨炼也好。

    百姓们听说魏大人升官要走了,瞬间没了之前的兴奋劲。

    魏大人多好的官啊,百姓遇到困境,到魏大人这里都能帮着解决。魏大人,甚至魏大人一家都还在与百姓同甘共苦,如今日好不容易才缓过来,皇上怎能就把人调走了呢。

    这不是等于让人摘了魏大人辛辛苦苦好的桃吗?

    “魏大人,我们舍不得您!”

    “魏大人,是因为您才有如今的顺义县,您是顺义县的再生父母!”

    “魏大人……”

    听到百姓依依不舍的样,魏景和心,想到当初接顺义县时的困境,再到如今的安定,也有了几分不舍。

    不枉他整日整夜想着如何治理好这个县,如何带他们活去。

    “大家静一静,本官到哪为官都是为皇上,为大虞效劳。这位是新来的县令关大人,相信关大人也会如本官一般民如,将顺义县治理得更好的。”

    大家都静了,比起新来的不知什么脾的县令大人,他们更愿意要魏大人。

    他们不相信天底还有像魏大人这般真正民如之人,魏大人那当真是过得与百姓一般,就连都很少带衙役。

    “魏大人民心所向呐,官日后还得多同您学习。”关聿修恭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