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女官 - 分卷阅读1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信末尾,皆促二人早早回信,否则便心焦急牵挂不已。

    上一封信是三日前送过来的,容歆估摸了一时间,应:“回太皇太后,路上若无耽搁,想必明日便该到了。”

    “皇上说,胤俄那孩得虎虎脑的,哀家听他形容,竟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回去看看了。”

    胤俄便是钮祜禄贵妃所生的皇,康熙回京后,见他白胖喜人,当场便为其起了‘胤俄’这个名字。

    康熙为示字辈皇起名皆以“福、安”寓意,偏为祭名,好不好先不说,毕竟确实有先例,但那位阿哥早夭,难免教人心犯些嘀咕,是不是有些不符合钮祜禄贵妃位嫔妃的份。

    然而明面上,绝无人敢如此说,甚至还会想尽法为这个字找好的寓意,赞帝王“文采飞扬”之类的。

    这是容歆历来对康熙的奉承自我想象的,但她认为,真实在半数之上。

    而正分神时,便听苏麻喇姑:“您若是想提前回去,直接命人安排便是。”

    太皇太后望着对面的大螺,缓缓摇,“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来五台山,而曾孙,回去便能见到……”

    她们此时站定之空旷,风稍微有些大,容歆为太皇太后上披风上的帽,劝:“太皇太后,您在外待得也不短了,再站去恐了风疼,不若回吧?”

    太皇太后颔首,握着容歆的手慢慢转,“罢了,走吧。”

    容歆随着太皇太后离开此台,行了几步,回望向大螺,大致能看到善财寺的全貌,与菩萨上寺庙的恢宏和极庄严想比,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而它之所以特别,恐怕是因为这些年民间传的有关顺治帝的传言。

    也不知太皇太后牵挂五台山数年,是因为传言有真实,还是因为她希望传言是真的,借此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

    第71章

    除夕当夜, 太照汉人过年守岁的习俗, 和容歆一直陪在太皇太后的院

    外着鹅大雪, 祖孙二人围着个铜锅, 旁边儿还有太破例允许膳房为太皇太后烤得羊

    然而羊端上来, 太也劝着太皇太后少用,“您多用青菜,都是从皇庄快加鞭运过来的,对您好。”

    太皇太后慈祥的注视着太, 笑:“哀家吃, 胤礽也多吃些。”

    “是。”

    苏麻喇姑和容歆侍于旁侧,太皇太后便:“今儿除夕,咱们如今又在外, 也不必太讲究规矩,再拿两副碗筷来, 一起用吧。”

    容歆望向苏麻喇姑,见她未推辞, 便也跟着向太皇太后谢恩。不过两人并未与太皇太后和太同桌,而是在一旁另立了一张小桌。

    “这五台山的雪景与紫禁城倒是大不相同,别有一番风味。”

    太是第一次在外过年,也未曾见过这等雪满山的壮观之, 颇有些欣喜:“胤礽以为, 能得见如此雪景, 实在不虚此行。”

    太皇太后, 对他:“胤礽你自小在紫禁城, 未见过草原上一望无垠的雪,那里更加壮阔,让人心生肃穆。”

    太盛满向往之,但随即又摇:“恐怕是难以见到的。”

    太皇太后亲自为他夹了一筷菜,:“见不到也好,草原上的风雪,是堪比刀剑利刃的。”

    太是极富有好奇心的,便请太皇太后多说些从前的事,而太皇太后或许是在如此温馨的氛围激起了谈,果真细细与他讲起蒙古的事。

    容歆借着太的光,也听了些史料上少有记载的民俗风以及蒙古各的联系。

    而说及蒙古,便不得不提及如今厄鲁特蒙古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

    此人二十七岁夺得准噶尔统治权,短短几年便控制南疆,如今越发势大,隐隐有威胁漠北喀尔喀蒙古和原之势。

    康熙一直有心调节,只是自他登基便征战不断,难以而已。

    太也对其有所耳闻,虽也厌恶他野心,却也不得不承认:“此人实乃枭雄。”

    “然八旗弟皆非懦夫,忌惮之心可有,却不必心存畏惧,若敢来犯便教他知大清的威赫。”

    太皇太后欣又骄傲地看着太,“正该有此魄力。不过有你皇阿玛呢,你们只需安心地读书便可。”

    太定地,“是,胤礽必定努力习得更多本事,守护我大清河山无恙。”

    这是个少年人的血,莫说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便是容歆,也期待着他的未来如他所说一般,无悔无憾。

    太皇太后需得早睡,戌时容歆便随太回去,康熙二十二年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夜晚安稳地度过。

    第二日起来,大雪依然未停。

    侍从们早早便起来清扫,可积雪堵门,他们单是屋便废了不少时间,更莫要说清扫平地上足有一尺厚的雪。

    容歆起来后,见侍从们刚扫完,后便又积了一层,便穿了她唯一那双靴,吩咐绿沈和雪青照看太,带着人去太皇太后的院里。

    几乎行所有的侍从皆在各清扫,容歆也寻了一个工,一起开路,艰难跋涉时,问行一个老人:“京都少有这般大的雪,山西呢?”

    “回容女官,才记忆也从未见过如此大雪……”他说时,满脸的忧愁。

    容歆行至台,向山望了一,满皆白,再无二,心叹息,“先去太皇太后吧。”

    她到时,太皇太后已起床,容歆也不隐瞒,直接对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容禀,这场雪多年未遇,如今山路被大雪封死,雪又不知何时会停,行的日恐怕有些难……”

    “你有何想法,直说便是。”

    “才是想,为防万一,缩减份例,尽可能节省炭和粮。”容歆微顿,请示,“天寒地冻,不若教侍从们集待在几烧火取,太皇太后以为如何?”

    上位者恐怕不在意仆的命,容歆却是没办法睁睁看着这么些人冻伤的。

    方才她过来时便见到,有些人甚至连御寒的衣也不齐备,恐怕极易风寒,若是放任不,不知多少人要在这一场雪丧命。

    况且人心难测,他们孤零零在此,若是有人心生偏激,便是有守卫,也是极麻烦的。

    而太皇太后谋远虑,并未有犹豫,直接便:“皇上和哀家既然将行全权托于你,你自由行事便可,不必特意来回我。”

    容歆一听,立即躬:“是,才遵命。”

    “教胤礽也搬到我这里来,能省一些便是一些。”

    容歆立即拜,“太皇太后仁慈!”

    她在太皇太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