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女官 - 分卷阅读28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歆咬牙关,慢慢吐字句:“皇如何,是否瘦弱许多?”

    “确实瘦了,不过比离前又了几分,许是再有个两三年,个便超过你我了。”

    雪青说得起劲,手上的力便没控制好,听到炕上人“嘶——”了一声,连忙抬起手,歉:“您没事吧?都怪我没轻重。”

    容歆抬起手晃了晃,“无事,你继续。”

    雪青又将手搁在她腰上,先轻轻地,慢慢又加重力了起来,:“咱们也老了,年岁小时,哪这么容易伤病?”

    容歆侧看了一雪青风韵犹存的模样,“这话从你来,有些讨打。”

    雪青意识地抚脸颊,蹭了一脸药酒也不在意,只笑呵呵:“天生丽质,否则太妃哪能如此看重我?不曾想到了这个岁数,竟还能靠着容颜得主。”

    “是——我们皆比不得你。”

    雪青笑的得意,随后,脸上的笑容渐渐落,问:“女官,您说太到底想要什么?”

    “山河无恙,四海升平。”

    “可是为何不等一等?”雪青压低声音,“说句大不敬的话,等到太登上皇位那一日,想什么而不得?”

    容歆趴在胳膊上,:“谁人年富力时,不是一心想改变这世?”

    更何况康熙健壮,御医日常诊脉皆说他是寿之相,可太瞅着便要三十岁了……

    第186章

    太受罚以及上的伤, 很快便在外传扬开来。

    而后康熙叫停了太先前纠察之令,对先前查来的旗人皆小惩大诫,又安抚了其余人, 不过对于太所提的贵族书院,康熙首肯, 却只批准旗人学, 以此昭显八旗地位非凡。

    康熙还特地当众赞扬太, 以此来告诉满朝文武,太并未对八旗有不满意, 只是怒其不争而已。

    之后, 康熙一连降了几圣旨给旗人,准他们在非战事期间,牟取其他差事。

    不过康熙早早便有裁剪央各机构官员的打算, 因而对普通旗人的差事安排, 仍旧多为武职。

    俸银等福利稍稍提的同时,康熙又命阁大臣们亲自制定更严格的军纪,由八旗各佐领亲自督查,定要这些旗人严守军纪,否则严惩不贷。

    这一系列政令实施起来, 便到了第二年正月, 康熙以治理黄淮多年未见成效为由,决定第三次南巡。

    随行人员不止了几个皇和皇孙, 还有皇太后同行。康熙担心皇孙南巡时再有不适,便命此时已经痊愈的容歆随行。

    容歆得到谕时,看向东珠, 便请太向康熙请示, 带着东珠一同行。

    康熙应允后, 大阿哥又去求他带着宝娴妹三人,据大阿哥后来所说,康熙当即便斥责了他“胡闹”,但是耐不住大阿哥胡搅蛮缠,最终此次南巡,还是多了四位小格格。

    圣驾预备在二月初三启行,太妃对皇孙不甚担忧,只在女儿屋里转来转去,生恐落哪一样,以至于东珠在行现什么问题。

    皇孙仿佛不是亲生的一般,坐在椅上看着额娘转来转去,绪不甚:“您忙的甚么?东珠只要有嬷嬷在边,半儿事也不会有。”

    太妃一听,走到儿边,在他脑袋上了一把,笑:“弘昭说得有理,是我这个当额娘的张太过了。”

    皇孙在额娘的手底幽怨,却一动也不敢动,任由额娘磋磨。

    太够了,转而对容歆叮嘱:“您腰伤才好,不要太劳累,大哥请您照顾宝娴妹三个,她们年纪不小了,可以试着彼此照顾,您莫要万事亲力亲为。”

    容歆笑眯眯地听着,并不似年幼的皇孙那般还有些许不耐烦。年幼的孩还不是那么了解离别,她却格外珍惜这些关心的唠叨。

    晚间太又特地叮嘱了容歆一通,容歆也没有丝毫不耐烦,一一应

    “您事事周全,一直以来皆是您在照顾我,我说这些恐怕是多此一举。”

    “不是。”容歆为太研墨,笑着回,“我愿意听。”

    太视线停在她的手上,略显沉重:“我幼时还当皇阿玛和姑姑永远不会老,前些日却见皇阿玛命人给他脖颈,姑姑的手也有了纹路……”

    容歆顺着他的视线低,她的手经过去年这一场病,又瘦许多,手指手背上的肤也不再似年轻时

    不过……“我这手上只有拿笔留的茧,比那些年劳作的侍们已好上太多。”

    太却并不觉安,又重提多年前的一个问题:“姑姑有想的事吗?抛开我和毓庆的一切,只依从您的本心,您想什么?”

    容歆研墨的手渐渐慢来,她想什么呢?

    去陪讷,或者更大一些,想给姑娘们争取一些自由。

    “倘若……有可能的话,有一所女书院,秉承仁孝皇后娘娘与孝昭皇后娘娘遗风,想必便会此生无憾……”

    讷和钮祜禄氏,两人皆是饱读诗书,且也都自小学习骑,如果能有一所这样的书院,不只教导“女戒”、“妇德”、“闺门训”,也教她们《四书五经》、治世之,只是想一想便心澎湃。

    只是容歆也知,此事极难,便又收起思绪,笑:“我不过是常念及两位先皇后的德行,颇有慨罢了。”

    太勾了勾嘴角,也顺着她,未继续留在这一话题之上。

    “我随皇上去南巡,一走就要几月,只放心不您。”容歆侧看太的神,问他,“您近来在朝堂上,可还顺畅?”

    太,“胤礽也在朝堂上经营多年,这一小事自不会成为我的挫折。”

    “也是。”

    能给太挫折的,自来便只有康熙一人,而现在康熙南巡,又是太代政,京都是太说了算,谁敢他霉

    翌日,太率百官亲送御驾于大通桥登船离京南

    康熙要和皇孙同吃同住,容歆便带着几个格格陪在皇太后边,每日康熙带着皇孙来向皇太后请安时,她便通过皇边的侍问一问他这一日的况。

    容歆还记着康熙命她为皇制衣的事,特地带了布料上船,闲暇时,尤其是康熙会向皇太后请安时,便旁放着绣筐,极专注地针线活。

    她神尚可,手脚也还算利索,但于刺绣一上只有一堆理论知识,没什么天赋,针线活又疏于练习,手艺确实不佳。

    容歆也不在乎怯,甚至还在康熙现时,故意抖着手,极小心地每一针,每当康熙闪过那么些许得意,她便在心底嘲笑。

    不多大岁数的男人,快乐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