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 第11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此以后,樊安城再也没有回过范县,但是范县的父母官依然是樊家的常客,樊家依然是范县最有面的家族。

    前不久,有人来见樊三太爷,据说是榆林来的,奉了樊安城之命,请樊三太爷去榆林主持大局。

    为此,樊大太爷很生气,在祖宗牌位前哭得昏死过去。

    沈彤静静听完,问:“来请樊三太爷的人,定然是樊家人见过的吧?”

    许安:“自是,否则樊大太爷绝不会善罢甘休。”

    樊安城膝只有一个年仅五岁的嗣,樊帼英再厉害也只是一个未阁的姑娘,如果樊安城死了,谁在榆林主持大局,谁就是樊家新的主人。

    这么好的机会,樊大太爷怎会拱手让人?

    即使来人拿着樊安城的亲笔书信,樊大太爷也会置疑那书信的真假。

    因此,来请樊三太爷的人,定然是樊安城边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来往于榆林和范县之间的人,樊家上上全都认识他,只有这样的人过来,樊大太爷才无可奈何。

    “沈姑娘,接来我们要怎么?”许安问

    窗外飘起了细碎的雪,沈彤:“等。”

    “等?还有三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路友说

    “大年三十,除夕啊,好日。”沈彤微笑。

    往年,榆林过年很闹,几乎家家门前都垒起了火塔,火塔是用大块煤炭垒成的,有钱的人家垒得火塔要用三四车煤炭,穷苦人家也要垒个小的,火塔从腊月里就开始垒,到了除夕时,榆林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火塔了。

    可是今年的气氛远远不如往年,陈家的铺全都关了,陈家在年搬家,城的车队就有七八十驾,前面的车已经城了,后面的车才从陈家大宅里来。

    樊家已经挂上了白纸灯笼,只等樊安城的灵柩运回榆林,就要正式开始办丧事了。

    芳菲去街上看过,街上的店铺里没有披红挂彩,就连挥也没贴。

    榆林百姓敬重樊老将军,有人已经在家里悄悄摆上了樊老将军的灵位。

    “樊老将军不在了,樊少将军又是生死未卜,若是鞑打过来,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是啊,留守在榆林的五千大军也调到了边关,没有将,也没有兵,鞑来了怎么办呢?”

    “宜宁郡主也在榆林,她手里有兵吧?”

    “郡主是半个家人,她手里怎会有兵?即使有兵也只是亲卫,恐怕连她自己也护不住,又怎能护住我们?”

    “难怪陈家要走啊,有钱真好,想去哪里都行。”

    ……

    芳菲从街上回来,小脸皱成一团:“婢没有看到火塔,百姓们没有心思过年,舍不得买煤炭垒火塔了,他们说要把银逃命用呢。”

    沈彤想了想,让人去请了宜宁郡主过来,:“听说百姓们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了,不如我们垒个火塔吧。”

    百姓们没有心思过年,宜宁郡主同样也没有,她无打彩地说:“彤彤,你看着办吧。”

    有了宜宁郡主的这句话,沈彤就看着办了。

    慈安居里有地龙,王府里一早就拨来了银,普渡寺里存了几千斤煤炭。

    沈彤派人在街上请了工匠,连夜在普渡寺外垒起了一座的火塔。

    即使这样,榆林百姓们也没有留意这件事。

    如果是两个月前,这会是百姓们津津乐的事,郡主要与民同乐,这是妙事。

    可是现在,谁还会这些事啊,鞑要打来了,榆林就要守不住了。

    “边关又打起来了,我就说嘛,樊老将军一死,那些鞑怎会善罢甘休?”

    “我们这里就是边关了,前方守不住,那么榆林城也要守不住。”

    “是啊,可是现在天寒地冻,能往哪里逃呢?”

    是啊,逃到哪里呢?

    陈家刚刚开始关铺的时候,他们就该明白过来,提早就逃走的,可是现在太晚了。

    城门闭,这是为了防范鞑,但是也把城百姓关在了里面。

    外面的不来,里面的也不去了。

    慈安居里,宜宁郡主拿一张图纸,指着两地方说:“彤彤,这是慈安居里的秘里的太监们也不知这件事,这是父王派人悄悄建的。”

    沈彤有些吃惊,她真没有想到,秦王还有这一手。

    难怪当时急着要把那些太监吓走,原来是要在宜宁郡主正式住来之前修好密

    “密通到哪里?派人探过了吗?”沈彤问

    “探过了,一条通到樊家,另一条是通往后山。”宜宁郡主说

    普渡寺后面有一座小山,秋时节山上绿树成荫,风景很好,是游的好去

    “嗯,天亮后郡主就吧,第二条,通往后山的那一条。”沈彤说

    “天亮就去吗?现在好像没有什么事啊?”宜宁郡主吃了一惊,她也只是心慌意,才想起这两条密,拿了图纸说给沈彤听的。

    “去,听话”,沈彤斩钉截铁,“事成之后,我去接你来。”

    ……

    五更天,天空沉沉的,没有星,残月些许的余光躲在乌云背后若隐若现,惨惨淡淡。

    两个人从枯草丛里闪来,爬上一座山岗,翘首望向远的榆林城。

    忽然,一光茫从夜空扬起,那是烟火,白的烟火。

    一人对另一人:“快去报信!”

    两人迅速跑山岗,像来时一样,消失在荒草丛

    大年三十

    天空飘起了雪,羽絮大小的雪纷纷而落,不到半个时辰,天地间便是一片白雪茫茫。

    今天是大年三十,已经冷清多日的榆林城,随着这场大雪的来临显得闹起来。

    虽然没有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已经关门的店铺依然没有开门营业,但是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街巷尾随可见都是人,或打伞,或穿着蓑衣,有挑着担的小贩,有提着猪的壮汉,还有走亲访友的面人。

    过年了,城里就应该闹的,而且,比起往年来,这也不能算是闹,只是人多而已。

    雪越越大,普渡寺外的火塔上不知何时盖上了油布,雪落在油布上,远远望去,宛如冰峰。

    沈彤站在火塔面,仰望向塔

    这是她第一次在榆林过年,若非萧韧提醒,她还不知榆林有这风俗。

    也不知她从小生活过的柳家湾有何风俗,可惜她全都不记得了。

    柳家湾的人大多没有见过她,想来那个时候,她都是和阿娘待在家里,过年也不门吧。

    沈彤胡思想,转

    大年三十,寺里没有香客,几个冻得缩肩夹背的小尼姑正在扫雪,沈彤没回慈安居,她在寺缓缓而行。

    她披着一件雪白的狐裘,这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