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豪红包群考科举 - 分卷阅读1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模一样的《九章算术》。

    果然系统品,必品。

    这电版的《九章算术》还特别贴心地调整了格式和字,就如同各个课程的重难手册一样,格式非常漂亮,但是只是书本容的原文,并无解析。

    苏晏脆去往藏书室,将算经十书都用同样的方式存品栏。

    嘤,这存档完就是学完了的好错觉!

    苏晏不得不告诫自己,这些书籍仅仅是被用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存放了而已,要自己真正阅读完、研究完才算是掌握了。

    他们在文津阁呆到了戌时,便回了寝舍。

    苏晏洗漱完准备早早上床睡觉,宽自己这一天的刻苦学习。

    然而此时书童季时送来了一封信。季时说是苏钰让自己给苏晏的。

    苏晏打开一看,居然是小舅舅柳楷瑞寄来的信件。小舅舅说自己已经启程去往了云州,筹备好了松竹斋的新店。等苏钰、苏晏休沐日的时候,接他们兄弟两人去松竹斋新店看看。

    季时侯在一旁,耐心地等苏晏看完信。

    苏晏扬起笑容收好信件,看向季时,好奇地问:“可是二哥还有什么东西要给我吗?”

    季时掏一个木制的小盒,苏晏定一瞧,只觉得这木盒的风格好生熟悉。

    简洁大气的外形设计,上有着栩栩如生的夹层镂空雕

    他想起来了!这跟当初院试前陆弦之给自己送的药膏盒一辙。

    看来男神又有东西要送给自己,苏晏心里滋滋。

    他打开那小木盒,盒里面柔的暗青绸缎上放了一枚晶莹剔透的玉扳指。

    珠,明而不炫,质地细糯,手微凉。

    苏晏拿起这玉扳指带在手上,他活动了一手指,大小刚刚好。

    扳指又被称为“韘”,是箭的时候在大拇指上的击用品。扳指主要是为了保护手指免受弓弦所伤。古籍提到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指。”,说得就是扳指。

    这是男神知他会选艺课程,所以专门送他的礼吗?苏晏望着这玉扳指,漂亮的眸里笑意盈盈。

    今天还真是惊喜连连!

    连上算学课的苦恼心都被抚平了。

    苏晏带着这好心睡,一夜好眠。

    第二天上午,苏晏和周允文一起去上了“礼”的选修课。

    “礼”课主要是讲解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讲授礼课的徐夫知识渊博,对于大大小小的各礼仪事项如数家珍,听罢让人啧啧称奇。

    艺则是在午,主要讲授箭的技能。

    苏晏和周允文特地回了一趟寝舍,将上午所穿的书生袍换成了方便活动的骑装,谢临风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上了课。

    苏晏还带上了陆弦之送给他的玉扳指,只是哥哥送给自己的,让小伙伴们好生羡慕。

    谢临风看到后不由得在心里喃喃,这品质的玉可是有市无价,看来苏二哥真是藏不广啊。

    艺的课程是在云山书院的演武场上课,选修艺的学也很多,大家都自觉地换了适合上艺的衣服,站在演武场上等着夫的到来。

    演武场的一端已经摆放好了一排红心木板靶

    “教授艺的夫......看着好像就是那日我们在文津阁看到的那青年人!”谢临风远远看到一利落骑装的夫走近,凑近苏晏、周允文说

    苏晏听罢看向那夫,看到后也微微吃了一惊,的确是像那人!难他不用守着文津阁三楼了吗?

    但是他仔细一瞧,又发现此人似乎和印象里的“文津阁三楼守护者”有些不同。

    这位夫似乎肤更黝黑一些,看上去年纪也更大一。但是他们两的五官和材的确是非常相像,也难怪记忆力不错的谢临风第一时间就认了人。

    说不定这两人是双胞胎兄弟,苏晏在心里暗想。

    “我姓赵,以前是个镖师,你们唤我赵教就好!”这位赵教虽然大、肌遒劲,但是看上去并不凶狠。

    他笑起来颇为豪,一白牙在黝黑的肤衬托闪闪发光,声音也十分嘹亮,站着的学都听得清清楚楚。

    赵教拎着一大袋教学用,看起来依旧是轻轻松松毫不费力的模样。他将麻布袋,从里面掏、箭、扳指袋。

    “我先讲解一箭的要,你们且好生记!”

    赵教一边拿一把弓和一只箭杆用示范。

    “先拇指佩扳指,然后以拇指钩弦开弓。”,他一边示范一边说:“指和指弯曲,压住自己的拇指。一定要注意,右手钩弦的时候,箭杆是在这弓右侧,左手拇指上方的位置。”

    赵教说罢,率先拉开弓来了一箭。他姿势潇洒,动作利落,自带一让人钦佩的气度。

    只听见“嗖”的一声刺穿空气的声音,众人意识屏住呼,目光死死追随着这箭杆。

    正靶心!

    甚至这红心木耙还因为这箭矢所带来的大力量摇晃了一

    厉害了,赵教

    见着如此场面总是容易使人血沸腾,苏晏甚至想鼓掌叫好。

    围观了赵教箭的学们也是如此,一个个目光灼灼,脸发红,面上洋溢着激动之,恨不得自己也能如他那般潇洒开弓直红心。

    赵教箭矢后就不再看向那靶,而是回过看着学们,因为他知一定是正红心。

    见着学们激动的模样,赵教不由得哈哈大笑,:“这就觉得厉害了?我都还没使真本事来!”

    “赵教武威!”

    “赵教厉害!”

    见赵教没有什么架,倒是有江湖侠气,学们恰是血的年龄,气氛一烈了起来。

    “赵教再来一个!”有学见他心好,起哄

    “赵教来个 ‘参连’行吗?”谢临风也大胆地说

    “ ‘参连’是吧?”赵教瞧着学们起哄也不生气,“行!你们看好了啊!”

    “《周礼》里提到的五,指的就是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赵教解释, “其的 ‘参连’指的是发了第一箭后,之后三箭都要连续。这也就是俗称的连珠箭。”

    说完,赵教便从旁边的箭里取了四只箭。

    作者有话要说:  暗搓搓发糖!玉扳指其实还有一层隐晦的义——拴住对方!

    “两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享,生者同耕。”及其相关的判案例自明末清初吴肃公《明语林》。

    “,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指。”自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