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八卷 铙歌列骑chui飒沓引王侯 第五十九章 季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文孝提及亲王国幕府要为薛崇训分忧,二龄也想了些办法。虽然作为薛氏一派的官员,满朝文武见了他们都得谦让几分,但是权限上各有分工,他们仍然没法预税制国策,大略的方向仍然由书令张说及政事堂诸相公阁老们掌握;不然还要政事堂三省六等朝廷机构作甚?

    左右无策,一日王昌龄便在官署对张九龄说﹕“自从刘相公主持革新‘三政’(盐政、河政、粮政)及钱法两税法施行以来,轻徭薄赋利国利民,天未有怨言却大幅提了收,国库今年岁预计可达三千八百余万缗。照以前的国家用度,这样的境况早已富足并有余,可而今军政两边臃庞大,竟到了穷窘之地。”

    张九龄时不时,并不言论。

    王昌龄又﹕“大还是战争军费,数年以来屡次开边,动辄费百万缗,尚且不算地方民夫劳力财。本来是百年功业的大事非得短年月之求,若非大唐国力盛恐已到民不聊生的地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劝谏薛郎莫要好大喜功,应该民生安泰为本,稳定周边以和外,同时裁撤臃的官府及军府,盛世不远矣,这也是咱们作为谋臣的本分;而不是去怂恿他的错误。”

    他说了一大通大理,不料张九龄不置可否,却忽然左顾而言它﹕“你认不认识季真?贺知章啊。”

    王昌龄愣了愣,沉默了片刻,没明白张九龄为什幺要岔开话题,难我说错了﹕或者此不仅牵涉国泰民安的原因,还有薛崇训掌权的考虑?

    他一时没想明白,便呼了一气冷淡地答﹕“未曾见过面,但见过他的诗句和书法。不知他现在何任职?在安没见过。”

    “在洛。”张九龄平和地说,好像闲聊一样的气,“季真和我一次外迁的,当时我觉得仕途黯淡便辞官回家修路利民去了,他却遵从了朝廷的调职去了洛官。最近听说他在永业田上纺白毡,赚了不少钱呢。”

    王昌龄愕然﹕“不好好什幺棉,为小利而舍大义。”

    张九龄微笑摇摇﹕“白毡最多的是西州,原也可以,不过现在还很少所以卖得贵。这是好东西,从播到纺成一匹白毡,费的人力力比丝绢少很多,比麻布也费不了太多的力,却比麻穿起来舒适观。少伯想想,庶民大多穿不起丝绢织,穿那麻布却很不贴冬天也不保,如果白毡不是以稀为贵,万民皆有衣穿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幺?当国者让庶民不寒不饥便为本分也。”

    虽然他一一个利国利民,但王昌龄也听了弦外之音﹕“这也是增加收的一个法,况且目前原棉少,一开始倒也是暴利。”

    张九龄微笑着﹕“国库并非窘迫,只是薛郎近期急于对突厥用兵,从练兵治军到征需一次费额外的用度罢了。我们不在政事堂,只要能一份力就尽了责任态度,而国策大事,咱们不在其位何必去白劳心思?”

    王昌龄沉﹕“贺知章毕竟是小官,见了专相(书令)委托他开调回安并非什幺难事。”

    二人商量罢,便先写了一封书信送到洛去和贺知章联络。

    ……贺知章五十多岁的人了,仕途是越混越差,武则天时刚士就封授国四门博士,在京官前途一片光明,不料当了近二十年的官,现在可好混到洛来了。照唐代官场的路,如果一心要爬到峰实现抱负的人,外放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儿,简直是浪费时间。贺知章不仅外放,品级也没见涨,也不知他悟到了什幺理。

    不过他平常却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在洛也过得逍遥自在,和当地的门贵甚好,五十余的人依然风不羁常常光顾洛刘公产的青楼酒肆欣赏音律舞蹈。刘公是洛数一数二的世家富,自称汉代祖之后,不仅富可敌国,在黑白两的人脉也相当了得,也很会事,比如贺知章在文人有名气,诗词书法都不错,刘公便经常宴请结,让他在青楼放纵不羁还不收钱。其实贺知章也不缺银,本来就是闲置搞了很多副业。

    以这样洒脱的心境过日,贺知章的还非常好,须发有些稀疏了,脸却红有光泽,额宽而饱满,加上掉了许多发更显得眉上方额的那一块地方更大。

    他一收到张九龄署名的书信,当就眉开笑逢人就说这回能正事了。好友刘公也很给面上就招呼官场士林的三朋四友在晓金楼为他庆贺。晓金楼在洛有“销金窟”的名,里面非常奢侈富贵,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好地方,同时在这里设宴也是刘公的面

    贺知章笑呵呵地当众大言不惭﹕“写信来请我回安的人是故人张寿,刘公定然知现今张寿已是晋王跟前的红人……哈哈,老夫了几十年的官,在官场总是有人的嘛。”

    贺知章本来就是个狂士,众人也见怪不怪,纷纷附和﹕“恭喜醉仙,贺喜……”

    刘公举杯﹕“先饮为敬,预祝贺兄在京师大展宏图一鸣惊人。”

    陪坐在贺知章旁边的名步非烟笑嘻嘻地说﹕“妾自小未过洛,只知洛繁华似锦,醉仙觉得京师比洛如何?”

    每次贺知章来晓金楼,非烟几乎都要陪他饮酒。不仅贺知章很看得起非烟的艺术造诣,非烟也很敬仰他的诗文文采,俩人

    言谈之间引为知己,关系很好。

    贺知章一杯酒肚,很快就诵起来﹕“安大连狭斜,青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鸟共啼。啼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复窗作合,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天起,汉帝金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他一气唱完诗依然气不自若,非烟笑﹕“愿作鸳鸯不羡仙那一句是最好的。”

    乐的酒宴一过,主人刘公便与掌柜商议﹕“河东晋王权势如日天,文治武功堪称人之龙,观之更有帝王之象。我洛刘家三代而不衰,不仅因为数代苦心经营,更是家主常有远见之故,今番定不能放过结京师权贵的机会。季真要去京师,一定要厚待之,路费盘缠各项细则都要考虑周全,以表我心。”

    掌柜的忙躬﹕“老谨遵阿郎的吩咐,把事儿办妥。”

    刘公想了想说﹕“除了周全礼数,还得送一件让季真额外惊喜的礼,才能足够显示我刘家的谊之诚。”

    掌柜豁然﹕“贺明公好像很喜非烟,本来她已过气了,在晓金楼的作用越来越小,还不如个人脆送给他好了。”

    刘公沉片刻便﹕“如此也好,我也觉得非烟的价还会跌,留着也沽不好价。李三郎被平定之后,东都已不是仕途落魄的官吏墨客们借酒消愁之地,官场世面上的风气一变,大有追捧安风气的趋向,丰腴的妇人会更受迎,而轻盈弱者非追捧者主,再翻不太大的浪。咱们凡事要走在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