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 分卷阅读2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状元吗?”

    “这读书官,最要看的是才学,份家世那是次要的。”

    “想当年书院里家世比这陈文博好的人是不知凡几,”他笑:“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上的那件锦袍还不太合,瞧着便像是随意的。”

    “二十两估计都不用。”

    “而你家大爷我,上穿的金丝锦袍便要三百两银,可是如今你看他状元成为了翰林院修撰,而你家大爷我连个举人都没考上,秀才的名次也不。”

    “这里啊,不过是短短十年而已。”邹家大爷摇:“再过十年,就又不知如何了,你莫要小看了这宅,朝首辅大人家里也不大,但那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的吗?”

    那小厮好奇又惊讶地问:“这陈大人难将来还能首辅?!”

    邹家大爷语,又敲了他一记,“我这是打个比方,打个比方懂不懂?!我没说他将来能够首辅,但他是朝廷里少有的南方士,对我们这些南边的人来说与他好有莫大好,不然你家大爷我怎么地跑来?”

    “难真的是为了给他送那些瘪的?”

    小厮吃痛地捂住,小声问:“懂了懂了,那大爷,他们家这养鱼的方我们还买不买啊?刚刚陈大人好像不太乐意。”

    “那就不买了。”邹家大爷随意地罢手,他在屋里走了几步,然后吩咐:“让肖事尽快把那什么青庄拿来,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莫要拖太久了。”

    小厮一凛,知自家大爷这是认真了,于是不敢再开玩笑,恭敬地回答:“小的明白了,这就让人去。”

    邹家大爷缓慢,然后又:“这次回去家里后你记得提醒我,回上京把大和几位少爷都带上。”他自言自语,“这后宅之事,还是得女眷来办。”

    第126章

    一家急着卖, 一家急着买, 所以青庄的买卖很快就达成了,而且由于刘家看到是在海上有几分薄名的邹家想要, 还卖了个好自动降价, 连带着过才六万两。

    刘玉真看着契书喜不自禁。

    没忍住又转对着陈世文笑得很灿烂,问他,“这个,这个真的是我的了吗?”

    虽然她已经问过好几回了,但是陈世文还是和第一遍一样认真地回答, “是你的。”他笑望着她,又:“若你想要去看看,也可以让人安排一番。”

    “不了,”刘玉真摇,小心地叠起那张契书放置在一个空匣里,然后合上盖, “过几年再去吧, 免得二婶知了生事端来,我们如今只需找个妥帖的地方见一见那庄就好, 让他依着我的想。”

    “等再过些年木已成舟后再说去也不迟。”她们大房如今是过继的关键时刻,还是不要让府里的二房知太多为好,不然他们恐怕会以为大房想要争夺家业, 从而在过继上生事端来。

    陈世文没有意见, “那我让人安排, 正好县衙那边也已经分妥了我的职田, 要什么你一起都安排了吧。”

    职田,是朝廷除了俸禄之外给官员的额外收,依照官位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官的职田会安排在他任职的地方以方便理。但京城显然是没有这么多地来分的,所以京官的职田就安排在原籍。陈世文是从六品,依制享有职田五顷。

    除此之外还有每年冬夏的冰敬、碳敬等灰,不过他还没有上任,所以这些刘玉真并没有见过,只是听外祖母略略提了一说一年有两三百两。

    不过白得的这五顷地也很让她惊讶了,若是要买得三万两银呢,不由得打趣:“果然是书自有黄金屋,书自有颜如玉,你靠着这读书科举就积攒了别人几辈的家底,还都是白得的,不知多少人要羡慕。”

    “这些田在何?可有人打理?”

    陈世文用手在桌上画了几线,勾勒县城的大致模样,然后解释:“这些田在此,都是上好的良田,目前由租了这些田的佃们打理。”

    “有了息后官府会一并买卖,然后再将银送来,当然,若是我们想要自己打理也是可以的。”他补充:“就是家里没有这么多的人,离村也远合适的佃不好寻。”

    刘玉真明白了,想了想:“那就都不变吧,我到时候一并安排他们分油菜和芝麻,收了之后都拉到我那油坊去榨油,反正家里也不缺米吃。”

    说完了这些她抱着装契书的匣室放好,然后来与他边喝茶边细说家事,“四妹妹的嫁妆已经备妥了,我们从京城带了些,路上又买了,加上娘这些年积攒的以及最近在县城里采买的,共有三十六抬。”

    “至于陪嫁的人,娘也同意了把她边伺候的都带去,如此也就差不多了。”

    正说着,杏掀开竹帘走了来,“老爷,太太,德事求见。”

    刘玉真:“德叔回来了!那定是铺那事有着落了,他在何?”

    “姑娘您说得没错,”:“李三和德事都把事打探清楚了,在前院等着向您回话呢。”

    刘玉真站了起来,“那事不宜迟,我们去瞧瞧他们玩了什么把戏吧,若真的有猫腻,我定不会轻饶的。”

    “什么猫腻?,”陈世文也跟着站了起来,关切地问:“你的铺了什么事?我跟你一块去瞧瞧吧。”

    “也好,”刘玉真拉着他往外走,“这件事也巧,是我查账的时候发觉的,我不是有一个陪嫁的铺嘛,就在县学附近卖些米面等。以往每月都有一二十两项的,谁知我们这次去京城后是越来越少,有时候还有亏的……”

    不短的一段路足够刘玉真把事说清楚了,听完后的陈世文:“的确是有些蹊跷,所以你就让人去查了?”

    “自然,”刘玉真有几分得意,侧看向他,“这样的事单纯地查账是查不明白的,我让人去问住那附近的人了,看看他们最近两年有没有遇上铺里没有米面,然后要走远了买的况,若是有呀,那定是有问题的。”

    “有理。”陈世文,“那我们便一起去瞧瞧吧。”

    前院的堂屋,德叔恭敬地回答:“……问了十几家,的确是有一两家说有时候买不到,要走远了买的。姑娘,我看可以把铺里的掌柜和伙计绑来问话了。”

    刘玉真安静听完,然后转看向李三,“你打听得如何了?”

    李三回:“小的取了个巧,专挑了那些都在月底买谷米的人家,十家里有三家和德事说的一样,这还没满一个月呢铺就说没有了,没有了。”

    “让到别去买。”

    “不仅如此,有两家人还说有一回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