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成熟时 - 分卷阅读13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琴键因为和空气隔离,依旧光亮如新,但她指尖上去之后,就知这钢琴太久没调过音了。

    小的时候,梁婧云就是用这架钢琴一遍一遍耐心地教导她学习弹钢琴。其实,牧鸿鸣也教过她钢琴,只是他教的东西跟梁婧云不同。

    她想起牧鸿鸣对她说过的话。

    “遥遥,从一个C键到一个C键,叫一个八度音程。你数数这个八度音程里,一共有多少个键?”

    “八个。”

    “小傻瓜,你只看见白键,黑键呢?”

    “五个。”

    “那八个加五个,一共几个?”

    “十三个。”

    “你看黑键是不是被分成了两组?”

    “嗯。”

    “每组几个?”

    “一组两个,一组三个。”

    “二、三、五、八、十三。这五个数字很奇妙,你知为什么吗?”

    “不知。”

    “斐波那契数列第三至第七个数字就是二、三、五、八、十三。”

    “爸爸,斐波那契数列是什么?”

    “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组数列,爸爸跟你讲啊……”

    好端端的钢琴课就这么被牧鸿鸣歪成了数学课。可惜牧遥到现在都没清楚斐波那契数列是什么,可是她对这个数列的名字却印象极

    沈亦淮带她去买新钢琴的时候,正巧有人介绍到一款钢琴背后的图案是数学里著名的斐波那契螺旋线,牧遥便要了那架钢琴。

    原因无二,只是对这个名称有莫名的好罢了。

    “遥遥,在想什么?”沈亦淮的声音将她从回忆唤回。

    “只是想起以前的一些事了。”

    “这架钢琴要带走吗?”他问。

    “家里还有地方放吗?”

    “你要是想把东西都带走,我就专门给你买个房放这些。”

    第87章 番外四

    虽说牧遥向来不拿沈亦淮当外人, 但是涉及到房那么大的事, 她还是要好好斟酌一的。

    毕竟两人还没结婚呢, 专门给她买个房放这些旧家, 太浪费了。

    “我房间现在不是空着吗?可以把东西搬过去。”牧遥说, “我现在都住你屋里。”

    “也行。”

    牧遥把钢琴盖合上,又将防尘布放,转而去书房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拿走。

    书房里有贴着墙面摆放的大书橱,书架上摞满了书籍。这些书籍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两类, 数学理计算机等书一看就是牧鸿鸣的。

    虽说牧鸿鸣是搞数学的,但数学钻研到尽, 免不了要与其他科目产生各各样的联系。牧鸿鸣曾经从理学理论获得过启发,发表过一篇跨学科的数学论文。对他来说,掌握五八门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书好多还是外文原本, 除了英语, 还有德语法语等等, 牧鸿鸣通英语,但其他语言不见得灵光,梁婧云在这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另一类书是有关各国文学及文化研究的,这是梁婧云的研究领域。作为一个翻译,能到“信达雅”,只通外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文学方面要有颇的造诣。很多文学家会同时兼任翻译家, 这两者有极大的共通

    “这些书都带走吧。”沈亦淮, 这些东西非常宝贵, 能让牧遥留个念想。

    牧遥蹲,将书橱方的柜打开。多年未清理的柜门上有积灰,她一动,灰飞了来,迷了睛。

    牧遥意识想去睛,沈亦淮制止了她。

    她眯着,嘟哝着:“。”

    沈亦淮蹲着,大的蜷在她旁。他伸手轻轻掰开牧遥的,轻声:“我看看。”

    她睛里蓄了一泪,光粼粼。

    沈亦淮对着她的睛轻轻着气,大概一分钟后,他揩去她角的一滴泪珠,说:“应该没事了。”

    牧遥眨眨睛,果然好受多了。

    沈亦淮从袋里掏一个黑罩,递给她。为明星,自然是随常备这些行了。

    “我用不了。”牧遥解释,“正常尺寸的罩我了都大。”

    男人的罩给她用,简直能蒙面。倒不是沈亦淮脸大,实在是她的脸太小了。

    柜里倒是不像外面落了那么多灰尘,牧遥随手从里面拿一叠纸。

    纸上写满了数学公式,有的还了图,可惜牧遥一个字也看不明白。这些应该就是牧鸿鸣的手稿了。

    他工作时候用过的手稿绝对不止这么些,他没把这些手稿扔掉大概是还有些价值的吧。

    “上次周叔叔跟我说他想要我爸爸的手稿。”牧遥说,“就是我爸以前的同事。”

    “你要把这些给他?”沈亦淮问

    “我留着也没什么用,我看不懂这些。我在想,如果里面真的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找一个人来继续他的研究也好的。”牧遥说

    牧遥从小是在牧鸿鸣大的,虽然她不懂的数学,但对这方面懂得比一般人还是要多不少的。

    比如费大定理的发现。费在阅读文献的时候随手写了一个笔记,“……一般地将一个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我确信已发现了一妙的证法 ,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

    正是他这一句“地方太小写不小”,足足让后人为了证明这个定理费了三百年的时间。由于当初并没有找到费的手稿,所以费三百年前有没有证明这个定理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能找到他的手稿,也许后人也不一定要走那么久的弯路了。

    大分科研工作者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坐得住冷板凳,几十年钻研一个问题也甘之如饴。能够在人类知识大厦上添上一块砖一块瓦,便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作为一个数学家的女儿,牧遥理解牧鸿鸣。她不会自私地留这些手稿,她希望这些东西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是你爸爸的东西,你自己置就好。”沈亦淮说,“不过这些东西很珍贵,选择给谁需要三思。”

    “嗯,我知。”

    沈亦淮帮牧遥把这堆手稿从柜里搬了来,不多,但绝对不少,摞起来差不多有牧遥半人那么

    沈亦淮拍拍手上的灰,他看到这堆手稿的最上面,似乎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是乐谱?”他拿起一张,举到牧遥面前,“还是手写的。”

    牧遥看了一就可以确认这是牧鸿鸣手写的乐谱,他写的不是五线谱,而是简谱。

    牧遥觉得奇怪,她对着简谱,轻轻哼唱了两句,她确信这不是别人写的歌。

    “你爸爸业余还作曲?”他问

    “我不知。”牧遥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