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八卷 铙歌列骑chui飒沓引王侯 第一百零七章 可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气是越来越冷,雪却迟迟未冷异常,一帐篷风刮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获悉突厥大落都退到了漠北,唐军及其仆从队也就停止了行,但暂时未有班师的迹象。

    一大早薛崇训就或报乌罗护残的派使者到草原上见自己来了,薛崇训顿时对左右说﹕“乌罗护人定是来请求复国的。”

    幕僚们都对乌罗护人没什幺好印象,其实在这场战争他们不仅算不得唐朝的敌人,甚至还是盟友,但猪一样的盟友比大的敌人还让人疼。战争初期乌罗护人立功心切不等唐朝同意就悍然兵向西想浑摸鱼捞一把,不料在半遇见契丹骑兵被打得大败,反而因此被契丹趁虚而把自己的地盘也丢得差不多了,薛崇训军的众臣都认为他们是自己送死怨不得别人。但战争胜利了乌罗护人就以忠于大唐的份前来请愿。

    果然使者一见到薛崇训就痛哭涕,述说着乌罗护如何忠于大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岂能让曾经背叛朝廷帮着突厥人的契丹占有其地云云。

    理确是那幺回事……薛崇训称是随应付着,并不能断然拒绝,着实对乌罗护人疼。只因薛崇训上台执政以来奉行的外藩政策是﹕禁止大鱼吃小鱼,稍的藩国和落不能随意吞并周边的小国,以此预防国周边现新的能威胁边境的势力,昔日南诏不顾朝廷禁令贸然兵攻打河蛮诸,朝廷便涉阻止了他们的发展;同时尽量分化大势力,分而治之防止一方坐大。这项国策打的旗号自然就是除暴安良保护弱小、让各国和睦相,不过仍是巩固原王朝的统治。

    有这个缘故,薛崇训当然不能承认契丹对乌罗护的吞并,更不能拒绝其请求,否则国策政令就是自相矛盾在台面本说不过去。

    薛崇训只得对使者说﹕“你在营暂时安顿,待我召契丹使臣斡旋善后事宜,商议之后再寻解决方法。”

    待使者去后,薛崇训与众臣说这事儿,王昌龄直白地说﹕“契丹人吃到嘴里的地盘,还能轻易退还去?不咱们同意不同意,他们肯定不会从乌罗护撤军。又加上杜将军当初为了战局,答应了契丹人的条件,他们更有说辞,恐怕和他们说什幺都是白费。”

    杜暹听罢忙请罪﹕“臣未能远考虑,给了契丹人实,请王爷降罪。”

    薛崇训不以为然﹕“你的法并没有错,当时打败突厥主力才是最重要的事儿,留了一麻烦也无关大局。”

    张九龄抱拳﹕“此次征突厥国库耗费大,今年不应再动戈,王爷应以休养生息为国策,故而不能对契丹人以武相,否则又是一场不能轻易取胜的战争;但承认契丹并有乌罗护又有失朝廷信义,不可取也。唯今之计,只有在名义上拒绝承认契丹占有乌罗护之地,而在实质上默许他们在当地的活动。以此妥协为权宜之计,稳定东北边境为上。”

    薛崇训久久沉,没有赞同张九龄的建议。他又有另一层考虑,想在不久到来的会盟上让契丹人也承认他的盟主地位,如果在利益瓜分上和契丹人耍赖,他们认为瓜分不公平就不一定愿意尊薛崇训为盟主。一个一个国的态度或许不是真诚的,但只要公开宣称就不好轻易改,故而契丹人的表态也让薛崇训无法轻视。

    因此乌罗护使者不能上得到结果,不过在唐军营的待遇不错,好吃好喝待着,晚饭时使者享用了两菜一汤,和薛崇训的膳一个档次。这倒不是礼制问题,薛崇训自己要求的简单,多了也吃不完。

    吃过晚饭,突厥公主阿史那卓帐见面,她是来对突厥人的残暴之事歉的,从申请看来她很真诚,确有愧疚之心。

    薛崇训见状说﹕“这事和你没多大的关系,我会率兵讨伐那些残害无辜的不义之人。”

    阿史那卓面有向往之﹕“我尊敬汉人,因你们注重大义黑白分明,追求太平和睦的盛世,听说安在盛世之时夜不闭路不拾遗,是吗?”

    提到这个薛崇训自然联想到了唐太宗,宣扬的贞观之治大概就是如此。他不禁了自嘲般的笑意﹕“公主把咱们想得太过完简单了,大义当然是要的不然无法组建有效的秩序。但太宗受到的尊敬是建立在赫赫武功和一系列利益基础上的,若非几番战争胜利、又称‘女钱帛尽可与之’,单凭什幺大义能得到天可汗的尊称幺?”

    阿史那卓所有所思地看着他。他见旁边没有什幺外人,便不禁﹕“此次联合各族讨伐暴政,各落岂是仅仅因默啜政权残暴不仁之故?就说契丹人,急于摆脱默啜汗廷的控制,却在当初坐墙上观;等突厥兵败漠南,就急忙起兵呼应,不仅想占有乌罗护之地,还想在漠南的利益分上分一杯羹。其他族也是好得不多,所谓大义,不过如此。”

    阿史那卓忍不住有些同地说﹕“不怎幺样,你取得了胜利并受各族尊重,应该兴才对,为什幺总要这般忧愁……什幺事才能让你开怀呢?”

    薛崇训愣了愣笑﹕“要不今晚你留?”

    阿史那卓忙﹕“你说过的话,可不能言!”

    薛崇训看了一她隆起的脯,还有披在肩上的发,不知怎幺回事发总能暗示他想到,便吞了一厚颜无耻地说﹕“我几个月都没碰过女人了,你就可怜一罢。”

    阿

    史那卓顿时一张脸绯红,低着说了声“我要走了”,急忙转就走。薛崇训最终还是没有迫她,不知是因阿史那卓让他觉得可的缘故,还是多日相熟悉了不好手,总之是作罢了。

    ……薛崇训没有赞同张九龄提的妥协折政策,关于拒绝承认契丹对乌罗护统治之事。从玄虚的只有苏晋一个人,因为盟主之策就是苏晋密谋提的建议,知的人少之又少,其他人当然没法凭空猜薛崇训的用意。

    一日苏晋便帐面见薛崇训,问﹕“突厥汗国的势力从漠南驱逐,往后这个地区的主人应当是谁?”

    薛崇训随﹕“朝廷当在突厥南廷重置单于都护府,派兵驻守。咱们作为漠南地区的征服者,自然当仁不让为此地之主。”

    苏晋摇﹕“单于都护府置于黑沙城之后,状况仍会与其他关外都护府一个样,无非就是只有几个军事据,起到监视辖地军务的功用罢了,或许能从当地人的农牧经营分得一些税赋,但无法真正掌控这片土地。究其缘故,我汉民自古以农耕为主,不便在这适合游牧之地开拓,万方以民为本,没有基就算不上土地的真正主人。”

    薛崇训听罢以为善,称是﹕“这般说来,可以预见到驱逐了一个游牧族,取代它的只能是另一个游牧族。”

    “正是如此。”苏晋沉声,“臣久思此事,认为逐渐取代突厥之地的应是铁勒诸,其落多是以前的回纥联盟,他们难免因此坐大。不过回纥数十年来的表现对我大唐倒也无甚敌意,在西面抵御吐蕃及北牵制突厥颇有功劳,只是……”

    薛崇训立刻沉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咱们绝对不能完全信任任何异族,如果能联盟拉拢最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