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 分卷阅读2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哥儿才那么大,让小厮侍候她亏心不亏心呐?这么多年我也没亏待过她什么,她竟然敢亏待你们!”

    二太太站了起来,气:“这丫鬟的事不能就这样算了,待会儿我得好好跟她说,没得这样欺负人的!”她越说越激动,搂住了慧儿哭:“可怜我的慧儿啊,你瞧瞧你这衣裳都洗得发白了,这上也就只那么两玉簪,可见在家里的时候过的是什么日!”

    慧儿被她搂着有茫然,意识:“这是新衣裳……”不过好之后便洗了一遍,颜的确不如料鲜亮。

    二太太可不这许多,搂着她哭得很伤心,还喊起了刘玉珠的名儿,把带着孩们过来请安的颜氏都吓了一,好半天才安抚住。

    “慧儿啊,”二太太净泪,拉着表有些不自在的慧:“外祖母给你说些掏心窝的话,你是你爹的嫡女,尊贵无比,和真儿比都是不遑多让的,你要把这个家当起来啊!”

    “特别是你爹如今,真儿又有了自己的亲骨,你和康哥儿就只能相互依靠了。如今还只是让你穿旧衣裳,过些年没准就要对康哥儿手了!”

    她无视慧言又止的神:“前两年我打算着将你们弟俩都接到家里来教养,谁知你爹是个耳的,被那枕风一就拒了,可把我气得够呛!”

    “不过不要,外祖母都给你算好了,这几个丫鬟你都带去。还有这些银,”二太太给她几张银票,“你都拿去,平日里多给那些人们赏银,将他们笼络到你边来,如此这般,这陈家啊……”

    ……

    这一二太太在教慧儿如何一个家,如何弹压、驱使人,如何在陈世文面前给刘玉真上药等等。

    那一边曾二舅闲聊间也在教导着康哥儿。

    “不错,”他问了康哥儿几个问题,满意:“他这般年纪能把四书读完,已很是不错了。难得的是还有自己的想法,是我们隔街书塾那廖夫教的吧?”

    “正是,”陈世文回:“二舅您认识廖夫?”

    “何止是认识,”曾二舅好笑着摇,“你忘了曾家附近就那一书塾?我小时候也是在那儿上的学,还挨过廖夫的板呢,他打人疼得很。”

    “二舅老爷您也被廖夫打过吗?”一旁的康哥儿略有些好奇地问

    “京城的夫也打人吗?”旁边同样接受考较的刘家孙远哥儿也好奇地问。

    在旁边站着的曾四郎早就听祖母提起过这件事了,连忙侧过,偷偷笑了。

    “咳咳咳,”意识到自己失言,曾二舅转移话题,对着陈世文:“文博啊,康哥儿如今也有七岁了吧。”

    陈世文的脸上也有几分笑意,回答:“二舅您猜得不错,康哥儿的确已经七岁了。”

    “那这字就要练起来了,免得场的时候写不一手好字来,正好我这有一本字帖。”曾二舅吩咐儿,“四郎,你去将我那字帖取来,给康哥儿见面礼。”

    他略有些得意:“这字帖是如今的国监祭酒柳大人写的,我当年就是凭着这手字被了二甲,若是没有这手字,那可就得名落孙山了。”

    旁边安静听着的刘延铮前一亮,看了看个比康哥儿还要的远哥儿,再看了看曾二舅言又止。

    今日曾二舅考较了两个孩,对康哥儿赞誉有加,但远哥儿却只,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怎么使得?”陈世文没有注意刘延铮的表,他惊讶:“柳大人是大书法家,他的字帖名贵得很,这样的东西二舅您还是留给四郎吧。”

    “三郎和四郎是练得不肯再练了,”曾二舅笑着摇,“你瞧,我说要送给康哥儿,他兴得很呢。”

    果然,曾四郎一听父亲这么说就兴致地拉着康哥儿,说要带他去挑,没有半愿的模样。

    第122章

    见状,陈世文只得答应来, 对着康哥儿:“快谢过二舅爷, 这柳大人的字帖难得得很, 可比你爹我收藏的好多了, 要好好珍惜。”

    康哥儿见爹,顿时兴地朝曾二舅行礼,“多谢二舅爷,我定会好好学的!”

    “好好好,”曾二舅:“我就等着你金榜题名了。”

    看着几个孩着远去, 曾二舅转,跟在自己家里一样招呼人给他换茶。

    刘延铮见状也凑上前去,有些张又有些期待地问:“曾二舅, 敢问我儿远哥儿如何?他已通读四书五经, 诗也得好, 家里的先生说来年他就可以场一试了。”

    曾二舅是来给妹妹过继孙撑腰的, 如今事展顺利, 自然没有必要枉恶人,于是:“童生试只需熟读四书,再会对对或作诗,无需钻研杂学, 令郎或可一试。”

    刘延铮大喜过望,亲自给他端了杯茶, “借您吉言, 若是远哥儿也如您和妹夫一般能考个士, 那小侄此生再无所求了。”

    二老爷原本在一旁远远的坐着,有些沉默,如今听到曾二舅这样说顿时坐起,“真的吗?”

    “家父在世时便希望家后嗣能有人考士,原本大哥是有这个希望的,大侄也是天资聪颖,奈何两个人都……”他看着曾二舅,摇叹息:“如果远哥儿能得,那也可告家父的在天之灵了。”

    曾二舅沉默了,半响:“但愿如此。”

    ……

    “娘,您定就遣人来告诉我,可莫忘了。”刘玉真挽着曾氏的手,边走边不放心地叮嘱。

    “知了,”曾氏笑盈盈的,没有一不耐烦,“等你二舅和那些族老们商量好日就派人去告诉你,这小事你娘我还忘不了,你这都来来去去唠叨好几回了,你也不嫌烦。”

    被亲娘抱怨唠叨的刘玉真摇了摇曾氏的手臂,“我哪儿唠叨了,我这是不放心您,担心您吃了亏去。”

    “放心,你二舅在呢。”曾氏拍拍女儿的手,凑近了她小声说:“他还带了几十个健壮的家丁和亲随,吃不了亏。”

    刘玉真愣住了,也凑近了曾氏小声问:“二舅,他带了几十个家丁来?”陈世文和她从京城回来的时候也带了家丁,不过也就两个,说是家丁其实的都是赶车及抬行礼这些丫鬟婆们不方便的活,门带几十个家丁那是从来没想过的。

    一来是如今海晏河清没有这个必要,二来也太过铺张了些,毕竟穷家富路,宿、船票等等都要钱,一个大活人又不能行李箱里,自然是能少则少。

    没想到二舅竟带了几十个人门,这魄力让人汗颜。

    不过过了一会儿,刘玉真反应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