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姐(姐弟骨科) - 分卷阅读2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真依言净手焚香,立于书案前,细研墨,悬腕抄写。

    为表虔诚,抄写佛经时不可坐卧,不可举止不端,不可左顾右盼,不可心神不属,更不能抄错一个字。

    齐太夫人此举,不过是考验谢知真的心,看她是否是个可供调教的馈之才。

    看着谢知真安安静静地抄了大半个时辰,丫鬟们过来换茶的时候,齐太夫人状似无意地提了句:“外面的灯可都亮了?”

    “回太夫人的话,灯展已经开始,大夫人领着许多夫人小们登上二楼,正往街面上看呢。听说今年的灯比去年多了一倍不止,还有许多西洋那边过来的琉璃灯,会变会旋转,还能发声音,有趣得呢。”丫鬟不遗余力地形容起灯展的闹景象,令人颇为神往。

    “也不值什么,我记得咱们库房里便存了一盏六角琉璃灯,你去找刘嬷嬷取钥匙,将那盏灯取了来,咱们也在屋里赏玩赏玩。”齐太夫人看了神态恬静的谢知真,暗她倒是稳得住。

    不多时,光溢彩的琉璃灯在屋里大放异彩,斑斓灯火映在谢知真底面上,丫鬟们赞叹的声音传她耳,她持笔的手竟没有半分动摇,就连动作也未缓上半分。

    又过了半个时辰,谢知真捧着抄好的佛经呈给齐太夫人看,簪小楷娟丽工整,通篇竟无半分瑕疵。

    齐太夫人难免纳罕:“我瞧着你抄写的时候甚少往经书上看,难在家里熟读过这本佛经不成?”年轻女孩儿喜玩乐,更不用提她听说谢知真在家里还要照后宅,琐碎之事不知凡几,佛经如此枯冗无趣,实不该这般熟稔才是。

    谢知真脸上一抹伤怀之,轻声:“自母亲过世之后,我每月都要为她抄上一卷《金刚经》,不为别的,只求个心安,天日久来,不知不觉便熟记于心。”

    齐太夫人沉片刻,看她的目光便多了几分怜,将琉璃灯给她边的丫鬟提了,又把手上的玛瑙手串到她腕上,笑:“耽误你这好半日的功夫,是我这个主人家的待客不周。你快去芙蓉居赏灯罢,往后若有时间,常来走动走动,陪我这把老骨说说话。”

    谢知真一一应了,告辞离开,那大夫人边的桃枝却落后数步,等太夫人的示

    齐太夫人呷了茶,再次端详起手的佛经,神不辨喜怒,过了好半晌,方才对桃枝微微

    这就是的意思了。

    谢知真抬步上楼时分,耳听得外面一声炮竹震天之响,宋佩如和几个女孩忙不迭过来拉她:“你来得正巧,灯魁上就要来了!”

    她站在窗边往观望,千万盏造型各异的相辉映,照耀得这夜如同白昼,一尊足有一人多、呈八棱瓶形状的灯被车驮着,缓缓而来,面对她的这一面画的是佳期相会,邻着的那一侧则是郎织女,另有蟾玉兔、梨飘雪等致图样,看得人目眩神迷。

    在女孩们的惊呼声里,她捺着张,悄悄往角落里看。

    谢知方正急得抹脖,见她终于面,立刻前一亮,拉着一无所觉的齐清程往前面站了一站,又抢过双囍手里的灯笼,将佳公的俊朗面目照得一清二楚。

    谢知真一次不大面的偷窥事,慌里慌张看了一,便将睛移开,重新看向喧闹的人群。

    可齐清程清俊优雅的模样和鹤立群的君风范,还是清晰地刻了她的帘。

    她的脸悄悄红了。

    ————————

    谢知方:神助攻成就达成!(可把我给厉害坏了,叉会儿腰\(^o^)/~

    第二十六回 齐大非偶生踌躇,缘分天定聘

    宴席散场,谢知方等不及回府,将白予安禄牵着,一弯便钻车里。

    三言两语将枇杷和绿萼打发去,他挨着谢知真坐,急慌慌问:“方才去了哪里?可有什么人难为你?齐兄的模样,你可看清了?”

    谢知真双颊绯红,低声将齐太夫人唤去抄佛经的事说了,被谢知方缠得实在受不住,方才微微,脸上现女儿家的羞意。

    谢知方明白这是了她的意思,齐家也有相看之意,不由大喜,伸手握住的手,在因执笔而微微红的地方轻轻,宽:“齐国侯府规矩是大了些,受委屈了,且忍一忍。待往后成就好事,我寻机会劝说齐兄寻个富庶之地任职,你们俩天皇帝远,过自己和和的小日去,齐兄为人雅正,脾温和,又无辈在教,保自由自在,称心如意!”

    谢知真慌得急掩住他,嗔:“越说越不像了,莫说八字还没一撇儿,便是真的……”

    她的脸颊烧得,顿了顿方忍羞说:“便是真的有缘,孝顺辈、晨昏定省也是分之事,怎可任推脱?”

    她是经过严格教养的大家闺秀,相夫教、侍奉翁婆的规矩礼法已经固,也明白世上女多是如此过活,因此从来不敢奢望能够过上弟弟的逍遥生活。

    谢知方却对诸多繁文缛节不以为然,撇撇嘴:“有所不知,后宅妇人争斗之激烈,不亚于前朝权谋,想要磋磨一个新妇,多的是令人挑不理叫不屈的迂回手段。齐大夫人虽与母亲有,心里也喜你,不至于太过难为你,但那位太夫人素以严苛名,观今日之行事便可见一斑,我却舍不得受这苦。”

    谢知真睫微颤,对这门明显是攀的婚事起了三分踌躇,却没有表现来。

    且说光似箭,岁月如梭,转便到了六月上,谢家的另一件好事却近了。

    原来自除夕夜后,谢韬便托同僚代为留意,看哪人家有教养合宜的女,可堪聘为续弦。

    也是缘分天定,都察院御史宋大人家的嫡女二十七岁年纪,为亡夫守寡三年,于清明时节往泛兰寺祈福,路上车坏了,正巧碰上携女前去上香的谢韬,两里一照面,一个青少艾,一个风儒雅,不免各自惦记在心里。

    过后不久,谢韬使人打听了宋小份,请媒人前去提亲,对方果然应允。

    宋大人忧心女儿再嫁遭人轻视,亲往御前求了个县主的名号,又备了实实在在的六十四抬嫁妆,风光大嫁,也是喜事一桩。

    成亲次日,谢知真弟俩联袂而行,一起去拜见继母。

    粉雕玉琢的谢知灵也被嬷嬷带了过来,早早在偏厅等待,她一抬看见最温柔可亲的,立时笑逐颜开,蝴蝶一般扑到她怀里,只顾黏着人不放。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