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zuo知青 - 分卷阅读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荣。”

    公社的人哈哈笑,“……”没工分分不了粮,看你还光荣不。

    这边苏卫民才离开队里,大伙儿要去活呢,就听到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了。

    车上堆着一拖拉机的粮,粮上面还坐着人一群人,。得亏拖拉机开的慢,要不然还吓人。

    开车的是李芳。她一天刚蒙蒙亮就门了。

    这不,早上上工之前,隔大队就把粮给装上车了,然后给拖过来了。

    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嚷嚷,“李知青,你们这是啥呢?”

    李芳喊,“隔大旮旯大队的,来这边加米加面的。”

    “你们这还用车去接?”

    “那可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嘛。”

    坐在车上的老人孩们个个觉得倍儿有面。瞅着没,咱这还专车接送呢。

    在一群人羡慕的,车往加米厂开去。

    倒是有想的远的人突然想到,“哟,这么多粮,今天这一天机都停不来了。 ”

    果然,这一整天的时间,加米厂的机就没咋停过。

    有些人是早上跟着车来的,排队排到了晚上了。

    好在人家也不着急,反正一车送回去的,早晚都是一起走。

    总比去别的加米厂,有时候还得走夜路呢。

    女知青也忙的脚不沾地的,她们力气小,不能直接扛着袋往机里面倒粮,只能用装了一的往里面送。

    不过朱琳和晓华这边可乐坏了,她们负责账收钱登记的。

    从早到晚一直在账,有些是直接收粮抵账,有些是收的现金,几分几的,一摞摞的,拿在手里都兴奋。

    因为宣传工作到位了,加上这些苏家屯服务好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大队的人都特意来苏家屯这边搞加工了。除非着急才去公社或者其他大队,要不然宁愿排队,也等着苏家屯的车过去接。

    一连好多天,除了苏青玉规定的每周休息日之外,其他时候,机都没停过。

    月底苏青玉就算了算这大半个月的收了。

    厂里收费标准是加米三钱一百斤。磨面程序复杂,收费标准是一分钱一斤。

    除去电费和柴油费,机和房租等费用,每天纯利也有二十块钱。

    如果不是因为厂太小,机械少,还能赚更多。

    当然,这个纯利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她们也就十来个人,农村工资标准不,不像城里那样一个工人二三十,三四十的。除了苏青玉作为厂,每个月十八块钱之外,其他普通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标准是十块钱。守机的因为要扛东西,还多一块钱力费。

    一个月的工资开销也就只要一百。剩的钱那都是纯利了。

    而且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能拿到手里的钱,不像队里,每年给社员们发钱都发不来,成年男一天也就两钱的收。一个月也就六块钱。还拿不到手里。

    苏青玉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养活了知青同志们,还能给队里带来便利,这也是建设农村的成绩。

    为了让大家更有信心,虽然工作还没满一个月,苏青玉决定月底最后一天作为每个月发工资的日

    这个月的没满也半个月的来发一次。

    十一国庆节前一天,晚上完工后,苏青玉就在办公室里着灯,让晓华算账,然后给每个人发工资。可以选着现金,也可以选择粮

    “天啊,我们终于能领到钱了,我在农村这些年,都没领几次。”

    有些女知青激动的睛都红了。

    她们知青活不行,每次倒欠队里工分,分粮都不够吃,好多年都不发钱了。基本上靠家里寄钱支撑的。

    这会儿终于能每个月拿钱 ,觉和梦一样的。

    苏青玉,“这还是开始,以后咱们厂会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咱以后也要学城里工人那样,年节发礼,年底发。”

    手里拿到钱和粮了,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之前辛苦的工作也都值得了。这会儿听到苏青玉的鼓励,大家也劲儿十足,“厂,咱没得说的,都跟着您!”

    “对,都跟着青玉!”朱琳举手拥护

    苏青玉笑着,“明天国庆节,厂里放假一天,咱开着拖拉机去逛县城去。路上要是遇到人了,咱就说发工资了去买东西。”

    徐丽,“不是说财不白吗?”

    苏青玉笑着,“这算啥,咱就是要的越多,以后赚钱机会就越多。”

    朱琳,“就是,都听青玉的!厂还有错的吗?”

    “……“真是狗

    第27章

    苏青玉不止让大家把拿工资的事儿往外面宣传, 自己也在老苏家这边宣传。

    回家就给苏孝敬了三块钱, 让她去买零嘴吃。

    还给了苏叶一块钱零钱。

    苏叶, “我也有?”

    “好歹也给咱守了厂, 虽然你是自愿义务的,咱也不亏待你。”

    苏叶太惊喜了。本来好了白工的准备的, 现在还有一块钱呢。虽然不多,可好歹也是钱啊。回去县里还能买两个罐吃呢。

    陈兰问,“你们其他人发多少?”

    苏青玉,“也没多少,毕竟也没满一个月,就几块钱。”

    半个月就几块钱, 还实实在在拿手里的。

    苏家人都心了, 想着自己在地里活,一个月也就几块钱,还不一定能发的来呢。

    特别是苏卫国这个小队,都觉得自己这小队的憋屈了。

    因为小队和大队不一样, 小队事儿,是没工资拿的。说的好听这人呢,还比不上其他人。

    陈, “青玉啊, 你看咱这都是一家人, 你二哥和你也帮你活了,就不能往里面安排安排?”

    苏青玉笑着,“那还用说, 有机会我肯定安排啊。对了,我二哥和都识字吧,啥学历啊?”

    陈兰面不红心不,“都念小学了。”

    苏卫民和苏叶都不好意思了,啥小学啊,还没念完呢。

    苏青玉,“写字啥的都写的咋样,我这厂那都是要识字的。看机的要看得懂机上面的字,知怎么维护,得认得了秤,会算数。几百斤几千斤都能立来。就算是我那守厂的,也要识字认字会记录,会看账本。”

    一听这么麻烦,陈,“得会这么多?”

    “那当然,要不然你们以为城里厂咋那么难?不止要城里,还得经过单位的招工考试呢。婶儿,机会肯定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二哥和要想单位啊,还得先学会知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